公务员考试笔试过了上岸几率大吗(别以为公务员考试很难)
公务员考试笔试过了上岸几率大吗(别以为公务员考试很难)一般而言,行测的得分在75分以上就算高分,常识(8分钟)——言语理解(27分钟)——资料分析(30分钟)——判断推理(35分钟)——数量关系(10分钟),涂卡10分钟。还要算上涂卡的时间,每道题平均作答不到50秒,因此,分配好做题的顺序以及各个模块所用的时间,至关重要。
时光匆匆,总是在不经意间流出指缝,悄无声息。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每天还和一群小伙伴拼命的刷题刷卷子,一晃一年就过去了。今天把自己备考的过程与大家交流一下,说的未必好,但保证坦诚,与大家共勉。
众所周知,国考的题量是非常大的,
一般在130-135题之间。
120分钟的考试时间,
还要算上涂卡的时间,
每道题平均作答不到50秒,
因此,分配好做题的顺序以及各个模块所用的时间,至关重要。
我个人的做题顺序及时间是:常识(8分钟)——言语理解(27分钟)——资料分析(30分钟)——判断推理(35分钟)——数量关系(10分钟),涂卡10分钟。
抓大放小,懂得舍弃一般而言,行测的得分在75分以上就算高分,
没有人能做对所有的题目。
因此,在面对这么大的题量时,
一定要懂得放弃。
在行测中,对我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以及判断推理这3个模块。
这3个模块的题量大,分值高,拿下这3个模块8成以上的题目,
基本上行测的分数就不会低。
数量关系尽管很难,
但分值却并没有比其他模块高,
因此就性价比而言比较低。
常识考察的范围非常广,
需要考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需精通时事。
各个模块的技巧常识判断
常识考察的范围过大,
但也不能完全放弃复习。
如果剩余的复习时间充足,
建议可以搜集小学及初中的自然科学、历史、地理书认真看一遍,
很多国考常识题考察的都是这些内容。
言语理解
一要注意关联词:
转折关系,转折之后是重点;
因果关系,“因此”之后是重点;
必要条件关系,必要条件是重点;
递进关系,递进之后是重点。
二要注意行文脉络:
一般有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分-分结构,
找到中心语句,一般位于首尾句。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一般是10到15题,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部做完不太现实,
我一般会快速筛选出比较有把握的题来做,
如果时间较紧,剩余的题目就根据ABCD四个选项平均分配。
代入法、尾数法是最好用的2种技巧,
同时还要熟悉基本的题型,如排列组合、星期日期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方阵问题等。
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的规律变化多端,
因此需要多刷题,
尤其是最新的真题,
锻炼自己快速反应的能力;
类比推理一般没有难题怪题,
遇到不确定的题目时,
除了横向对比以外还要记得纵向对比;
定义判断一般采取排除法,
严格按照定义来筛查答案;
逻辑判断目前考察的最多的还是削弱和加强题,
因此,需要牢固掌握哪些削弱程度以及加强程度最大。
资料分析
在所有模块当中,
最需要引起考生注意的就是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一般在卷子的最后一部分,
很多考生如果按照卷子的顺序来写题,
就很容易导致时间来不及,
继而放弃这一模块,
这是非常要不得的。
资料分析通过一定的练习是所有模块中最容易拿到满分的。
因此,为了拿下资料分析,
一是要掌握资料分析的常用术语,
如基期量、现期量、同比、环比、增速、增幅等;
二是要掌握特殊的计算技巧,
如截位直除法、尾数法、估算法、特殊分数法等;
三是掌握综合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要秉持题干短原则、不计算原则、信息易得原则以及简单计算原则进行作答。
同时还有一个小窍门,一般而言,综合题为了增加迷惑性和耗费考生的时间,正确答案在D或C选项的概率相对较大,因此在做题时,建议按照D-C-A-B的顺序进行筛查。
申论:千古文章一大“抄”大作文简单点,答题的方式简单点。千古文章一大“抄”,并不是要大家背范文,找套路。要知道学人者生,似人者死。对于申论,所谓的“抄”,最主要的是学会别人是如何援引观点,如何找切入角度,如何分析论证,如何行文递进。我的建议是:
(1)热点储备。
这是一个春分化雨,静水流长的过程。《光明网》《人民网》《半月谈》等时事评论多多阅读,咱们公务员考试吧:gwyksb微信里面的申论范文好好借鉴。公务员考试是选拔社会公共管理者的考试,要多多留意身边的热点事件,让自己的笔触多点人文关怀。这样,在写作时,你会发现自己有许多不同观点得以论述。
(2)切入角度。
例如“社会共治”你能怎么写,经济转型期三期叠加如何破解?城市空巢青年又是一个怎样的新问题?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如何不走寻常路,使文章有非一般的感觉,正是我们平时练习的时候应该揣摩的,而最好的蓝本就是时评员的文章。
(3)文体选择。
纵观国考作文,策论文已然失色。而议论文有分析,有观点,有论证,说理充分,理论性强,文章饱满,深刻有思想,更易于得阅卷者青睐,所以建议在非限定文体的情况下,利用好议论文的优势,搭好框架,分析论证,增色三分。如何既得套路又得情怀,是申论大作文得分的关键。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心中有了前期储备,我们总有一百种方法让大作文破题。
客观题我们不生产观点,我们只是材料的搬运工。客观题的答案多数可以从材料中提炼而成,这就是我所说的“搬运”。我对做题的建议是:
(1)言简意赅,废话少说。在有限的字数下侧重于精准的表达;
(2)认准关键词。文件政策,领导讲话、官方言论,对策词汇,以及各种你不懂的但认为高大上的词汇,往往是答案的切入点。
(3)源自材料高于材料。客观题中有个别的关键词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材料背景的了解才能够深入挖掘的,这就需要我们多点了解时事新闻,厚积薄发,内外兼修,提炼出核心词汇,组织语言,巧妙地将文中句子“搬运”成答案。 最后,强行建议一下,字一定要工整。你的字是一股泥石流还是一股清流将很大程度上决定阅卷者停留的时间。所以,从今天起开始练字吧,只要静下来练,你总会发现字会跟你人一样美的。
以上是我在公考路上总结的一些个人经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参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真正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最后祝大家学习愉快,最后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