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汇全县之力 赓续奋斗 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汇全县之力 赓续奋斗 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质量,让教育“实”起来设立10个督学责任区,定期举行观摩课、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评比活动等,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逐步健全教师五级培养体系,分级分层分类培训教师3991人次,全县教师100%完成每五年360学分的培训任务。目前,全县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皆为100%,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5%,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活力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县还注重教师正常权益保障和待遇落实,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3696.48万元,惠及教师13369人次。拨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1650.87万元,受益班主任10097人次,乡村教师人均400元生活补助有效落实,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职业幸福感。为改善全县办学条件,我县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全力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全面改薄”、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项目、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
盛夏六月,骄阳似火,在这个绚丽的季节,走进景泰县各学校,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一栋栋新建的校舍投入使用;一件件现代化教学设备安装完成;又一批青年教师走向岗位,接续教育传承;又一届学子毕业,向着梦想继续前行。这样的成绩浓缩着全县教育系统接力攻坚的艰辛历程,更展现着我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光辉成就。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聚焦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优化教育布局,扎实有效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加大投入,让教育“富”起来
今年“六一”,景泰县第八小学的学生们在新学校过了第一个“儿童节”,也是该校建成后的第一个“儿童节”,而像这样的“新学校”,还有景泰三幼、四幼、五幼、七小、八小、石城小镇小学、石城小镇幼儿园,同时改扩建一小、二小、四小、实验小学、四中等学校,有效缓解了城区“入园难”“入学难”“大班额”等问题。
为改善全县办学条件,我县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全力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全面改薄”、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项目、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项目、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等项目548个,新增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65亿元,“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100%,100M宽带网入校率100%,班级多媒体配备率、光纤接入率均达到100%,教育基础设施设备条件逐年明显得到改善。
做好保障,让教育“活”起来
着眼全县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我县进一步完善“县—乡—校”三级管理体系,在高中积极推行年级组扁平化管理模式,各中小学校严格落实“六精管理”要求,学前教育推行“1 1 3”和“1 X”捆绑式发展模式,着力完善优质均衡教育体系。
设立10个督学责任区,定期举行观摩课、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评比活动等,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逐步健全教师五级培养体系,分级分层分类培训教师3991人次,全县教师100%完成每五年360学分的培训任务。目前,全县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皆为100%,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5%,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活力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县还注重教师正常权益保障和待遇落实,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3696.48万元,惠及教师13369人次。拨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1650.87万元,受益班主任10097人次,乡村教师人均400元生活补助有效落实,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职业幸福感。
提升质量,让教育“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