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孩子说谎教育心理学(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
10岁孩子说谎教育心理学(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与小儿子相比,6 岁半的大儿子就截然不同。有的时候,他晚上独自入睡会感到害怕,就想让我在他的屋子里开着小灯,坐着看书,陪他入眠。但作为一个多次被我表扬过“已经能自己睡觉了,真棒!”的小伙子,他又不希望折损了自己在我心中的形象。我家小儿子两岁半,正处于表达技能飞速发展、表达技巧却基本没有的状态。每当他想腻在妈妈身边,而我又在一旁“碍事”的时候,他都会狠狠地用手指向最近的门,奶声奶气地对我喊:“走开!”他不会因为考虑我的感受,就用更加婉转的表达方式,也不会觉得跟这声“走开”相比,时不时因为怕黑缩在我怀里是件“打脸”的事儿。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自这本书的译者,心理学者,北京市社会心理联合会科普委副秘书长叶壮,他从心智理论的角度为大家分析了孩子撒谎行为背后的秘密。01撒谎,是心理机制上质变的证明,当然,是好的那种质变。所以,我为那些四五岁的“小骗人精”感到格外欣慰。6 岁前的孩子撒谎,还上升不到什么道
发现自家孩子总爱撒谎,怎么办?
这是许多家长都会担心的事情,家长们提到这件事时,往往有点儿焦虑,因为孩子撒谎让他对未来产生了担忧;也总带点儿不好意思,孩子居然能撒谎,那在别人看来,家长多少也有点儿管教不严。
别担心,这或许是个好消息。因为会撒谎说明孩子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心智理论”。别以为撒谎很简单:孩子只有清楚你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在他跟你说过话后你会进一步怎么想,才能忽悠得了大人。
在新书《孩子如何社交》中,世界知名发展心理学家,国际公认的儿童心智理论权威亨利·威尔曼的讲述了儿童如何一步一步构建出一套复杂的心智理论,并借此来理解人们说话、做事、思想和感觉。
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自这本书的译者,心理学者,北京市社会心理联合会科普委副秘书长叶壮,他从心智理论的角度为大家分析了孩子撒谎行为背后的秘密。
01
撒谎,是心理机制上质变的证明,当然,是好的那种质变。所以,我为那些四五岁的“小骗人精”感到格外欣慰。6 岁前的孩子撒谎,还上升不到什么道德缺失的地步,比起焦虑,我们更应该感到开心:孩子的心智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我家小儿子两岁半,正处于表达技能飞速发展、表达技巧却基本没有的状态。每当他想腻在妈妈身边,而我又在一旁“碍事”的时候,他都会狠狠地用手指向最近的门,奶声奶气地对我喊:“走开!”他不会因为考虑我的感受,就用更加婉转的表达方式,也不会觉得跟这声“走开”相比,时不时因为怕黑缩在我怀里是件“打脸”的事儿。
与小儿子相比,6 岁半的大儿子就截然不同。有的时候,他晚上独自入睡会感到害怕,就想让我在他的屋子里开着小灯,坐着看书,陪他入眠。但作为一个多次被我表扬过“已经能自己睡觉了,真棒!”的小伙子,他又不希望折损了自己在我心中的形象。
这时的他,就会从卧室出来,一溜小跑进我的书房,对正在看书或者加班的我严厉地说:“这都多晚了,你不是说自己再也不熬夜了吗?怎么还不休息?”然后气鼓鼓地把我拉进他的房间,给我安排个地方坐下,自己再爬回床上,看似是要监督我别再熬夜,实际上,是保护他入睡。
虽然明知道他佯装生气说出的那些话的用意,我还是喜欢配合他把戏演完。看着他越来越高明地利用自己对别人心理的认知与分析,我很开心,甚至开心到愿意装糊涂。
4年的年龄差,区别不仅仅在于体格,更在于心智,而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项,是心智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孩子们开始学着更深入地认识人、分析人、影响人。本书所探讨的,就是其中的奥秘。孩子们逐渐长大,慢慢就学会了怎么让那些表面上是甲的事儿,实际上起到潜伏在暗处的乙的效果。
02
不过,我在翻译的过程中,却有了这样的发现:家长往往是孩子最早试图去参透的对象,可家长本身却对参透孩子这件事越来越不耐烦。
在最近几年的工作中,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试图以一种维修机器的套路来教育孩子。在聊孩子不写作业的“问题”时,他们希望知道怎么能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作业;在谈孩子过早恋爱的“问题”时,他们希望知道用什么招数能让孩子麻利分手;在交流孩子玩手机太多的“问题”时,他们希望知道靠什么话术能让孩子放下电子产品,转而拿起练习册。
这种需求可以理解,家长们普遍希望掌握解决孩子“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但很少有人愿意像孩子分析我们一样,去分析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
孩子为什么不主动写作业呢?为什么太早谈恋爱呢?为什么抱着手机不撒手呢?就像前文提及的“撒谎”,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让孩子别撒谎,可我们真正该做的,应该是去理解一下孩子们的发展现状和撒谎背后的真实原理。
被“摆平问题”思维裹挟的育儿观念,我称为“功利主义育儿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家长只聚焦教育中的问题行为,而不分析教育的对象本身。有太多的家长受累于行为指标的绑架,不再习惯于揣测、分析、深入了解自家的孩子。
03
我很难过——孩子们四五岁时就掌握的心智理论,大人们却不愿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好好用用。如果我们在育儿过程中更多地利用心智理论,去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动机和真实自我,我们当然可以成为更好的父母。
这并非我擅自揣测。2021 年,南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并发布了一项科学结果:“什么样的男人更能成为好爸爸”,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这些准爸爸对心智理论的使用水平。更能想象他人的需求与感受、更能分析出他人的动机并对其做出回应的男人,就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父亲。我坚信,这个研究如果在本书出版前发布,作者一定会有所提及。
在当今的互联网上,海量的教育博主与公号“大V”都在探讨孩子遇见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后该“怎么办”,其段位有高有低,从促膝长谈到“打就对了”,不一而足。但我以为,不管孩子遇见了怎样的挑战,我们恐怕都要先动用心智理论,琢磨琢磨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他可能是基于怎样的理由,才产生了那样的困扰。
很多家长都希望掌握快餐式的育儿手段,我们也的确可以发现很多强调“见招拆招”的教育指导。可这很有掩耳盗铃的嫌疑,孩子的成长必然是复杂而个性化的,快餐式育儿绝不可行,掌握洞察孩子的心法,才是硬道理。
《孩子如何社交》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我们可以了解孩子如何在心智上变得复杂,如何在社交中更多地兼顾他人,如何开始在自我与他人之间构建心理的桥梁。
我们也可以从更科学的角度,去剖析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想当然”的教育成见和养育习惯:孩子的很多行为,也许有更深层的原因,很多纠结与焦虑只是成长中的阵痛,决非发展的绝路。当然,我们还可以回溯自己的心智发展历程:当下采用的心智理论,究竟是怎么陪我们一路成长的呢?
心智理论的智慧使用,是好孩子和好家长的共性。所以我为大家力荐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