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玉贤中学升学率(蔡甸教育界这几对CP)
蔡甸区玉贤中学升学率(蔡甸教育界这几对CP)“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学校成就了我,我就应该为学校做点什么。” 刘丽娜提出“三雅并行,和谐发展”办学思想,撰写的《阳光教育,农村素质教育的新样本》一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在她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我在故我研,我研故我长”的学校教科研文化,学校先后被评为“武汉市语文基地学校”,武汉市优秀语文备课组”“武汉市科研课题先进单位”和武汉市“导师 基地”学校。刘丽娜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致力生本课堂文化的研究,探索出“预学——研学——展学”三段式课堂教学结构,完成了从实践——反思——实践的升华和蝶变,被评为武汉市“十二五”“十三五”教育科研突出贡献个人。他们让教学变得温暖有深度在蔡甸区的语文教学界,提起蔡甸五小的刘丽娜老师,谁都会对其“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印象深刻。她是一位家长“信得过的班主任”、学生公认的“魅力教师”、青年教师的专业引路人。她也是武汉市语文
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教师、是党员、是伉俪,并肩行走在蔡甸教育发展的征程上,同心同德,相濡以沫,俨然成为教育战线上一抹绚丽的风景、一股温暖的力量。
在全国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蔡甸区教育系统内一对对“教师夫妻档”,看看党员教师如何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听听教育伉俪携手前行,这一路走来的心声。
王德华 刘丽娜
“守初心 担使命”
他们让教学变得温暖有深度
在蔡甸区的语文教学界,提起蔡甸五小的刘丽娜老师,谁都会对其“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印象深刻。她是一位家长“信得过的班主任”、学生公认的“魅力教师”、青年教师的专业引路人。她也是武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蔡甸区教育界名师。
32年来,刘丽娜对学生的教育坚持“三不”原则:不责学生之小过,不念学生之旧错,不揭学生之隐私。“用语言来粘住学生,用激情来点燃学生,让学习成为享受,让每一堂课都成为难忘。” 刘丽娜的课堂教学富有生趣,温暖而具有深度。她跟学生一起读读《哈利波特》、侃侃《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演演《皇帝的新装》,带孩子们诗海泛舟做研究,遐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辉煌;她构建三环五步教学模式让学生会写作文,在每年武汉国际楚才作文大赛上都有她的学生的身影;她先后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始了语文课堂的翻转,让孩子们走上讲台,小组合作交流,她的语文课堂“野”了起来。
刘丽娜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致力生本课堂文化的研究,探索出“预学——研学——展学”三段式课堂教学结构,完成了从实践——反思——实践的升华和蝶变,被评为武汉市“十二五”“十三五”教育科研突出贡献个人。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学校成就了我,我就应该为学校做点什么。” 刘丽娜提出“三雅并行,和谐发展”办学思想,撰写的《阳光教育,农村素质教育的新样本》一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在她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我在故我研,我研故我长”的学校教科研文化,学校先后被评为“武汉市语文基地学校”,武汉市优秀语文备课组”“武汉市科研课题先进单位”和武汉市“导师 基地”学校。
刘丽娜的丈夫王德华是蔡甸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党总支书记、校长。2008年,王德华被推荐为武汉市蔡甸区唯一一名奥运火炬手,在高擎奥运火炬、奔跑在传递道路上时,他对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对自己肩负的教育使命充满自豪。
在2020年武汉疫情最严重时期,王德华主动承担起区玉笋山陵园值守工作,处理新冠肺炎逝者的善后事宜。春寒料峭的特殊时期,在连绵的冷雨中,面对有误解、有情绪、有委屈的逝者家属,王德华耐心解释,细心安抚,把善后处理工作当做高要求的政治任务,化解矛盾,争取家属们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圆满了相关工作任务。
2020年和2021年两次新冠疫情,学校内一处宿舍都被安排为隔离点,他两次主动向前,承担风险、背负压力,作为隔离点防控工作组组长,吃住在隔离点外的值班室。
从2019年元月份调任职教中心,3年多的时间,面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王德华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在开足规定课程之外,王德华整合全校资源为课外活动留出专门时间,鼓励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结合专业特长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学校组建了蔡甸区第一支学生电声乐队,在武汉市2018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电声乐队的表演点燃现场氛围;计算机应用专业竞赛兴趣小组,在竞技训练的同时,也借助学生兴趣承担了学校各种宣传展板等的设计;篮球足球兴趣小组在组队参赛时屡创佳绩;国画兴趣社除了吸引了学生参加,更吸引许多老师参加。
事实证明,这一举措,让学生增加了知识和阅历,培养了他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吴凤华 贺磊
并肩育桃李
他们用爱诠释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
吴凤华是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一名幼教老师。进入幼教行业以来,一直以海绵精神,不断地汲取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用耐心和爱心呵护幼儿成长。
2020年,吴凤华生下二宝,开学前听说幼儿园人手不够,她提前结束产假到岗带班。当时班主任空缺,吴凤华主动接下了班主任的担子。幼儿园的开学预备周,换教室、搬材料、做环创、定计划、带新老师,还要抽空回家看小宝贝……
开学的第一天,3岁左右的新生到园,都戴着口罩,家长们也都没有认熟。为让家长安心,吴凤华第一时间拍照发到群里向家长们报平安。开学第一周,她坚持在群内向家长们反馈幼儿在园内的情况与进步。仅用3天就完成了对全班幼儿的初次家访。秉持着真心付出、严谨工作的原则,她所在的班级没有发生一例安全事故与传染疾病。放假前,家长们为她送来了锦旗:“疼爱无微不至,关怀教导有方”。
在防疫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常态化“后疫情”时代,吴凤华和丈夫贺磊总是相约一起下社区服务。今年8月,疫情反扑,形势严峻,在安顿好家里的老老小小后,夫妻二人又一起下沉到社区。排查中、高风险地区返汉返蔡人员信息,上门询问、确认绿码、张贴疫情工作提示,电话调查,社区总有他们二人的身影。
贺磊是蔡甸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科室副主任。职教学校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是他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他结合职教特点,按照理实一体化(双元制教育)模式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熟悉零件生产的每一步工艺流程,掌握该工种的每一步生产过程,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2020年,贺磊带领两支学生队伍参加“亚龙杯”第三届全国机械行业职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从前期筹备,到指导学生练习实操,准备答辩,全程指导不敢懈怠。最终获得两项一等奖,其中一队更是名列全国高中职院校排名第一的殊荣。他本人也获得国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先后被多家媒体跟踪报道。
贺磊在班上和本专业内以竞聘考核的方式,挑选部分同学参与教科研工作,历经多次修改与调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件作品获国家专利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张西武 程莹
不忘教育初心
他们携手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张西武、程莹夫妇是蔡甸实验高中的普通教师。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双重身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坚持人民教师的诲人不倦,是全区党员中的优秀者,教师中的佼佼者。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作为一个有着10多年经验的班主任,张西武尊重每个孩子的特性,相信每个孩子的潜能。在这样的育人理念下,张西武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区先进班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获评优秀班主任。
在张西武的影响下,妻子程莹也把这种思想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当中,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特性,做学生的引路人,陪着学生度过高中这敏感而青涩的青春期,做他们朋友、姐姐、知心人。
这对夫妻教师教的是同一门学科生物。在学科教学上,他们真正实现了“比翼双飞”。张西武和程莹在相互学习和讨论中,常常可以迸发出新的火花,涌现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他们共同讨论和制作导学案、导练案、教学PPT、教具,分享教学心得,进行教学反思,这些已经不仅仅是工作的一部分,更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年又一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培养出一批一批学生,让夫妻俩从心底里自豪。“教学甲等奖”“校先进教师”“区优秀中考备考研究教师”“区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区桃李奖”“省优秀生物竞赛辅导教师”……满满一柜子的奖状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更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2020年初,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让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按下了“暂停键”。疫情发生后,张西武、程莹主动下沉社区,参与到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他们在宣苑小区进行严格管控,量体温,进出登记,做防疫宣传,坚决把疫情控制在小区以外,和志愿者们一起为小区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防线”,让党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更加鲜艳。
荣凡俊 戴绍莉
无怨无悔
他们在教师的岗位上倾注真情
从政教处副主任,到总务处副主任,荣凡俊已在蔡甸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从教26年。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越做越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真情,务实求真,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每天早上荣凡俊比其他人都“勤快”,早早来校巡查每个角落的环境卫生、设施安全。哪里有损毁,即时安排专人检修,决不让小毛病拖成大问题。他经常说:“干好后勤服务是我的天职,我吃的小苦价值很大。”
2020年春初疫情期间,荣凡俊在蔡甸区大集东方夏威夷小区党员下沉历时3个月,每当社区分发团购物资和爱心菜,他在风雪之中肩挑手扛,率先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能实实在在地为社区居民尽点义务,我很自豪,大道理说上千遍万遍,不如踏踏实实做上一遍。”
荣凡俊多次被区教育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武汉市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荣凡俊的教育教学和他负责的后勤工作一样出色。
2020年初,武汉封城。如何开展教学,让“网课”这一形式最大效度地替代面授教学成了每个教育人的新课题。荣凡俊的妻子、蔡甸一小教师戴绍莉第一个被录入了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授课教师名单,并作为“领头雁”承担第一天的网课任务。
戴绍莉是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区首届学生最喜欢的好老师,多次在省、市执教展示课、竞赛课。在丈夫荣凡俊下沉社区的同时,她也很快投入了这场“攻坚战”。
一节网课,几夜无眠。没有教材,没有教参,设备老旧,资料不全……为了完成好任务,戴绍莉反复研读电子教科书和教材分析,在电脑上搜集各种资料,根据教研员要求进行备课,撰写录课的脚本,逐字逐句地斟酌打磨。为了找到安静的录课空间,使录音质量更清晰,戴老师索性把自己关进卫生间,一关就是一整天,一连好几天都是在这个特殊的“录音棚”进行录制,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
从接到任务到直播顺利结束,她和上初三的丫头吃得最多的就是方便面,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完成好录制任务,怎么省事就怎么吃。在她的努力下,三节精彩的古诗教学如期呈现在全区三年级的师生们面前。
胡志祥 吴艳芬
最美的相守
他们扎根农村学校教书育人
从懵懂的青春到奋斗的年华,胡志祥与吴艳芬这对党员夫妻教师时时刻刻把入党时的誓词牢记于心,在蔡甸区索河街农村学校耕耘了20多个春秋,也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1999年,胡志祥、吴艳芬一同参加工作,同年一起入党。
在索河街石港小学,胡志祥作为教务主任,分管教学、安全和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作为退伍军人的他,也发扬军人退伍不褪色作风。2020年新冠疫情就是一场特别的战役,家里也成了主战场之一。在线上教学如火如荼的进行,一边是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一边是中学教学的心理健康和德育活动的开展,还有初三儿子中考冲刺紧张准备中。三个人一人一间房,一人一台电脑,讲课、听课、电话联系、开会、学习……他们用一颗师者仁爱之心在平凡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
2020年7月,胡志祥刚刚结束了线上教学,转身便投入了区教育局青年突击队防汛抗洪队伍中,每天白天顶着烈日巡堤抗洪抢险,晚上扛着铁锹在大堤上寻找管涌,24小时值守驻扎在防汛哨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而妻子吴艳芬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战斗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现任索河第二幼儿园副园长。
她最初是一名体育老师,不管是体育课、阳光体育大课间,还是运动会都会看见吴艳芬忙碌奔波的身影, 22年的教学生涯生为她赢得了精彩的“体育人生”,也见证了一位体育教师深深的体育情怀。
除了在课堂上深切关心学生的学业以外,吴艳芬还有一份更博大的情怀。在工作中她常常接触到一些单亲、留守、贫困等特殊家庭的孩子,她就尽己所能关心和帮助他们。近3年来为他们买的棉衣棉服就达30多套,给这些孩子过生日,买礼物,奖励学习用品那更是不计其数。她把这样的学生都视如己出,用心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用爱为他们送去师者的温暖。
正如他们的平凡爱情一样,22年党龄,22年携手同行,夫妻俩先后荣获区“优秀教师”“教学质量优胜奖”“体育学科带头人”“三八红旗手”“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李诗兵 郭红
积极参与抗疫救灾
他们无怨无悔坚守在教育一线
李诗兵是蔡甸区永安中学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在学校面临急难险重任务的时刻,他总是毫不含糊,冲锋在前。
2016年夏,消泗乡遭受持续暴雨的袭击。面对严重的洪涝灾害,永安中学迅速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在学校召集人员。一接到学校通知,李诗兵就立刻赶去报名,积极参加抗洪抢险突击队。在湍急的洪水中,在受灾的堤坝上,在地质灾害易发点,在永安中学灾民安置点……随处可见他的身影,全心全意奔赴在抗洪救灾战场上。曲口桥发生漫堤,李诗兵丢下午餐,紧随抗洪抢险队赶往受灾地,与同志们一道参加抢险工作,用土装入沙袋,手抱肩扛运送到大堤上,筑起一道道安全的防线。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突发,李诗兵还在老家柏木村准备与家人过春节。接到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组通知,他二话没说,立即马不停蹄赶回学校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从接到任务起一直坚守抗疫“阵地”,没有休息过一天。他每天对全体师生实行全面摸排,对出入学生及教职工调查统计,密切关注返回人员以及相关密切接触人员,一一排查。2021年暑假,疫情又“发威”,李诗兵有了经验,更加义无反顾地勇担抗疫重担,顶着烈日开展校园消杀、有条不紊准备物资,注重细节,不留死角,在开学前全面达到校园防疫要求,通过达标验收,为顺利开学作好充分准备。
李诗兵的妻子郭红也是永安中学的一名党员教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开始蔓延时,她在支持丈夫的同时,也主动报名在永安社区当志愿者,用另外一种形式与丈夫并肩作战。
郭红按照社区工作要求落实防控措施,每天与社区100多户居民打交道,每天都近距离接触几百位居民。工作期间,她步行到社区的每家每户开展上门宣传,测量体温、调查人员出入等情况,每天行走的路程至少都是10公里。在社区的微信群里,最忙碌的人就是郭红老师。第一时间推送最新的防控信息,让居民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情况。哪一位居民需要买生活物资、买药品、充话费,她总是第一时间帮忙解决。她说:“那段时间,每天都要查看居民微信群看看有没有我可以做的,这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2021年8月,学生接种疫苗,郭红又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打扫校园做准备,协助医院工作人员登记信息,为学生放心开学不遗余力。
回忆起2020年线上教学的日子,郭红说那是最充实的。她每天早早起来到社区参加防疫工作,挨家挨户测温、查询、送物资,回来之后安排语文授课,晚上备课、录课、批改作业。作为一名母亲,她却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女儿,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郭红却从无怨言。
吕刚 陈辉
把自己孩子变成“留守儿童”
他们始终用热爱坚守着教育初心
在美丽的中法城,有这一样一对党员夫妻,参加工作20多年来,都在为家乡的教育工作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就是蔡甸区新农中学物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吕刚和中法友谊小学教科室主任陈辉。
从1999年参加工作至今,吕刚有11年都在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生活上,他一直在照顾有困难的学生,在任教的班级里,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很少能顾及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吕刚经常和他们的家长电话交流,和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们交流、谈心,让身在千里之外的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放心,让他们时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动向。对留守学生时常进行心理辅导,解除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切实帮助学生及他们的家庭解决困难。
妻子陈辉是武汉市中法友谊小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她长年累月带领学生体育训练,早出晚归,没有寒暑假。孩子小的时候,她把孩子送到父母家,一个星期才见一次面。
得知偏远学校成功中心小学严重缺乏体育师资力量时,陈辉萌生了去支教的想法。在丈夫的鼓励下,陈辉义不容辞走进了湖区。“我迫切地需要将积累了24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传授,让这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区体育教师的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到体育的目的是锻炼身体,了解掌握一些体育技能,同时也体会到趣味运动会带来的快乐。”陈辉这样说道。
在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不管刮风下雨,她每天清晨5点半出门,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到成功中心小学坚持开展早训练的活动。她的身影活跃在操场上,也激励了师生们积极参加早锻炼,一时间校园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付出终有回报,在2020年全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成功中心小学获得优异的成绩。
不管是在本校还是支教学校,大家总能在清晨的操场上看到陈辉带领训练的身影。24年的教学中,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极强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和课程创新能力,让她在体育教学的专业成长之路上行稳致远。
后记:
这些教师是一朵浪花、一片云彩,他们必将激起另一朵浪花,推动另一片云彩。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他们终生不渝的追求。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新高考改革、“双减”政策落实等新的挑战接踵而至,他们将始终以一棵树的姿态脚踏实地、默默耕耘,推动生命向下生根,向上开花,成长为绝美的风景;也将坚守着责任与使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迎送着一批批学子,用师者的平凡与伟大,继续乘风破浪,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