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mpa教育特色(第七届华北地区MPA发展教育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国mpa教育特色(第七届华北地区MPA发展教育研讨会成功举办)图文编辑 / 刘 洋信息来源 / 天津大学MPA项目李俊清教授在线做了题为“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安全”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他在民族宗教事务方面的研究成果。李俊清教授从城镇化加速带来的少数民族群众人口流动以及国际环境方面,介绍了中国进入民族宗教问题多发期所面临的基本形势。通过一系列的介绍,传递了民族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国际性等特征,展现了民族宗教因素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影响。下午,在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增田院长(华北地区新增MPA培养单位)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赵连荣主任(第八届华北地区MPA发展教育研讨会承办方)的召集和主持下,来自华北地区各培养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教育管理人员就会议议题——“应急管理建设”展开热烈讨论,结合自身工作内容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分组讨论结束后,参会人员们回到主会议室并进行分组汇报。最后,全国MPA教指委副
适逢天津大学MPA项目成立20周年之际,9月26日,由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承办的第七届华北地区MPA教育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各界代表共聚“云端”,结合应急管理在MPA教学培养中的应用与拓展集思广益,各展所长,共谋发展大计。会议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大勇主持,全国MPA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教授致开场辞,来自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童星教授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的李俊清教授分别做主题演讲。
在致辞中,杨开峰简要总结了MPA教育二十年来发展历程,介绍了教指委近期的主要工作。他指出,近年来,各培养单位不断发展壮大,质量不断提升,在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教学案例入库评选、案例大赛中屡获佳绩。对于MPA教育今后的发展,秘书长强调了分类管理、分类培养的原则,要求各培养单位明确MPA专业设置的定位,避免本科化和学术化,凸显MPA教育特点。
童星教授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为MPA师生做了题为“中国应急管理效能的生成机制”的主题演讲,现场视频同步接入线上会议平台,实行线上线下联动。童星教授不顾舟车劳顿的辛苦,在天津大学与MPA广大师生亲切交流,他介绍了应急管理的改造方向,并从“全灾种、全过程、结构全综合“三个维度阐释了我国应急管理的主要特点。
李俊清教授在线做了题为“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安全”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他在民族宗教事务方面的研究成果。李俊清教授从城镇化加速带来的少数民族群众人口流动以及国际环境方面,介绍了中国进入民族宗教问题多发期所面临的基本形势。通过一系列的介绍,传递了民族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国际性等特征,展现了民族宗教因素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影响。
下午,在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增田院长(华北地区新增MPA培养单位)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赵连荣主任(第八届华北地区MPA发展教育研讨会承办方)的召集和主持下,来自华北地区各培养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教育管理人员就会议议题——“应急管理建设”展开热烈讨论,结合自身工作内容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分组讨论结束后,参会人员们回到主会议室并进行分组汇报。
最后,全国MPA教指委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宏山教授代表MPA教指委进行会议总结,赵连荣教授代表下一届会议承办方进行致辞。
信息来源 / 天津大学MPA项目
图文编辑 / 刘 洋
责任编辑 / 李 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