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招陕西学生(院为你来)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招陕西学生(院为你来)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打造了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理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电力系统分析教学育人团队被评为2019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8人、省部级优秀教师3人、省部级德育先进工作者2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4人,形成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国家级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智能电网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拥有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院建立了本硕博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有志于科研工作的同学从本科即得到博士生导师一贯制指导。
“院”为你来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专场
6月16日(周四) 14:00开播!
嘉宾简介
毕天姝,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兼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保护控制、广域同步测量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其它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7项,以及2018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和2017年茅以升北京市青年科技奖等。
学院简介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58年建校之初的电力工程系,196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3个专业整体并入,奠定了学院办学基础。经历搬迁、调整、合并和发展,2006年7月由原电气工程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学院本部设在北京,保定设电力工程系和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学院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河北省重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电气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电气与信息深度融合的学科体系。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打造了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理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电力系统分析教学育人团队被评为2019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8人、省部级优秀教师3人、省部级德育先进工作者2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4人,形成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国家级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智能电网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拥有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院建立了本硕博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有志于科研工作的同学从本科即得到博士生导师一贯制指导。近五年,学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
学院围绕能源电力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前沿问题,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学院现拥有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能源电力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分布式储能与微网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互感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电力物联网技术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了一流的研究条件和平台。
学校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于1958年创建于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学校现由国家电网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校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实质性一体化管理。学校目前设有29个招生专业(类),共有70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学科分别位列A档和A-档;“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60行列。
近年来,学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深造率达43%,研究生就业率在96%以上。毕业生主要流向能源电力、信息技术服务、制造等行业。毕业生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占签约人数的70%以上,不仅就业率高,而且就业质量好。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入选“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观看方式
1
网上高招办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预约直播
2
微信视频号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预约直播
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直播支持回放,可以随时回看哦~)
编辑、初审 | 李欣怡
复审 | 马文君
审核 | 彭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