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的日常生活在线阅读(小秦读书八次危机下篇)
小秦的日常生活在线阅读(小秦读书八次危机下篇)除此之外,苏联援助中国已经建成的重工业项目需要维持再生产的成本实际也是由农村承担。这其实是农村吸纳了城市的失业人口,知青下乡运动先后有过三次,累计为城市解决了超过四千万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且人民政府从农村收购物资后就有能力平抑城市的物价,打击囤积居奇的投机商。这就是建国初著名的“米面之战”。后来新中国发生的危机也大多都是由农村承接和消化。苏联对中国投资中断,许多计划中新的工业项目不能落地,大量无法就业的城市青年在领袖的号召下上山下乡。
新中国是如何应对经历的八次危机?
主要就是将集中在城市的工业化危机转嫁到农村。
农村之所以有能力成为城市危机载体,还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诉求。
小农获得土地之后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农业增产后将剩余的收获出售给国家,吸纳了很大一部分货币,缓解了建国初的恶性通货膨胀。
而且人民政府从农村收购物资后就有能力平抑城市的物价,打击囤积居奇的投机商。这就是建国初著名的“米面之战”。
后来新中国发生的危机也大多都是由农村承接和消化。
苏联对中国投资中断,许多计划中新的工业项目不能落地,大量无法就业的城市青年在领袖的号召下上山下乡。
这其实是农村吸纳了城市的失业人口,知青下乡运动先后有过三次,累计为城市解决了超过四千万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
除此之外,苏联援助中国已经建成的重工业项目需要维持再生产的成本实际也是由农村承担。
国家建立农业合作社以及后来的人民公社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够低成本的提取农业生产剩余投入到这些重工业的再生产中。
这一点很好理解,在村里收购农产品挨家挨户谈生意肯定比只找公社书记成本要高。
与小农相比,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和公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为苏联援建的那些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企业提供市场。
你家就种两三亩地,犯不着买拖拉机,但是两千户人家组成的公社就不一样了。
改革开放之后,没有人拥有开国领袖那样的威望能够号召上千万青年去上山下乡。
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消费需求。不仅使国家成功渡过1979年因大规模知青返乡引发的危机,并且成为拉动八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的内需动力。
等到九十年代初巨额财政赤字外加西方对华制裁引爆的危机,农村的承载力已经到达极限,所以这次危机在城市硬着陆,开启了大规模的国企职工下岗潮。
97年和08年的两次输入型经济危机,中国是通过政府大规模的投资基建成功化解,还记得著名的四万亿方案吗?
不过这两次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救市方案也都和农村有密切联系。
97年的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记得我们老家县城到省会西安的告诉公路就是那几年修的;08年的四万亿很大一部分是用在家电和汽车下乡中。
历史证明:城乡统筹,建设生态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