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模板(教学设计高中历史)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模板(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中外文化交流的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

高中历史部编版:文化交流与传播(选择性必修3)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辩证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中外文化交流的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明确中外文化交流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梳理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发展历程,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同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征和影响

2.难点: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 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模板(教学设计高中历史)(1)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大家思考一下,四大发明对人类世界有何意义?中华文化又有何世界意义?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有何影响?

(一)佛教传入

1. 历程

(1)开始传入:两汉之际 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模板(教学设计高中历史)(2)

(2)日趋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3)完成本土化:隋唐时期 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 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4)由盛转衰:宋明时期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 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模板(教学设计高中历史)(3)

2. 影响

(1)积极:佛教文化的传入 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诗词、书法和绘画 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和理念。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等 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模板(教学设计高中历史)(4)

(2)消极: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学东渐有哪几个阶段?各自的背景、表现如何?

(二)西学东渐

1. 明末清初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传播内容:

①明末 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模板(教学设计高中历史)(5)

②《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3)影响:

①明末 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②17世纪 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 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模板(教学设计高中历史)(6)

2. 19世纪中后期

(1)背景:中国国门被迫打开 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表现:

①林则徐和魏源 主张学习西方 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模板(教学设计高中历史)(7)

②洋务运动时期:

新式学堂:1862年 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

留学教育: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模板(教学设计高中历史)(8)

译书机构:1868年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 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③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政治学说传播。

(3)影响:

①传播内容变化: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 展现在国人面前。

②政治运动开展: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 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3. 20世纪初

(1)背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2)表现:

①民主科学思想传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东亚文化圈有何主要内容?对东亚国家和地区有何影响?

1.汉字:

(1)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 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2)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 创造了本国文字 如朝鲜创造出谚文 日本创造出假名 越南创造出喃字 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模板(教学设计高中历史)(9)

2.儒学:3—5世纪 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 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 儒学成为官学。

3.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 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4.制度:

(1)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2)7世纪 日本实行大化改新 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都以唐制为蓝本。

(3)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 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5.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 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6.移民:

(1)14世纪末 中国人进入琉球 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2)15世纪 伴随经贸往来 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 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7.四大发明外传

(1)8世纪以后 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 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 起了重要作用。

(2)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使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 促进了远洋航行 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4)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 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8.中国热

(1)16—18世纪 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 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 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 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课堂小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