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考晨读文章(高考语文晨读晚背)

高考晨读文章(高考语文晨读晚背)【注】 ①冯:粤教、语文版教材中为“凭”。②樽:苏教、语文、粤教版教材中为“尊”。③惟:粤教版教材中为“唯”。④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苏教、语文、粤教版教材中为“食”。⑤籍:鲁人、粤教版教材中为“藉”。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⑤。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013·全国Ⅰ卷)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2014·全国Ⅱ卷)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

高考晨读文章(高考语文晨读晚背)(1)

一、名句名篇默写

1.赤壁赋(5年4考)

苏轼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2016·全国Ⅲ卷)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2012·大纲全国卷)浩浩乎如冯①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013·全国Ⅰ卷)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2014·全国Ⅱ卷)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②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惟③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④。”

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⑤。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 ①冯:粤教、语文版教材中为“凭”。②樽:苏教、语文、粤教版教材中为“尊”。③惟:粤教版教材中为“唯”。④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苏教、语文、粤教版教材中为“食”。⑤籍:鲁人、粤教版教材中为“藉”。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苏轼《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 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2)苏轼《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音乐是中国诗词里常见的内容 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4)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5)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个体的渺小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6)苏轼《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 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7)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漂荡 似乎是在浩瀚的宇宙间乘风飞行 不知所终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8)苏轼《赤壁赋》中叙写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9)苏轼《赤壁赋》中描写作者行舟的感觉 像身上长上了翅膀的句子:“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2.念奴娇·赤壁怀古(5年1考)

苏 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2015·全国Ⅰ卷)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①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②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注】 ①樯橹:苏教、粤教版教材中为“强虏”。②人生:苏教版教材中为“人间”。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一句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 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4)《念奴娇·赤壁怀古》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5)《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作者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6)苏轼《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说的是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周瑜打败的事。苏轼写于同一时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对此事是这样描绘的:“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7)被贬于黄州的苏轼在游赤壁时 目睹长江水滚滚东逝 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的人生短暂的慨叹;他在“故国神游”中 以酒祭奠江月 唱出了“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的心底悲歌(《念奴娇·赤壁怀古》)。

(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两句 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 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江城子·密州出猎(5年0考)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表现太守虽年长但志弥坚的词句是:“鬓微霜 又何妨!”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词人运用典故 以魏尚自喻 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抒发人到中年而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以孙权自喻 表明建功立业的壮志的句子是:“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4.浣溪沙(5年0考)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 通过“新”与“旧”的对比 感叹光阴易逝的两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和“去年天气旧亭台”。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 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晏殊《浣溪沙》一词中 最能抒发词人那一缕若有若无的淡淡闲愁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浣溪沙》一词中 通过描写词人所在院落的景色变迁 感叹时光流逝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古代文化常识

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举、辟】举:举荐;辟:招用 如“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张衡传》)中的“举”“辟”。

【征】君征召臣。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张衡传》)中的“征”。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 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 不去就职。

【除】拜官授职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 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擢】提升官职 如“先王过举 擢之乎宾客之中 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中的“擢”。

【陟】提升 提拔 如“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陟”。

【升】提升 如“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中的“升”。

【假】临时充当使臣属吏。

【迁】调动官职 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 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 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 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 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 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中的“黜”。

【贬】降职并外放 与“谪”相近 如“贬连州刺史”(《旧唐书》)中的“贬”。

【去】解除职务 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的调整官职 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革、削、免、罢、废、夺】革职、罢职或停职。如“使者遂逮守 胁服 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中的“夺”。

【退】(1)撤销或降低官职;(2)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如“视事三年 上书乞骸骨 征拜尚书”(范晔《张衡传》中的“乞骸骨”。)

【转】迁职调任 无所谓升降 如“顺帝初 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张衡传》)中的“转”。

【徙】改任官职 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如“衡不慕当世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范晔《张衡传》)中的“徙”。

【调】调动、调迁 如“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中的“调”。

【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中的“放”。

【出】京官外放 与“放”意思相近 如“永和初 出为河间相”(范晔《张衡传》)中的“出”。

三、易错易混成语

易张冠李戴的成语(二)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 世代流传的事业。多指著书立说。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 表示虽有缺点 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身临其境】亲自到那种境地。常误用为“设身处地”。

【茕茕孑立】形容孤单 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

【城下之盟】在敌人大军压境或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强调客观效果。

【穿云裂石】穿透云层 震裂山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自己上了大当 一无所得。

【间不容发】间:中间 间隙。发:头发。中间的距离很小 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 情势极其危急。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 不用于时间等。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 不能理解 强调神秘奥妙。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一发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 局面无法收拾。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 穷于应付。

【山高水低】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人的死亡)。例: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中生活 真是山高水低 不知何时就会陷入困境。

【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

【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例:中国国奥队在九强赛上的表现及其导致的失利为千夫所指。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 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 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 指挥不灵。含贬义。

【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 没有一句正经的。例:两个年轻小子 天天在一起。没有老年人在身边 他两个便无话不谈 正所谓言不及义。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 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压抑而奋起抵抗的军队 必定能取胜。

【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 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 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