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就知道被录取吗(高考出成绩所以)
高考成绩出来就知道被录取吗(高考出成绩所以)关于教育的输出,选择太少人又很多,导致唯一的选择经常被过分放大价值或者遭受无辜的批判,选择的意思是你走了这条路,你看到的风景是这样的,但另一条路的风景是那样的,这种思想斗争里有两条线,一条是自己的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条是自己眼里别人的批判与否,有的人把别人的那条盖过了自己的,就会不好意思说出“我没上过大学”。这里面有种观念上对待不同选择的不平等,
“大学的意义”几乎每年高考都会被拿出来撸一遍。我觉得有时候是问题问错了导致讨论毫无意义,“大学的意义”太主观导致讨论起来没有一个共轴的支撑。并且从建筑学的“场所精神”来看,意义有点大于内容了。
没上大学很羞耻
如果不是朋友圈各种发自己当年勇的照片,我估计我是不会想起当年我期盼紧张了很久的那个日子。
在中国,至少90后的,说自己没上过大学,眼睛里总有一丝闪烁。
这是一件说出来让人害羞的事情
这种思想斗争里有两条线,一条是自己的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条是自己眼里别人的批判与否,
有的人把别人的那条盖过了自己的,就会不好意思说出“我没上过大学”。
这里面有种观念上对待不同选择的不平等,
选择的意思是你走了这条路,你看到的风景是这样的,但另一条路的风景是那样的,
关于教育的输出,选择太少人又很多,导致唯一的选择经常被过分放大价值或者遭受无辜的批判,
比如:因为高考这条路不具备早些赚钱的社会经验,就说高考这个选择太差劲了。不如早点赚钱来得好。
我的采访对象迪伦就没有上大学,但他的生活真实紧致不呻吟,
他说:我目前还不想去大学,我想先工作旅行,看明年吧,如果我想去就背起书包去。
我得承认,我有部分小知识分子的毛病,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迪伦没上过大学,
我原本预计他神情中那种没上大学不自信的眼神,
但是,他的反应就像是:我还没试过辣椒味的汉堡,改天去尝尝。
他现在很年轻能自己独立,做各种尝试,去爱去挑战去一个个地方重新开始,
别误会,不是说这样就更好,
关键在于:人生中还有上大学这种可能性,我只是排在了后头,有什么好自卑的?
有句我曾经很喜欢的老话,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在什么季节吃什么果,这非常符合自然规律,但是现在觉得,为什么人生的内容排列组合不能自己操作一下?
想做律师科学家演员,现在立志怎么就不行呢?
况且,获取知识的方法那么多,
大学是这些方法的集中场所,
不过有的人喜欢热闹的综合集市,有的人偏爱僻静的清幽小铺,
只要有所收获,
地点就成了个人爱好之类的存在,没什么好争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