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做一个幼儿园老师(需要怎样的老师)
该怎么做一个幼儿园老师(需要怎样的老师)小黄玩软木按图钉,小蓝也凑过来:“我也想玩!”一开始两人一团和气地各玩一块。很快,托盘、软木、图钉都自动投奔到小蓝麾下,黄大将军两眼发直,孤家寡人地捧着自己的水壶,狂吸,再狂吸,借“酒”浇愁。老师们没有去干涉,只是观察着。先拿先玩的原则孩子们是知道的,但知道不等于可以随时做到,做到的背后是坚定的自我尊重以及相互尊重。小黄和小蓝,一直是一对欢喜冤家。作者|粲然非暴力沟通一个孩子总是抢东西,一个孩子总是被抢。该怎么办?
在孩子的学前教育中,幼教到底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如何对待孩子?如何引导、如何教育孩子们的行为?《在幼儿园和你一起长:三五锄故事》一书中,作者作为一位创办家庭式幼儿园的践行者认为:
所有童心,都是魔法王国的开创者和守护者。所有我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孩子,都是魔法王国的骑士、公主、法师、神龙、精灵和海盗。
只要他们被人百分之百地爱过、相信过,魔法王国就会熠熠闪光、永远存在。
在幼教们的笔下,每一位孩子都值得全心全意的对待,爱是遇到问题时的铺路石,更是每一颗童心的守护城堡。
作者|粲然
非暴力沟通
一个孩子总是抢东西,一个孩子总是被抢。该怎么办?
小黄和小蓝,一直是一对欢喜冤家。
小黄玩软木按图钉,小蓝也凑过来:“我也想玩!”一开始两人一团和气地各玩一块。很快,托盘、软木、图钉都自动投奔到小蓝麾下,黄大将军两眼发直,孤家寡人地捧着自己的水壶,狂吸,再狂吸,借“酒”浇愁。老师们没有去干涉,只是观察着。先拿先玩的原则孩子们是知道的,但知道不等于可以随时做到,做到的背后是坚定的自我尊重以及相互尊重。
嗯,观察,老师们,继续观察。
雨歇了,我们沿着围廊出去溜达。我带着一把长柄大伞,以防再有雨来。
小黄冲过来:“商捷,我想拿!”
“好啊!”我递给他。他立刻帅气地拖着伞,迈着很拽的步子朝前走。
“我也要拿!”小蓝使出移形换影手,瞬间给伞换了主人。
我暗暗在心中叫了一声“停”!小黄和小蓝都慢动作地停下来。
“小蓝,刚才是谁先拿到伞的?”
“是小黄。”
“你拿过来的时候经过小黄的同意了吗?”
“没有!”
“那请把伞先还给小黄,我们重新来演一次!要先问问小黄可不可以让你拿。”
小蓝觉得好玩儿,立刻还给了小黄,伶牙俐齿地演起来:“小黄,我也想拿,可以给我拿一下吗?”她最后的语调那么甜美,简直令人无法拒绝。小黄当然点头同意了,他立刻两手一送:“好的!”配合地演完了这出“情景剧”,赶紧逃走。
孩子们的互动和成人间的一样,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模式,这个模式不见得彼此都喜欢,但跟跳舞一样,你进一步,我退一步,自然而然地就“华尔兹”起来了。要学会新的舞步,需要和同伴手拉手,先看看别人怎么跳,再随着音乐一起多多练习。
与历经磨难好不容易长大的成人相比,孩子们保持着最大的开放度和弹性,他们如果困于某个互动情景,往往不是因为固守自己的模式或敏感的自我保护,而是因为,他们只练习和掌握了那么一两种互动方式。他们其实特别乐于在没有评判、指责的环境下,和其他人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演练游戏。
人际互动有约定俗成的规则,但孩子们首要的,不是学习传统文化中最后成形的礼貌规范,而是要回到人际规范形成的源头,回到对彼此存在的感知,对彼此感受的理解,彼此尊重与互相照顾。让他们一步步地走,有时或许会踩着对方的脚,但他们会慢慢学会避开对方的脚,转着让自己舒服的圆,感受着对方的意愿与情绪,在舞动中,学会和别人一起跳舞。
跳舞没有对或是错,但舞动中的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哪个舞步既让自己舒服开心也让别人舒服开心,哪里可以肆意挥洒,哪里适合轻摇慢移。我们看着孩子们舞蹈,给予他们真实的反馈和示范,和他们一起练习舞蹈并享受彼此的陪伴。
边讲故事边想妈妈
孩子有分离焦虑情绪的时候,大人能做些什么?
那天是姥姥送小黄来的,小黄手里拿了一个小瓶子,里面装了几个形状有趣的QQ糖。姥姥担心小黄哭,趁他不备偷偷溜走了。小黄一回头,发现姥姥不见了,立刻瘪了嘴,连声问:“姥姥呢?姥姥去哪里了?”我蹲下来告诉他:“姥姥回去了,妈妈放学的时候会来接你。”小黄紧紧攥着手里的糖瓶子:“我想妈妈了,我要妈妈。”泪珠在眼角呼之欲出。我搂着他说:“小黄想妈妈了呀?让我抱你一会儿,好吗?”他乖乖地坐在我怀里,泪下如雨。过了一会儿,他自己擦擦眼泪,打开糖罐,吃了一粒,给我一粒,里面还剩下一个鲨鱼形状的,他舍不得吃。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额头抵住窗玻璃,神情忧伤又坚忍,隐隐约约一副小男子汉的模样。“我还是想妈妈。”他转头告诉我。“是啊,你还是很想妈妈,我看到了。我愿意陪着你想妈妈。我们可以一边想妈妈,一边讲故事,或者一边想妈妈,一边玩游戏,你选哪一个?”我摊开双手,好像左手上坐着一个游戏精灵,右手上坐着一个故事精灵,在等待他的召唤。他低头看着我的双手,用糖罐子敲敲我的右手:“我想要讲故事。”“好,那我们是去选一本绘本呢?还是一起编个故事呢?”“我想要你给我编个故事。”小黄的泪花不见了,来了兴趣。“要编一个鲨鱼的故事。”他扬扬手中的糖罐子。
“好。”我抱着他,望着窗外,开始编故事。
过了几天,小蓝也入园了。和小黄一样,妈妈刚走,小蓝就大哭起来。老师抱了他一会儿,然后问:“小蓝,我们要不要边讲故事,边等妈妈呢?”小蓝吸着鼻子说:“好!”他们一起走到绘本柜前,一本大大的《我爱幼儿园》正好就在眼前,老师就开玩笑地对小蓝说:“小蓝,要听这本《我爱幼儿园》吗?还是要自己挑一本?”小蓝把大书从书架上拖下来:“就讲《我爱幼儿园》。”讲完后,小蓝指着故事里想妈妈想哭了的孩子说:“我刚才也哭了。”老师抱抱他说:“是啊,你和她一样,想妈妈了,就哭了。然后边想妈妈边玩。”
从这以后,《我爱幼儿园》成了小蓝的最爱,想妈妈了,困了,累了,就拖着《我爱幼儿园》去找老师,坐在她怀里,听上一整个长长的故事。
对小小的小蓝和小黄来说,汹涌而来的情绪会占据他们的整个身心,让他们惊恐地陷身其中,无法自拔。他们也不喜欢这样的感觉,这时候他们需要的是温暖可靠的陪伴,是环绕护卫他们的堤岸。
爸爸妈妈,请等等我!
孩子总是有畏难情绪,我该做些什么?
周五,若珊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冰皮月饼,小青不愿意参与,不管我们如何引诱,最后都无果而返。其间小青走进餐厅,我开心地做了一遍冰皮月饼给小青看。小青眼里闪烁着很想尝试的光芒,我邀请小青去试试,但她却说:“嗯,很漂亮,但是我不想做!”然后就离开了。
结束后,我得空问小青:“小青,刚开始不想参与做月饼是因为怕自己做不好吗?”小青笑着说:“不是啦,我就是懒,不想做。”我说:“我知道懒的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你不太信任我,不想告诉我吗?”小青点点头说:“是!”“好的,我会等到你愿意告诉我的时候。”我说。
下午放学,妈妈来接她,我送小青到门口,她突然拉着我的手说:“我愿意告诉你。”我微笑着蹲下等待,小青说:“是因为要揉成球,那个我不会。”我询问道:“你是说把馅包进皮里揉成球有点儿难,是吗?”小青说:“是!”我说:“哦,我明白了!如果你请求帮助,我很愿意帮助你!”小青笑着说:“好!”那一刻我感觉到小青的整个身体都放松了,还露出了最甜美的笑容。
有些孩子在对成人不够信任时,会把自己的情绪和脆弱的部分隐藏起来。这里的成人当然也包括父母,可父母是孩子最为亲近的人,为什么他们还是不愿意表达呢?这是值得父母反思的问题,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你信任自己吗?你们信任对方吗?你们是否相信孩子,并给予他同等的尊重呢?你们又是否真正了解和走进过孩子的内心呢?
让我们放慢脚步,放下激进的生活方式,等待和配合孩子成长的步伐,也许你会听到孩子微弱的声音:“爸爸妈妈,当我还小的时候,当我反应慢的时候,当我不想说、不想做的时候,当我没有勇气的时候,请你们陪着我,等一等,再等一等,等我积攒了足够多的勇气,也许那一天即使没有你们在我身边,我也不会害怕了!”
《在幼儿园和你一起长》,作者:粲然,版本:重庆出版社 2016年1月
本文内容经重庆出版社授权整合自《在幼儿园和你一起长》。作者:粲然;整合与编辑:沈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