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01(高中化学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01(高中化学知识点)元素及化合物6.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是单质,是纯 净物;但O2与O3,白磷与红磷它们是混合物。3. 质子总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一 般是同种微粒;但Ne与HF例外。4. 离子核外一般都有电子;但氢离子(H+)的核外没有电子。5. 气体单质一般是由双原子组成的;但稀有气体为单原子,臭氧为三原子组成。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学习过程 中,学生普遍感到化学“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 就错”。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基本功不扎实。化学知识点多而零碎,学习过程中若不能融会贯通,尤其是一些“特殊”之处,往往致使解题陷人“山重水 复”之境。为了理解、巩固和掌握这些知识,消除盲点,总结了中学化学中的“一般”与“特殊”内容,供参考。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1.原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的;但氕的原子核中无中子。
2.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般 是金属原子;但氢、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都不是金属元素。
3. 质子总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一 般是同种微粒;但Ne与HF例外。
4. 离子核外一般都有电子;但氢离子(H+)的核外没有电子。
5. 气体单质一般是由双原子组成的;但稀有气体为单原子,臭氧为三原子组成。
6.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是单质,是纯 净物;但O2与O3,白磷与红磷它们是混合物。
元素及化合物
1. 卤素单质一般不与稀有气体反应,但F2却能与Xe、Kr等稀有气体反应生成对应的氟化物,如 KrF2、XeF2、XeF4、XeF6 等。
2. 常见的卤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一般为:X2 + H2O=HX + HXO ,
但F2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2 +2H2O=4HF+O2
3. 卤素与强碱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一般为:X2+2OH-=X- + XO- + H2O;但 F2 与强碱溶 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HF再与碱反应。
4. Agx有感光性,见光一般分解;但AgF稳 定,见光也不分解。
5. AgX—般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O3;但 AgF可溶于水。
6. CaX2 一般可溶于水;但CaF2难溶于水。
7. 卤素在化合物中既可显负价,又可显正 价;但氟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显负价。
8. 卤素的无氧酸(氢卤酸)一般是强酸;但氢 氟酸是一种弱酸。
9. 氢齒酸一般不与硅或二氧化硅反应;但氢 氟酸能与硅或二氧化硅反应。
10. 卤素单质与铁反应一般生成FeX3;但I2 单质与铁反应生成物为FeI2。
11. 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的熔、沸点一般随 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髙;但NH3、H2O、HF 的熔、沸点反常升髙。
12. 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从上到下一般增大;但钾的密度却反而比钠小。
13. 碱金属与足量氧气反应,一般都能生成 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但Li与O2反应时,只能生 成 L i2。
14. 制取活泼金属(如K、Ca、Na等)时,一般 是电解其熔融盐;但铝却是将Al2O3熔化在冰晶石中进行电解。
15. 金属硫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 -2价;但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16. 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一般呈+2、+4 价;但硅却只有+4价。
17. PO43-离子的鉴定,一般可用试剂AgNO3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稀HNO3溶液沉淀消失的方法进行;但磷酸中的PO43-离子不能用上述方法鉴定。
18. 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碲却能 导电。
19. 金属在常温下一般为固体;但Hg却是液体。
20. 非金属单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但溴为液态。
21. 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 氢气;但硅却不然。
22. 钡盐(如BaCO3、BaCl2等)一般都是极毒 的;但BaSO4却无毒,因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胃酸 而作钡餐。
23. 铜盐溶液一般为蓝色;但氣化铜浓溶液 常为绿色。
24. 酸式盐一般可溶于水;但磷酸一氢盐除 钾、钠、铵盐外,几乎都不溶于水。
25. 氢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 1价;但在金 属氢化物中显-1价,如NaH、CaH2。
有机化学
1. 有机物一般含有碳、氢元素;但CCl4组成 中不含氢。
2. 有机物一般易燃;但四氯化碳、聚四氟乙 烯却不能燃烧。
3. 卤代烃水解得到的有机产物一般是醇类;但氣苯水解得到苯酚。
4. 卤代烃一般为液态,不溶于水;但一元氣 代烷通常为气体。
5. 醇类催化氧化一般生成醛(或酮),继续氧化生成酸;但R3COH不能催化氧化成醛或酸。
6. 能称“某酸”的化合物一般是酸类;但苯酚 俗称石炭酸,并不属于酸类,而是酚类。
7.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 团的物质一般是同系物,但苯甲醇与苯酚、乙烯与 环丙烷等均相差“一并不是同系物。
8.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般是醛类;但葡萄糖、甲酸和甲酸某酯等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9.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分子中一般含 有醛基;但果糖分子中不含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10. 酸与醇间的反应一般属酯化反应;但乙 醇与氢溴酸混合加热生成溴乙烷不是酯化反应。
11. 酯化反应一般发生在酸与醇之间;但纤 维素与浓HNO3也能发生酯化反应。
12. 酯一般通过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原理制 得;但乙酸苯酯是由乙酸酐(CH3CO)2O或乙酰氣 CH3COC1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而得到。
13. 有机物中的油一般是指由髙级脂肪酸与 甘油所生成的酯;但汽油、柴油、煤油等是各种烷 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14. 蜡的主要成分一般是指髙级脂肪酸与髙 级脂肪醇所形成的酯;但石蜡是高级烷烃(含 C20 ~ C30)的混合物。
15. 同分异构体一般能用同一化学式表示;但表示的并不都是同分异构体,如淀 粉与纤维素。
16. 丝和毛一般是指蚕丝和动物的毛发,其 成分都是蛋白质;但人造丝的成分是纤维素,人造 毛则是合成纤维(聚丙烯腈)。
17. 玻璃一般是指硅酸盐;但有机玻璃成分 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化学实验
1. 精密测量仪器刻度一般不是在上(如滴定 管)就是在下(如量筒);但温度计的刻度在中间偏下。
2. 启普发生器适宜于块状固体、液体、不加 热制取气体(如H2、H2S、CO2等);但制C2H2不能 用启普发生器。
3. 制取Cl2、HCl、NO等气体时,一般采用固 —固、固一液、液一液发生装置制取;但制溴和硝 酸时,应采用曲颈甑。
4. 固体的切割一般应放在桌面上进行;但白 磷的切割要在水中进行。
5. 试剂瓶中药品取出后,一般不允许放回试 剂瓶;但取用剩余的钾、钠、白磷等应放回原瓶。
6. 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废液及废物均应放人指定的废液缸或集中处理;但实验中不小心 洒落的汞尽可能收集起来或撒上硫粉,消除其毒性。
7.胶头滴管一般不能伸入试管中接触试管 或有关容器内壁;但制Fe(0H)2白色沉淀时, 滴管伸入试管内。
8. 用水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时,应将导管靠 近液面或接一倒扣漏斗,难溶气态物质的吸收,可把将导管插人水中;但在制乙酸乙酯时,导管在 靠近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而不能插人其中。
9. 在电化腐蚀时,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先 腐蚀;但铝铁合金,因铝表面有氧化膜的保护作用 而铁先腐蚀。
10. 中性干燥剂一般都可以用来干燥酸性、 碱性、中性等各种气体;但干燥氨气不能选用无水 Ca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