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中高考(中高考后的反思)
如何正确对待中高考(中高考后的反思)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已经对读书失去兴趣,高考后恨不得第一时间把所有书都扔掉,内心抗拒复读,但家长不停地劝孩子复读,孩子可能迫于大人的压力而从命。这种孩子在复读时很可能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对高考生而言,如果孩子考砸了,志愿又没报好,那么孩子就会非常沮丧。这时他就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复读。如果家长一直说“读了12年书就去这么个学校,真的是……”,那么,孩子很可能决定复读。复不复读跟家长的遗憾程度高度相关。可是如果不搞清楚高考失败的原因,来年很可能考得还不如之前。因此,选择复读,一定要先搞清楚失败原因,对症下药。陈默:结合我的经验来看,中高考之后,相比高考生,中考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峻。因为中考之后有40%~50%的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而且高中学校是有梯度的。虽然大学也有梯度,但即便没考上理想大学,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对高考生而言算是一种心理慰藉。对中考生而言,如果没考上心心念念的重点高中
导 语
全国多地中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之后,“查分场面”霸屏热搜。中高考是人生的“关键考试”,对考生及其家庭而言,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面对成绩的心态以及对未来的积极规划。对于教育生态和社会发展而言,我们更应该思考,中高考如何“考”得更科学。
心理视角:成绩重要,心态更重要
《教育家》:中高考后往往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一般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家长该如何加以引导?
陈默:结合我的经验来看,中高考之后,相比高考生,中考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峻。因为中考之后有40%~50%的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而且高中学校是有梯度的。虽然大学也有梯度,但即便没考上理想大学,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对高考生而言算是一种心理慰藉。
对中考生而言,如果没考上心心念念的重点高中,只能上普通高中,再碰到不懂得给孩子心理支持的家长在一旁唉声叹气“:可惜啦!可惜啦!你要是听我的话,抓紧一把,也不至于这样……”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对要去的学校产生极大的抵抗情绪。特别是那种因没有发挥好而未能考出理想成绩的孩子,他们会觉得这个地方不是自己应该待的,总会想象他的同学在重点高中里是多么幸福,然后就一天比一天沮丧,看什么都不顺眼,甚至由此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很多中考生的家长不管孩子学习怎样,一定千方百计让他读高中。对这类孩子而言,如果家长同意他去读中专、技校的话,他们其实是可以接受的,但家长反复强调一定要去读高中,这时孩子就很容易产生对未来学习的恐惧。我想提醒这类家长:如果你的孩子学习能力是可以的,只是中考没发挥好,那么你可以考虑让孩子读高中;如果你的孩子学习能力不足,你也要面对现实,毕竟高中未必适合每一个孩子。
对高考生而言,如果孩子考砸了,志愿又没报好,那么孩子就会非常沮丧。这时他就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复读。如果家长一直说“读了12年书就去这么个学校,真的是……”,那么,孩子很可能决定复读。复不复读跟家长的遗憾程度高度相关。可是如果不搞清楚高考失败的原因,来年很可能考得还不如之前。因此,选择复读,一定要先搞清楚失败原因,对症下药。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已经对读书失去兴趣,高考后恨不得第一时间把所有书都扔掉,内心抗拒复读,但家长不停地劝孩子复读,孩子可能迫于大人的压力而从命。这种孩子在复读时很可能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
我要提醒家长,如果你的孩子中高考没有考出自己应有的成绩,你一定要给孩子极大的安慰和支持。“考得好是我的孩子,考得不好也是我的孩子,我们都会把你养大。”家长如果这样说的话,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此外,家长要保持冷静,帮助孩子反思学习上的问题,如果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可以请教相关专家或老师,研究明白再向孩子建议下一阶段的学习方向,才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路径。
《教育家》:对于考试失利的学生,您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陈默:不要认为自己没考好人生就完了,这种想法是很幼稚、很极端、很不真实的。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利有弊,顶尖学校虽然学习氛围浓烈,但同学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层次低一点的学校,也许学习氛围不是很好,但只要静下心来学习,也一定可以学得很好。要告诉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依据峰谷理论,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高峰和低谷,这是人生的常态。身处低谷时,要积聚能量,不要沮丧,后面一定有机会来临。要明白,没有绝对的坏事,也没有绝对的好事,这样的思维方式才是明智的。
教育视角:如何“考”得更科学
《教育家》:您如何看待“高考查分”场面霸屏热搜这一现象?其背后与考试评价制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常生龙:我非常理解考生查阅高考成绩时那种忐忑的心情。高考的分数决定了考生在全省考生群体中的位置,也决定了考生在高考招生环节的竞争力以及可选择高校的范围。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拉开了全国高考综合改革的大幕,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分五批先后启动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实践,积极推进考试制度的重大变革,再造从考试方案、考试组织与实施到考试结果评价与运用等招考新流程,着力促进高中学校的内涵建设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确保教育公平公正、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新高考综合改革仍在审慎推进之中。在促进高中学校的课程设置、选课走班、生涯规划、综合实践等方面的成果十分鲜明,但高校招生录取环节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依据高考成绩对全省考生进行大排名,根据排名位次选择相关高校的招生录取方式依然如故,《实施意见》提出的“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的改革目标尚未实现。
要改变“高考查分”场面霸屏热搜的现状,需要持续推进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一是积极探索分类考试制度,构建多元化的考试招生录取通道,努力改变当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今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为探索分类考试制度提供了法治保障。
二是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学生网上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共享平台,让高校在平时就能关注到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遴选具有培养潜质的高中生。把集中录取改为平常的学习行为跟踪,并积极为高中生提供恰当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拾级而上。
三是积极探索多元录取的招生新机制。探索高校主导的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建立学生与高校双向选择的招生录取机制,形成生源开放性选拔的“蓄水池”,把学生高中阶段的过程性学习记录和各方面的表现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只是其中一部分。当然,还要着力加强专业化考试测评机构的建设,确保为高校提供的各种测评数据既能展现学生的特长,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教育家》:高考改革如何进一步破解“一考定终身”,“考”得更科学?
常生龙:上海是全国首批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从2014年开始启动试点。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紧扣《实施意见》的要求,从制度层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其中,高考成绩由统一和选考成绩构成,积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施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是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上海的春季高考,各高校严格按照“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选拔与自身培养目标相符合的高中生,在人才选拔以及招生录取方面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价值。秋季高考在特殊类型的招生、专科自主招生等领域,也全面落实“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各高校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也有很多试点的经验。
在普通批次录取中,“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尚未得到有效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如何在招生录取阶段发挥应有作用,这一问题尚在持续探索之中。各高校主要通过高考成绩、选考成绩来选拔录取考生,当部分考生出现同分,需要进行选择的情况下,参考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加以研判。之所以会如此,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部分高校、大多数招生计划都是通过普通批次录取来完成的,而普通批次录取的时间窗口非常有限,在很短的时间内招生学校来不及仔细查看每个考生的所有档案资料;二是各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报告格式不统一,内容也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从这些报告中检索出有价值的数据本身比较困难,如何将检索出来的数据进一步转化为证据,又是一道难题。高校其实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如果能够据此给高校提供相关证据,他们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同度很可能会高于高考成绩。
破解高考“一考定终身”的难题,一个很好的“药方”就是“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新模式。一方面,需要在如何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的数据转化为证据方面做更加深入的探索,构建全国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和信息共享机制。另一方面,改革当下高校招生录取的机制,将在很短时间内集中录取的方式改为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的持续跟踪机制,利用大数据和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共享平台,结合双向选择机制,开展高校和高中生常年沟通交流、信息互动和分享机制,让高校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和综合素质状况,对符合培养目标的学生提前“育苗”。如果能够认清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假以时日,“两依据一参考”就具备普及推广的基础了。
《教育家》:2011年,上海基础教育聚焦转型发展最为艰难的攻坚领域,全面开启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近年来,“绿色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怎样的升级,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有哪些经验可以推广?
常生龙:《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以下简称“绿色指标”),依据学生学业水平、学生学习动力、学生学业负担、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力、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品德行为、身心健康、学校进步指数等评价指标,全面衡量学校的办学状况,启动了全市范围的教育质量监测新机制。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下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的数据来加以衡量和评估。
“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实施以来,各区教育局评估学校的办学绩效,提出教育改革的路径和方向有了更可靠的数据支撑,学校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具体抓手,教师可以从多元化的数据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找到自身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方向,原本潜藏在教育表象之下的深层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各区、各校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很多区教育局和学校还就其中一些难点问题做了更细化的指标评价研究,有力推动了“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的深化发展。
近年来,“绿色指标”评价从指标体系到测评方式都在不断调整、改进和完善之中,评价指标从原来的1.0版升级到2.0版,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五育融合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融入其中。测评方式也做了适当的调整,由原来的“两年连测、一年改进”调整为“三年一轮、两年改进”,为各区、各校留足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时间。
“绿色指标”在促进教育均衡、激发办学活力、营造良好生态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最近一次的初中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城乡之间学业成绩差异总体呈现逐步缩小趋势;在“提质增效,学生学习状态逐步改善”方面,学习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占比为80.9%,比上一轮测评有明显进步;对学校教育“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初中学生家长占比为92%,比上一轮测评提高了10个百分点。
最为重要的是,“绿色指标”虽是政府大力推动的项目,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并非政府的强制推行,而是这个项目本身的影响力。各区、各校都将其作为教育文化的组成部分来建设,让其孕育内涵发展的内生动力。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年7月刊第2期,原标题《中高考之后,我们该思考些什么》
文 | 本刊记者 李香玉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