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一、情境导入【说课过程】顺德区龙江城区中心小学 余秋倩【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3页。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1)

  说课视频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2)

  说课稿  

《长方形的面积》说课稿

顺德区龙江城区中心小学 余秋倩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3页。

【说课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数学王国里有两个长方形姐妹和两个长方形兄弟正在比较大小呢!现在邀请同学一起来当裁判!

(动画出示两个长方形:宽相同,长不同)

小裁判们,你认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更大呢?说说的你的想法?

学生会说: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更大,因为它们的宽相同,长越大面积就越大。

(动画出示两个长方形:宽相同,长不同)

长方形兄弟也来了,你们认为谁的面积更大呢?说说的你的想法?

学生会说: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更大,因为它们的长相同,宽越大面积就越大。

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长方形的面积》情境导入片段。顺应最新课标的要求,我注重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探究。

二、说课前思考

1.教材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的认识、知道了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的基础之上学习的,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是研究图形面积的“种子课”。后续为学习多边形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以学论教”,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建立于学生的知识起点。根据调查,约有50%的孩子已经知道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他们有的是看数学书了解到的,有的在面积单位学习中有了一些体验。“知道不等于理解”,如果你问他为什么要用长乘宽求面积,几乎都没有学生能回答。因此,这节课的关键点是通过操作、测量、推理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面积的本质就是面积单位个数的累加。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最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长方形面积度量、观察、比较发现长方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2.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测量抽象出长方形计算公式,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

3.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活动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长方形面积推导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

4.培养在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建立,理解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说课堂预设

最新课标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关于图形面积的探究,学生核心素养的感悟是由感性具体操作上升为理性思维推理。因此,我对教材作出了适当的调整,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初步感悟→测量操作,感悟关系→推理分析,构建模型→解决问题,拓展应用→反思总结,课堂评价。

(一)测量操作,感悟关系

下面,我将着重说一说第二个教学活动“测量操作,感悟关系”是如何开展教学的,我设计了两个递进式的长方形面积测量活动。

活动一:密铺测量长方形面积

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长是3厘米、宽是1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3)

我设计了学习单1,让学生根据学习单估一估、摆一摆、填一填。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4)

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会发现:长是3厘米就是3个1厘米,所以长可以摆3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是1厘米,摆1行,面积是3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量感来源于“量”,通过“测量”活动,初步感悟到了一维的长度与二维的面积之间的关系,会用“沿长边摆正方形的个数×沿宽边摆正方形的个数”的思维来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面积单位个数的累加。

最新课标提出“大观念、大任务、真实性、实践性”的理念,开放的情景和问题,学生往往会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第二个实践活动我设计了一个大任务,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测量活动。

活动二:半铺、虚拟测量长方形面积

请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探究下面3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5)

我设计了学习单2: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6)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进行全班学习成果分享,可能会有以下几种:①密铺测量。每个长方形摆几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②半铺测量。沿着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摆小正方形,然后就能得到长方形的面积了。③量长宽的方法。长是几厘米,沿长边就能摆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宽是几厘米,就能摆几行,“沿长边摆正方形的个数×沿宽边摆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面积”。

(二)推理分析,构建模型

学生通过组间的补充、质疑、比对,优化,发现:“量长宽”的方法是测量长方形面积的最优方法。还发现了这几种测量方法都是用“沿长边摆正方形的个数×沿宽边摆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推出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教材蕴含着许多有待学生发现的奥秘,因此我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通过密铺、半铺、量长宽的过程,将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沿长、宽边摆的面积单位小正方形的个数建立起对应的关系,实现长方形面积由直接计量到间接计量的转化。在具体操作、空间想象、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实现了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发展,真正落实了“三会”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最新课标指出:数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双减”政策下,“减负”的同时要让学习出效果。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

1.堂上练习

①基础练习。计算下面图形面积: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7)

②实践应用。分小组先测量再计算:A4纸的面积、黑板的面积、教室正方形地砖的面积、课桌面的面积。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8)

③拓展提升。下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吗?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9)

2.课后作业

课后研学:请同学们课后跟爸爸妈妈拿皮尺一起到小区停车场测量每个小车位的周长和面积。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的讲座(顺德数学之窗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余秋倩长方形的面积说课分享)(10)

设计意图: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我设计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量感、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四)反思总结,课堂评价

①知识总结

②课堂评价

我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评价,及时评价、延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四、说教学特色

1.着力于学习内容的“核心点”

2.着力于学生学习的“疑惑点”

3.着力于学生学习的“需求点”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什么可以将长和宽两个长度相乘,从计算面积单位的个数到长×宽,就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而学生会有一些思维上的“疑惑”,为什么是长×宽求面积呢。在这里,我设计了两个递进式的长方形面积测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具体操作、空间想象、构建模型的过程,站在更高的度量视域中洞悉度量本质,帮助学生理解面积公式的本质就是面积单位个数的累加。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适时进行引导、疏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