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新课标 河南(河南省实验小学2022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与研修活动)
中小学 新课标 河南(河南省实验小学2022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与研修活动)张教授指出:对话教学的核心理念包括师生双方都有真诚倾听的意识,处处体现着民主、平等和尊重;课堂是大家的,由大家共同经营;把课程内容当做文本,视为可以与人对话的鲜活个体,倡导教材不再是静态的知识载体,而是有经验的深邃思想者。具体到课堂实施中,他建议教师要创设尊重、自由、无压力的课堂氛围;搭建主动积极介入和参与的交流平台;弘扬追根溯源的“思”之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言说;保持开放宽容的心态,做到真诚倾听;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敢于质疑并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对话教学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他鼓励大家从课堂现实出发,勇于打破个人的思想壁垒,尝试改变已有的思维习惯,多阅读,成为学习型教师。上午,张教授给大家带来一场《对话教学——落实义务新课标中小学教师必需的理念与策略》的专题讲座。张教授从对话教学的含义、核心理念、课堂实施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四个方面,幽默风趣地演绎了对话教学
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在新学年即将开启之际,伴随《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为深入理解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新变化、新要求,准确把握新理念、新目标,切实把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到新学期课堂教学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深化新时代“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8月19日,河南省实验小学“聚焦核心素养 提升生命质量——2022年新课标解读与研修”主题培训活动迎来最后一天的活动议程。
★
专题讲座(一)
河南省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朱亚伟主持专题报告
专家简介:张增田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基础教育教科书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文物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近年来,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曾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上午,张教授给大家带来一场《对话教学——落实义务新课标中小学教师必需的理念与策略》的专题讲座。张教授从对话教学的含义、核心理念、课堂实施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四个方面,幽默风趣地演绎了对话教学。他抛出的一个个生活化问题,点燃了大家的思考热情,现场互动不断,气氛活跃。
张教授指出:对话教学的核心理念包括师生双方都有真诚倾听的意识,处处体现着民主、平等和尊重;课堂是大家的,由大家共同经营;把课程内容当做文本,视为可以与人对话的鲜活个体,倡导教材不再是静态的知识载体,而是有经验的深邃思想者。具体到课堂实施中,他建议教师要创设尊重、自由、无压力的课堂氛围;搭建主动积极介入和参与的交流平台;弘扬追根溯源的“思”之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言说;保持开放宽容的心态,做到真诚倾听;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敢于质疑并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对话教学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他鼓励大家从课堂现实出发,勇于打破个人的思想壁垒,尝试改变已有的思维习惯,多阅读,成为学习型教师。
专题讲座(二)
河南省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
王献甫主持专题报告
专家简介:刘济良
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2019—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现任郑州师范学院副校长。
下午,刘济良教授以《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题,带领大家走进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刘教授从“生命的缘起”到“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娓娓道来,其中特别阐述了生命教育的意义,他建议大家基于个体生命的不同特性和现实教育中的生命异化进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促进完整的人的发展,使个体生命不断走向卓越。刘教授结合生活实例,剖析不同阶段的青少年遇到的成长困惑,引发全体教师思考。
在如何进行生命教育中,刘教授指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环境,形成生命至上的社会氛围和生命第一的观念;学校要尊重青少年的感情和生命;教师要具有生命教育理念,尊重个体生命,认知个体生命的神圣,丰富教育之爱,涵养个体生命的情感,重视对青少年的生命关怀,设计基于青少年生命成长的各类课程,教育引导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结业仪式
河南省实验小学纪委书记、副校长
张青主持结业仪式
学员代表发言
河南省实验小学 许梦鸽
通过本次系统、扎实地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研学后,我的感悟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让课标从文本走进课堂的关键。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做到的是变记忆事实为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迎接学习中不断遇到的新挑战。二、加强素养导向,注重跨学科融合。我们要立足于科学新课标中的4个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跨学科实践也是关键,我们需要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做到学以致用。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建立多元化评价。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对其终身学习影响深远。我们需要为学生创造多维度的思考情景,充分锻炼学生的探究实践与创新能力。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建立多元化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其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让其心怀科学梦想、珍爱无价生命、树立创新志向,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河南省实验学校鑫苑外国语小学 马利宽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通过学习,我拓展了教育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提升了对课程改革、劳动教育和跨学科课程综合化的认识。在分学科培训活动中,吴老师结合“数与运算”内容课例讲解剖析,以计数单位为统领,逐一阐释知识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让我们找到了课堂教学的抓手。牛老师结合大量自身一线教学案例,分析课程内容结构化整合方法,整合的原因及价值。让我们了解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步骤和成效,体会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效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如吴正宪老师所说,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进教育方法,让每一堂课有意义且有意思;如刘济良教授所言,要贯彻生命教育理念,掌握生命教育方式方法,增强生命教育实效;如王献甫校长所说,在新课程标准的视角下,更新教育观念,构筑有温度有活力的生命课堂。
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 赵 瑞
专家们的精彩解读使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我们要坚定政治立场,明确培养方向。其次,要统观课标新变,理解新课程观。再者,要聚焦核心素养,走向深度教学。近年来,国家政策指向要加强体育、美育教育,深入落实“五育并举”。艺术课程标准从单一走向整体,将更加明确培养目标,凸显音乐与美术的融通性。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我们发现新课标中体育和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更为凸显,对人的素养、精神、品质、道德以及人格起到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和实践活动,以大观念、大单元或任务驱动式的方式将课程内容进行纵向结构化设计,实现“学练赛(展、演)”一体化教学模式。依托基础课堂和学科实践活动,努力将孩子培养成拥有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新时代好少年!
河南省实验学校英才国际小学 陈素娟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在讲座中,专家们的理论高屋建瓴,指导性强;方法切合实际,实践性强;课例丰富鲜活,示范性强。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感到受益非浅。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意义。“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对教育提出又一次挑战,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了一次机遇。这三天的学习,各位专家带领我们一起以新时代“生命教育”的视角对新课标、新理念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同时引导我们在课堂中融入“生命教育”,推进“五育”并举,真正实现课程育人。我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词:
秋风爽,
桃李竞芳栀子香。
栀子香,
大美实验,
斗志昂扬。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立德树人,
百年伟业。
紫圆实验小学 李 丹
一、读进去,跳出来。在公布新课标的时候,我自行打印研读;经过这次的集中研修,在专家的解读下,我明白了对于新课标的学习更要追根溯源。不仅要将内容熟记于心,更要全方位地理解新课标。二、学进去,用起来。数位专家都提到了“语言文字运用”,并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在内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紧抓“语言文字运用”,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语文味儿”,努力找到统编教材与新课标的融合点。三、领进去,研起来。申宣成教授说到: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我们在拼尽全力探索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反观自己是否也同样具备这些呢?教师应该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读书吧,先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才能来通过教育教学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
★
课程标准是指引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只有深入研读,抓住关键,才能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吃透其精神,更好地引领教学实践。三天的培训议程,16位权威专家通过线上 线下的方式和老师们面对面互联互通,700多位老师全身心投入培训研修,在学中思,在学中悟,收获满满。在结业仪式上,各校区学员代表说出了老师们的收获与感悟,道出了实验人的初心和使命。
校领导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党委书记、校长王献甫对本次
研修活动进行总结
结班仪式上,党委书记、校长王献甫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总结。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本次研修任务、顺利结业的老师们表示祝贺!向承办此次活动的领导、老师及各位精心授课的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我们该追寻怎样的培训,如何让培训和日常的教育教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最大的效益。他对老师们提出了几点:
一、坚定信念
新的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部分开宗明义强调: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养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六个下功夫”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真功夫,这是我们的航向标,我们时时刻刻要对照这个航向标,坚定信念,把培养“三有”新人放在心里面去,融入到我们学科教学的每一堂课,制造我们所举办的每一次活动工序。练好这个“真功夫”,既需“打铁还需自身硬”——用理论武装强自身,也需“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抓实干育新人。培育“三有”新人就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我们要以此统领一切教育教学活动。
二、提升理念
新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设置,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再动员再部署,也为今后的教育理清了育人目标,指明了改革方向。老师们要有对标对表意识,心中有标,时时对标,努力践行,守正创新,高度关注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表述,深刻把握新课标的基本定位、思路、特点和要点,深入认识课标修订的针对性,科学规划课程实施,深化教学改革,每位教师从事本学科的教学时能够设想与其它学科的有机融合,提升大学科的教育教学意识,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持续努力。让“跨学科、大单元、情境化、任务群”这些词汇伴随我们的教学与实践,从单篇到整体,从零碎到整合,具有整合意识,做一名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者、任务型教学的践行者,相信这些探索和实践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别样的收获。
三、更新观念
著名教育家叶澜先生指出,所谓教育乃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这句话真可谓言简意深,耐人琢磨,既道出了教育的内容,又阐明了教育的目的,更揭示了教育对生命个体由外而内切切实实的影响。教育是有关生命的科学和艺术,所以好的课堂一定是生命力旺盛的课堂,是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课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持续打造这种具有生命力的课堂,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的对话,产生有效的互动,这样才会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让课堂处处闪耀着以人为本、呵护生命成长的光辉。
王校长勉励全体教师,身处于这样一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立足于这样一个关系着国家发展和人类成长重要走向的职业,做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实践、有创造的教育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作为教育人,躺平不行,滑行不行。身为实验人,正步走也慢,我们需要急行军。希望大家尽快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切实把新课标的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建构追求人的生命成长的课程体系,把我们的教育营造成为一种诗意的生活,一种美妙的行动,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实验味道的生命课堂。
王校长最后谈到,培训即将结束,但学习和实践刚刚开始,希望这次培训是全体教师成长道路上一个再出发的全新“起点”,是一次再前进的集体“充电”,是一份再攀高的精神“助力”。希望老师们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汇创新,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河南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课标细解读,教学精定位。在新学期开始前举办此次培训,是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是在“双减”政策落实一周年之际,基于新课标修订背景下的一次深度研修。进一步加深了全体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理解,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将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促进了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践行新课标、探索新方法,做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教师。
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提升新境界。 三天的研修,节奏紧凑,内容充实,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网络交流、课例解析与展示等丰富的培训形式,为学员打开了一扇集理念、理论、实践活动于一体的窗口。全体参训学员不仅有了理论上的提升,更得到了行动上的引领,同时还解决了操作层面上的一些具体问题,每位学员都收获满满。行者常至,为者常成。相信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老师们一定能学以致用、用有所成,把准课程“航向标”,用好教育“民法典”,厘清课标“DNA”,营造课堂“生命场”,为实验更出彩持续发力,为中原基础教育的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