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新城小学北校区徐浩翔(新城小学吴南轩)

新城小学北校区徐浩翔(新城小学吴南轩)张翼邮件有两个附件,是两篇论文:镇志中这位包明权在位的时间,与张翼邮件中吴南轩任校长的时间,是有冲突的。在与李宏校长交谈的过程中,他提到,吴南轩曾做过新城小学校长,时间是1913-1915,三年,这是2017年扬州文史研究者张翼发电子邮件告诉他的,我听了很高兴,因为最近正在给地名办撰写“江苏省地名词典”仪征部分,写到过新城小学,从《新城镇志》上查阅,镇志上有两处说到新城小学:在“小学教育”中说:新城小学由新城人吴晓峰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初名“新城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称“新城初级小学校”,2个班,学生60多人,位于新城东街北;在“学校选介”中说:新城小学创办于1914年,位于东大巷太平庵,校长包明权。

作者:巫晨

2016年4月21日,我去马集镇蔡湖村和平组,探访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吴骏昌墓,在后来做功课的过程中,得知民国时期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是吴骏昌的侄子。吴骏昌的墓叫小松林,吴南轩父亲吴朵臣的墓叫大松林,相距不太远,吴朵臣去世时,民国名人孙科曾亲临仪征吊唁。

2021年6月17日,我应新城中心小学校长李宏之邀,去做“抗战时期仪征地下交通线”的讲座,2021年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大年,仪征市委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十个人,九个在职,我是其中唯一在二线即将退休的,到六月底已经做了三十多场讲座,4月10日还给四套班子领导作了讲座。

新城小学北校区徐浩翔(新城小学吴南轩)(1)

【新城中心小学】

在与李宏校长交谈的过程中,他提到,吴南轩曾做过新城小学校长,时间是1913-1915,三年,这是2017年扬州文史研究者张翼发电子邮件告诉他的,我听了很高兴,因为最近正在给地名办撰写“江苏省地名词典”仪征部分,写到过新城小学,从《新城镇志》上查阅,镇志上有两处说到新城小学:

在“小学教育”中说:新城小学由新城人吴晓峰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初名“新城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称“新城初级小学校”,2个班,学生60多人,位于新城东街北;

在“学校选介”中说:新城小学创办于1914年,位于东大巷太平庵,校长包明权。

镇志中这位包明权在位的时间,与张翼邮件中吴南轩任校长的时间,是有冲突的。

张翼邮件有两个附件,是两篇论文:

一篇是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柳浪《吴南轩校长》,其中说到,吴南轩(1893-1980),原名冕,以字行,江苏仪征人。少年时期就学扬州府第一中学,17岁毕业后,因家境贫寒不能升学,次年正月赴南京参加北伐军,任文书。年尾因军队解散,回原籍仪征县东区新城任小学校长,为时3年,小学办得颇有声色,初具规模,成为全县的模范小学,遂奠定其将来学教育,一生从事教育的决心。1916年吴南轩辞去小学校长职务,考入复旦公学,1919年复旦大学预科毕业。

另一篇是王蕴瑾、陈巍《破的由来事,先锋孰敢争——中国心理卫生运动的领路人吴南轩》,发表在《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 年第1期(总第17期)上,其中关于吴南轩任新城小学校长一段,是引用柳浪的。

为了弄清吴南轩生平,我百度了一下有关吴南轩的书籍,觉得《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中可能有资料,遂于2021年6月22日,利用去扬州会议中心参加“扬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机会(我提交的《浅析减租减息在建设仪征抗日根据地中的作用》获扬州市委宣传部、社科联三等奖),前往扬州市图书馆,谁知周一闭馆,白跑了一趟。

我发了个朋友圈吐槽,扬州政协方晓伟先生给我发来了刘绍唐《民国人物小传第5册》114页、《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词典》、《程沧波文存》220页“永忆吴南轩先生”、刘国铭《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上)》1242页等资料的书影,真心感谢朋友的支持。

这几篇材料中,都有吴南轩在新城当校长的信息,基本上都是说他于1913-1915年在新城小学任校长。

程沧波(《中央日报》首任社长、起草蒋介石庐山演讲稿《对卢沟桥事变后之严正表示》,为历史不朽之作)在《永忆吴南轩先生》一文中记载,台湾复旦同学会保存南轩先生三份亲笔遗嘱,其撰写时间分别为(一)一九七五年十月;(二)一九七九年九月廿五日;(三)一九八0年十一月九日。最后一次遗嘱脱稿之时,便是立遗嘱人离开人世之日。遗嘱中一再强调,身受复旦大学教育培植,为报母校之恩惠及对中国教育稍尽绵薄,特将遗产分别捐赠。遗嘱中一再声明:“出身乡村小学教师,目击和亲受乡村小学教师之贫苦生活,以无名氏名义捐出遗产总值百分之四十五,设立财团法人‘中国敬教基金会’”。

该文还述:吴南轩去台湾时,带去了《仪征吴氏支谱》一厚册,其中有他的父亲吴朵臣和吴南轩本人的记载。

对吴朵臣的记述是:

性情旷达,轻财帛,恶鄙吝,傲物自高,历蒙江苏督学使者王先谦、龙湛霖等优礼识拔。辛亥后隐居不仕,闭门学佛,每晨诵金刚经,改号依弥道人,年八十重游泮宫。

对吴南轩的记载是:

性纯笃,幼值世乱,家道中落,戚党见者,多不为意,归乃告母曰:儿当再大吾门。年十七,毕业于扬州府第一中学,一九一三年,任仪征县东区新城小学校校长,嗣辞职入复旦大学,寻留学美国,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后得有学士、硕士学位,嗣又考授教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九年归国,一九三0年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一九三七年任复旦大学校长。

翻阅1994年版《仪征市志》,在吴南轩的传中记载:吴南轩(1893-1980),名冕,字南轩,以字行,仪征县城人。毕业于扬州府第一中学。民国初年任仪征县东区新城小学教员、校长,民国五年(1916)辞职继续求学,民国八年(1919)毕业于复旦大学预科。

市志这一段说的比较详细,吴南轩先做教员,后当校长,这与包明权1914年当校长就不冲突了。

新城小学北校区徐浩翔(新城小学吴南轩)(2)

【吴南轩】

吴南轩是民国名人,除了前文所说,他父亲去世时孙科来仪征吊唁之外,还有他曾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并被师生赶出校园,担任复旦大学校长被师生深情爱戴的传奇故事。

清华大学有教授会、学生自治会,素有“教授治校”的传统,罗家伦掌校不受欢迎,乔万选又为师生所拒,在此情况下,1931年由南京政府发表正式命令,任命时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副教务主任的吴南轩为清华大学校长。吴南轩声言要“恪遵蒋主席整顿学风的意旨,长治清华”,遭到教授会抵制,说他“大权独揽、不图发展学术、蔑视教授人格、视教授为雇员”,鼓动学生自治会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坚决支持教授会决议,要求“撤换吴南轩,并由全体同学整队至校长室,请其即时离校”,逼得吴南轩于5月30日揣着清华大印和若干重要文件,逃到东交民巷去避难,并在利通饭店挂起了“国立清华大学临时办公处”的牌子,6月13日,清华大学学生组织武装护校团,誓死拒绝吴南轩到校,6月25日,吴南轩被迫离开北平南下,7月7日,教育部以吴南轩“暑病时侵,亟宜调养”,批准其离校“调摄病体”。

程沧波先生在《永忆吴南轩先生》文中对此评论说,吴南轩没有比任何一位清华大学校长逊色,他之所以不能安于其位,就因他充满了优良乡土传统,而对方的新学阀,挟持其偏狭的见解,起哄反对,与采用不合理行动,把他轰走而自鸣得意,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污点!

1936年8月,吴南轩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促成政府大笔补助每年18万元,相当于学费总收入,并获得无锡太湖大雷嘴校地1014亩。抗战爆发后,吴南轩是迁校实际负责人,首迁庐山,再迁武汉,终至重庆,与四川省政府交涉获得建校经费,由于复旦的私立性质,经费窘迫,师生生活艰难,吴南轩校长的夫人将昔年陪嫁的珠宝饰物取出变卖,以济燃眉之急。1940年5月,吴南轩任代理校长,为持久发展计,吴南轩极力促成复旦改为公立,1941年底,复旦终于改为国立而保留了校名,吴南轩任国立复旦大学校长。

抗战期间,复旦大学在重庆发展成有5个学院共22个系科组的综合性大学, 虽然当时图书、仪器仍嫌不足,但学术地位较前大为提高,复旦在颠沛流离中还有所发展,吴南轩功不可没。

吴南轩到台湾后,与许多复旦校友如于右任等一样,拥有浓烈的复旦情节,曾谋求创立台湾复旦大学,但当局不准,后他们退而求其次,于1958年在台湾桃园县创办了复旦中学 (校友们称之为“少复旦”),其创办过程筚路蓝缕,极为动人,校友们曾发起“一日一元”的捐款运动,1980年11月9日,吴南轩在弥留之际,嘱将其财产的97%捐赠台湾的复旦中学,可见其爱复旦之至深。

在上海复旦大学邯郸校区西南角的燕园内,曾有一独栋两层小楼,名曰“南轩”,是1946年抗战胜利复旦返回上海后,校长章益以前任吴南轩名字而命名。南轩作为新闻馆,为陈望道教授领导新闻系时的办公地,解放后相继为工会俱乐部、历史地理研究所、国际政治系,最终成为日本研究中心,2007年复旦大水后在原址拆除重建。

新城小学北校区徐浩翔(新城小学吴南轩)(3)

【南轩旧址上的日本研究中心】

吴南轩不仅是一位教育家,还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中国心理卫生运动的首倡者。1936年,发起创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并任第一届理事长兼总干事,为中国的心理卫生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著有《国际心理卫生运动史》、《儿童心理卫生》、《战时精神病》、《心理卫生及实施新趋向》等。

吴南轩做过仪征新城小学的校长,这是若干史料上都有明确记载的,可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