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康震讲黄庭坚的清平乐(听完康震在诗词大会讲这情词)

康震讲黄庭坚的清平乐(听完康震在诗词大会讲这情词)这首词虽没入选课本,但也在中学课外诗词的范围内,不少老师都是要求全文背诵的。之所以这样要求,原因很简单,因为无论从遣词还是意境来说,这都算得上是宋词中的翘楚,流传了900多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种人品的诗人写的文字,怎么能入选课本?这是很多家长理解不了的。目前人教版并没收录此诗,但这作为课外诗,很多老师也是要求学生背诵的。无独有偶,在《中国诗词大会》第5季中,一位选手也遇到了一首很经典的情词,词名《卜算子》。让我们来读一读:《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读一首好诗,是否该了解它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既然是这样,那老师在教学生古诗时自然也要讲到这些。正因如此,近几年大家对北师大教材中的一首古诗提出了不小的质疑,这首诗名叫《渡汉江》,全文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康震讲黄庭坚的清平乐(听完康震在诗词大会讲这情词)(1)

这是一首思乡五绝,写得颇有水平,成语“近乡情怯”就来自此诗,那为什么这样一首好诗入选课本会受到质疑呢?因为诗的作者大家不喜欢,此人名叫宋之问,是初唐的一位诗人。都说文人要有节气,这宋之问在朝堂上趋炎附势也就罢了,甚至为了抢《代悲白头翁》一诗,杀了自己的亲外甥。后来唐睿宗即位,他因曾投靠过武三思而获罪流放。流放时他仍不老实,私自出逃,路过汉阳时写下了这首诗。所以他的近乡情怯,是因为在外面混得不好,所以不好意思。

康震讲黄庭坚的清平乐(听完康震在诗词大会讲这情词)(2)

这种人品的诗人写的文字,怎么能入选课本?这是很多家长理解不了的。目前人教版并没收录此诗,但这作为课外诗,很多老师也是要求学生背诵的。无独有偶,在《中国诗词大会》第5季中,一位选手也遇到了一首很经典的情词,词名《卜算子》。让我们来读一读: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词虽没入选课本,但也在中学课外诗词的范围内,不少老师都是要求全文背诵的。之所以这样要求,原因很简单,因为无论从遣词还是意境来说,这都算得上是宋词中的翘楚,流传了900多年。

康震讲黄庭坚的清平乐(听完康震在诗词大会讲这情词)(3)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5季中,也出了与这首词相关的题目。题目不难,但康震老师的解释却让很多人吃了一惊人:原来这首肉麻情词,并非我们想的是才子配佳人的戏码,而是一段在宋朝很有名的老少恋。词的作者名叫李之仪,这首诗是他写给自己的小妾杨姝的。当时李之仪已50多了,而杨姝和他相恋时才十几岁,这年龄相差之大,也确实是很少见的。

或许更令人接受不了的,是杨姝的身份,她是一名歌妓。李之仪和她相恋时,发妻刚去世不久,他便为这样一个十几岁的歌妓写下了如此肉麻的情词,这是很多现代人无法理解的。

康震讲黄庭坚的清平乐(听完康震在诗词大会讲这情词)(4)

大家知道,苏轼在发妻王弗去世后,也娶了一个西湖歌妓王朝云。苏轼也曾给朝云写了不少词作,比如《殢人娇》、《三部乐》、《西江月·梅花》等,这些词都有一个重要特点:写得很含蓄。这三首词水平虽比不上给发妻写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但也是词中精品,然而却都无法入选重要的诗词典籍,可见古人对于妻与妾还是有讲究的。同样的情况,唐代大才子元稹以多情著称,但真正能广为流传的却都是为妻子写的悼亡诗系列,原因和苏轼一样,在古人眼里给妾氏等人写的作品是上不了台面的。

康震讲黄庭坚的清平乐(听完康震在诗词大会讲这情词)(5)

既然古人都接受不了,那今天我们为何还要让孩子们背这种诗,所以听完康震老师讲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后,不少家长问:“这首词为何要让孩子们背”,甚至有家长表示自己以后不会让孩子读它了。

在笔者看来,这些家长的反应其实有些过激了。笔者不赞同宋之问的《渡汉江》入选课本,因为宋之问的人品确实是有待商榷。但李之仪的这首《卜算子》,孩子们读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对爱情这件事里对与错只在他们双方,咱们是理解不了的。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