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泛海助学金(三湘都市报阳光助学行动)
长沙县泛海助学金(三湘都市报阳光助学行动)每年“阳光助学行动”启动之后,我们会首先回访一批往年的“阳光学子”代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爱心带来的改变和成长。 见证爱心带来的改变和成长今年,三湘都市报联合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共同举办“三湘阳光助学行动”,愿下一个15年,我们继续与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一起沐浴阳光,温暖同行!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京 刘镇东 陈舒仪 学子回访
15年,我们沐浴阳光,温暖同行
2004年到2018年,本报“阳光助学行动”已帮助2000余名湖南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图为本报2015年-2017年阳光助学行动报道版面。
每一个梦想,都该被阳光照耀。带着“帮助每一个有追求的青年”的信念,三湘都市报携手爱心企业打造“阳光助学行动”,在湖南寻找贫困学子,聆听他们梦想的声音,温暖他们的求学路。从2004年到2018年整整15年,本报“阳光助学行动”已帮助2000余名湖南贫困学子圆梦大学。这些阳光学子坚韧成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励志故事,在世界各地散发出正能量的“光芒”,带给周遭温暖和力量。
今年,三湘都市报联合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共同举办“三湘阳光助学行动”,愿下一个15年,我们继续与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一起沐浴阳光,温暖同行!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京 刘镇东 陈舒仪
学子回访
见证爱心带来的改变和成长
每年“阳光助学行动”启动之后,我们会首先回访一批往年的“阳光学子”代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爱心带来的改变和成长。
首届阳光学子之一的成浪,在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湘潭大学,并在“阳光助学行动”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他应聘当上了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检验员,负责检验工地施工升降机、塔吊、大型游乐设施等各种特殊设备。这份特殊的工作需要十分细致尽责,因为关系到许多人的生命安全。成浪曾碰到过一些施工单位带着贵重礼品请他“放低标准”,但都被他严词拒绝。如今,他已成家立业,并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阳光助学行动’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给了我一股力量,从那以后,我做任何事情都不轻易放弃。”
一笔5000元的助学金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生活的状态,但足以点亮一名贫困学子的梦想,温暖他们的求学之路。15年,有2000余名像成浪一样的阳光学子获得了奋斗不息的力量。
助学直通车
一辆载满爱和希望的直通车
今年7月,本报阳光助学直通车深入株洲炎陵和永州道县偏远山村,采访报道了4名优秀贫寒学子,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励志故事。事实上,每年夏天,本报阳光助学直通车都将开进大山和村寨,走访贫困学子并现场接受报名。15年里,阳光助学直通车抵达了湖南50多个县(市),100多个村庄。一组组前方记者背负着社会各界的爱心和期望,冒着高温酷暑探访三湘四水的贫困学子,用笔触描绘出寒门子弟一段又一段震颤人心的励志故事。多篇报道引起社会关注,也为更多的学子获取结对资助的机会。
微公益
让爱心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除了捐赠学费,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表达爱心?2014年,本报阳光助学行动“微公益”项目开展了“高考纪念品”爱心征集活动。我们向当年高考的多位“学霸”征集“高考纪念品”,并通过微博进行拍卖,所得善款全部捐赠给当年的阳光学子。当年,长沙市的文科状元王子蔓参加了这一活动,捐献了一支陪伴她度过高三时光的钢笔。她说,钢笔的价值在于它所包含的爱心的力量和奋斗的经历,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这条爱心“状元笔”的微博经三湘都市报官方微博发出后,阅读量超过5万,转评数也超过千次,募集了近千元善款。“微公益”活动不设任何门槛,鼓励大家以捐款、捐物或者转发爱心微博的形式参与其中。据统计,当年通过“微公益”活动共募集到爱心款超过30万元。
15年,随手转发的一条微博,甚至一个点赞,也让我们相信,爱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助学成果
搭建爱心平台,播撒阳光种子
“三湘阳光助学行动”不是一场“单打独斗”的爱心行动,15年,我们搭建了一个爱心平台,每年都有许多爱心人士和企业加入其中。
自2013年以来,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湖南分所每年资助3名贫寒学子大学4年每人每年5000元,2015年开始将资助人数增加至5人,今年又资助5名优秀贫寒学子,资助金额不少于10万元(含后续资助)。
2016年起,湖南草花互动网络科技公司联合本报启动“筑梦未来·百万草花成长计划大型公益活动”,5名阳光学子成为首批受助者。他们在大学四年里获得持续资助,而且在假期可带薪进入该公司实习,从而更好地走入社会。去年,公司又资助5名优秀贫寒学子,资助金额不少于10万元(含后续资助);今年,这项活动还在继续……
15年,我们播撒了一颗颗阳光种子,也激发了一股又一股社会爱心力量。
助学荣誉
本报“阳光助学行动”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2017年2月28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部门在北京召开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公布了2016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三湘都市报的阳光助学行动当选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助学寄语
三湘都市报总编辑张茧:
三湘都市报携手爱心企业开展三湘阳光助学行动已经整整15年,其体现了企业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也承载着贫困学子和社会爱心人士的信任、重托。活动经过15年的深耕细作,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广泛认可,捐款逐年增加,资助的阳光学子的人数也不断增长。接下来,三湘都市报将一如既往承担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这一品牌公益项目,同时也向大家全方位解读寒门学子身上的阳光力量。
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黄泽湘:
湖南省教育基金会作为公益性社会组织,有义务和责任尽力帮助优秀而贫困的学生,这不仅使寒门学子圆梦象牙塔,改变命运,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起源于2007年的“育才行动”作为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的三大品牌公益项目之一,是积极践行党中央号召的精准扶贫的重要体现。基金会将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围绕“服务教育事业、关爱教师学生”的工作宗旨,不断推进教育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弘扬“人人公益”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教育公平,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株洲市炎陵县教育局局长谭慧林:
三湘阳光助学行动不只是送来助学金,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份爱心和一缕阳光,也给身处逆境的孩子更多迎难而上的勇气。
湖南草花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杜锐:
企业参与助学活动,为需要帮助的孩子奉献爱心,是义不容辞的事。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贫困学子的过程中,我们企业的每一名员工也在不断成长。
记者手记
爱是一种传承
每次开展爱心助学报道时,阳光学子们都会不断向我道谢,但其实,他们回馈给我们这群记录者更多精神财富。新晃侗族自治县侗族男孩任惫彬的家在一座大山顶上,每天,他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他的父亲残疾,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几百元打零工的钱来支撑。面对家庭现状,彬彬甚至都不敢告诉家人自己考出了596分的高考分数,生怕那数千元的学费会给这个飘摇的小家平添更多烦恼。不过,彬彬始终没有放弃求学,他打算先去县城打工赚足路费,然后再去学校申请贷款,通过勤工俭学来完成学业。这个男孩奋发图强的求学故事刊登之后,有几个企业和爱心人士深受感动,决定帮助他念完大学。但彬彬只接受了其中一家资助款项较少的,他说,要把机会留给更多像他一样渴望从山窝窝里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学子。
我做过一次统计,受助的2000余名学子在各自的大学生活里,几乎人人都参加了学校的各类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或者去给山区孩子支教,这些阳光学子的举动让我深深感慨:爱心不是给予,不是单纯地奉献,它还会让人心存善念,然后将收获的爱传承下去。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