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诗经讲解完整版(跟李山老师读诗经)
李山诗经讲解完整版(跟李山老师读诗经)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畇(yún)畇:平坦貌。 曾孙:指周王。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信:伸。假借字。 甸:垦治。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对重农传统的有意遵循
撰文 | 李山 责编 | 冯李子
《诗经》农事诗篇中的天地之情,不仅经由祭祀典礼来表现,再看《小雅》中另外一首农事诗《信南山》篇是如何表达的。诗曰:
1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信:伸。假借字。 甸:垦治。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畇(yún)畇:平坦貌。 曾孙:指周王。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亩:田垄。
此章是说曾孙的田是大禹治水垦治的。
2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
同:聚集。雰(fēn)雰:纷纷。雨(yù)雪:降雪。霡霂(mài mù):小雨曰霡霂。”
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
优:湿润。霑(zhān):润泽。
写上天恩情。
3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埸(yì):田界。翼翼:排列貌。彧(yù)彧:茂盛的样子。
曾孙之穑,以为酒食。
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尸宾:即祭中之尸,代表祖宗享用祭品,故称宾。
表年终将用此田所产祭祖。
4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菹(zū):腌制。
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此章表眼下的礼仪。
5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
骍(xīng)牡:赤红色的公牛。
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鸾刀:挂有銮铃的刀。血膋(liáo):血和肥脂。祭祀杀牲时,取牛血向神告杀,又油脂与黍稷、萧艾合在一起烧,以其香气享神。
此章继续表礼仪程序。
6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
烝:进献。享:献。
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皇:往。指享用祭品。
此章祝福。
这首诗与《楚茨》《载芟》《良耜》等篇一样,也是从春天亲耕起笔,其“曾孙田之”句告诉人们“南山”下的天地就是王室的藉田。王室藉田在终南山下,是此诗透露的消息。而诗篇所依附的农事典礼,据诗第四章“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几句,为田野瓜果成熟时的尝新之礼,也就是一年常规祭祀礼仪“禴、祠、烝、尝”(出自《小雅·天保》)的“尝”。“尝”可以是新粮,也可以是新的瓜果,此诗所言为后者。
而且诗篇在第五章交代,尝新之礼也还有清酒、骍牡之祭。《礼记·祭统》说:“于尝也,出田邑,发秋政。”诗言“曾孙”剥瓜、杀牲祭祖,很明显是“出田邑”即来到田间举行的祭祀活动。这也可以与《国语·周语》(上)所说“耨获亦于藉”联系起来,“耨”就是田间管理阶段,瓜果成熟可以尝新,却不意味着农事结束,相反正是大田管理时期。这时曾孙来到田间,一方面可以祭祖尝新,另一方面也是“出田邑,发农政”,即以亲到田间的形式,发布农事政令。
这些都不是这里要讲的重点,这里的重点在第二章,即“上天同云”诸句所表露的天地情感。一个“同”字,将云的聚集变成一种似乎是有意志有目的的行为,它的行为者即“上天”,上天聚集浓云就是为了“雨雪”,就是为降雪纷纷。下雪,在《大戴礼记》这本书中,古人说到雪和雨不一样,它是不避高下的,不论地点高低平坦,雪都可以积存,不像雨水那样避高趋下。可是雪积平均,反而容易有所不足。上天想得很周全,在“雨雪雰雰”之后,还要再来一阵小小的“霢霂”,于是大地就润泽优渥,含水充足,就有力气多生长百谷。如此的美句,如此的清新温雅,如此的动人心扉。这就是天地情感,是漫长的农耕生涯中天地大自然的感知,是天地真情的不自觉流露。有学者研究中西宇宙观、世界观的异同,指出古代中国有一个稳定的倾向,就是认定自然是和谐的,不和谐的现象是偶然。这样的哲学认定,不正与诗篇所呈露的情感息息相关吗,不正是这样的情感的升华吗?
在《诗经》的农事诗篇,“上天同云”的句子,还有《大田》篇的句子:“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雨水是体贴着人情的需要先公后私地下的,自然的雨雪好像都有了人格特征似的。
本文节选自《诗经应该这样读》
中华书局2019年出版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栏目主持人 李山教授
●●●
责编 冯李子
美编 李锦若
收听李山《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大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