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惩罚的经典例子(教育心理学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教育心理学惩罚的经典例子(教育心理学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有个经典的小故事,就是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让赶路的行人脱下身上的大衣。北风不遗余力地呼呼吹风,可是行人的衣服却越裹越紧;而南风呢,不疾不徐地吹来暖风,行人感觉到热,纷纷脱下了大衣。实际上,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孩子在网上的发声:妈妈每次让我写作业,而且跟我说不写完作业什么也不能做的时候,我内心特别抗拒,我有自己的安排,但是不敢说出来,反抗的后果更糟。我只能写作业拖拖拉拉,发呆,应付了事,这样心里才能平衡一些,反正也不让我玩儿,那就慢慢来好了。人们都具有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不受控于他人,一旦别人替自己做出选择,当这种意志强加于自己身上时,那么个人的主权受到威胁后,就会本能地产生抗拒心理,从而排斥被逼选择的事物,哪怕本来没有那么强烈的排斥,因为潜意识里的抗拒,也会更加在意被迫失去的东西。心理学家已经通过大量研究证明: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吸引力越大,越是
导语:
有一对情侣,来自遥远的地中海北岸,距今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然而他们的名字却是家喻户晓、举世闻名,这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们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却又催人泪下,因为两家是世世代代的仇人,所以这份爱情遭遇到了双方家长的百般阻挠,他们的感情却没有丝毫减退,信念愈催弥坚,最终双双用生命捍卫了至死不渝的爱情。
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也是比比皆是,父母的横加干涉非但不能阻隔年轻人的恋情,反而会让双方的感情更加牢固。父母干涉越多,孩子反抗越强烈,恋人的感情越深,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为什么这么普遍呢?人们都具有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不受控于他人,一旦别人替自己做出选择,当这种意志强加于自己身上时,那么个人的主权受到威胁后,就会本能地产生抗拒心理,从而排斥被逼选择的事物,哪怕本来没有那么强烈的排斥,因为潜意识里的抗拒,也会更加在意被迫失去的东西。
心理学家已经通过大量研究证明: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吸引力越大,越是会让人拼命去追求,轻而易举就能够拥有的东西,反而很容易被忽略。
罗密欧和朱丽叶效应在孩子教育中的体现现在的孩子写作业,旁边经常会有个“监工”,Ada的心理课老师说,在学前期间,一定要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让孩子知道作业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家长无关。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很多家长却做不到,他们总是担心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害怕没有自己的监督,孩子管不好自己。
实际上,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孩子在网上的发声:妈妈每次让我写作业,而且跟我说不写完作业什么也不能做的时候,我内心特别抗拒,我有自己的安排,但是不敢说出来,反抗的后果更糟。我只能写作业拖拖拉拉,发呆,应付了事,这样心里才能平衡一些,反正也不让我玩儿,那就慢慢来好了。
教育孩子要学习南风效应有个经典的小故事,就是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让赶路的行人脱下身上的大衣。北风不遗余力地呼呼吹风,可是行人的衣服却越裹越紧;而南风呢,不疾不徐地吹来暖风,行人感觉到热,纷纷脱下了大衣。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对孩子一味地强行禁止,而应该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控制孩子,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父母对孩子干涉过多,一定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即使表面妥协,内心也不肯低头,冲突积累到某个时刻,就会爆发,尤其是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很多都来源于早期父母对孩子的过多掌控。
【包麻麻总结】
教育是一门大学问,需要父母的不断探索和成长,持续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很容易产生“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让事情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如果想利用该效应达到目的,其实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如果想让孩子好好学习,不妨在学习上制造一些神秘感,设置一些悬念,或者采取“欲擒故纵”的方式,都可以让孩子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去进行探索。
我是包麻麻,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