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老师交代的必读)
如何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老师交代的必读)我印象深刻的一本就是萨义德的《文化与帝国主义》,因为主要讲到西方构建起对东方的误解与偏见,从这样一个视角去理解我们国家现在的对外传播、文化现状都非常有启发性。我还是认真读过一些老师布置的“必读”的,因为每位老师在课上都会推荐他研究领域里或者是他自己看过的一些非常好的书。到现在数数,至少也有上百本书,有一些书名经常被提到,选修课、专业课都提的书,其实会重要一些,我会选择去读一下,其他就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读。我在求学阶段对于“必读”书目的阅读量有所区别。本科时候“必读”很多,我不能保证每本精读,但至少都会翻过,或者读一些简介性的文章,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读《西方行政学说史》。到了博士阶段,每本“必读”都会读,因为上课人数为个位数,不读肯定“穿帮”。现在我自己在大学当老师,我不会给学生布置“必读”,因为每学期要讲的书有很多本,只能给学生布置一些推荐书目,他们自己去读,而我是按照学生没读过任何文献的前
大学课堂上,书单向来必不可少,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尤其如是,老师们少不得念叨几句“你们出了社会,别的技能不会,好歹也得比别人多读过几本书,多认得几个字吧”。
然而,当代大学生在学业之外,社团、实习、娱乐……生活多姿多彩,能分给“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对于老师语重心长交代的“必读”书目态度不一、完成情况也因人而异。
老师布置的“必读”书目你读了多少?哪些书让人印象深刻?待到“多年媳妇熬成婆”后,一些曾经的学生,如今也成为讲台上的老师后,还会给学生布置“必读”吗?我们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一些网友。
托尼:
我在求学阶段对于“必读”书目的阅读量有所区别。本科时候“必读”很多,我不能保证每本精读,但至少都会翻过,或者读一些简介性的文章,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读《西方行政学说史》。到了博士阶段,每本“必读”都会读,因为上课人数为个位数,不读肯定“穿帮”。
现在我自己在大学当老师,我不会给学生布置“必读”,因为每学期要讲的书有很多本,只能给学生布置一些推荐书目,他们自己去读,而我是按照学生没读过任何文献的前提来备课的。
雨诗:
我还是认真读过一些老师布置的“必读”的,因为每位老师在课上都会推荐他研究领域里或者是他自己看过的一些非常好的书。到现在数数,至少也有上百本书,有一些书名经常被提到,选修课、专业课都提的书,其实会重要一些,我会选择去读一下,其他就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读。
我印象深刻的一本就是萨义德的《文化与帝国主义》,因为主要讲到西方构建起对东方的误解与偏见,从这样一个视角去理解我们国家现在的对外传播、文化现状都非常有启发性。
纯情牡丹:
课上老师要我们做报告的“必读”书我都读了,不需要做报告的书,我就在豆瓣上看看简介。有兴趣的话会读,感觉没什么意思就不读。总体来看,读了大概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印象比较深刻的书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A Room of One’s Own、《大教堂》和In Cold Blood。还有一些书篇幅很长或者阅读难度很大,诸如《白鲸》《规训与惩罚》《奥兰多》《尤利西斯》。
其中麦尔维尔的《白鲸》(上译版,译者曹雍),篇幅冗长,内容庞杂。囿于当时的写作技巧,独白突兀,对话也过于戏剧性。可能是译本的原因,语言枯燥乏味,故事和大量描写也叫人头大如斗。我本身对于诗歌鉴赏力有限,其中充斥的大量诗歌实在是读得艰难。更遑论其中夹杂的寓言和宗教隐喻,基本上看不懂。如果已经习惯了阅读卡夫卡以降的现代作品,又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和足够的定力,《白鲸》是很不友好的。从厚度和重量而言,这本书倒是很适合在打架的时候用来砸老公(不要瞄准头)。
独山:
老师布置的必读书目,我一般都没有读完,但会挑几本读。我读书速度有点慢,可能一学期下来,书比较多的课,能看差不多两本。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本《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这是一本真实的“大部头”,当时,老师给了一个书单,让我们从中选一本来写读书笔记,但特地挑出来这本书说:这书大概有750页,如果以此来写读后感的话,这本书可以加分,我刚开始是为了这个目的试试来读。
这本书真的非常长,我花了两三周才读了个大略,里面内容写得非常详实,从很古早时期,还没有印刷术的时代讲起,再到后来古登堡时期,论及传播技术的整体流变,算是一本历史读物。
还有几本让我印象深刻的“必读”是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迈克尔·桑德斯的《公正》,以前上一门哲学课“生活中的伦理基础”,必读书目是《公正》,当时读这本书发现里面有很多的例子,结合课上的讨论,这本书读起来很有趣,我也读得很快。更多的“必读”其实都没有读完,很多是读了一半,甚至只读了前面、后面的几章。
倘:
我印象比较深的“必读”有政治社会学课上读的《极权主义的起源》《论美国的民主》;环境社会学课上读的《崩溃》《浮生取义》;劳工课上读的《跨国灰姑娘》;农村社会学课上读的黄宗智;还有社会学思想史课上读的“必读”书目都太多了……尤其是各种社会学经典作品,例如《资本论》《自杀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印象都很深刻。
但其中有两本超级厚的,很可怕,算是读了几年,但是因为太厚了以至于至今都没有读完过:一本是马克思·韦伯的《经济与社会》,中文译版有上下卷共计1800页,还有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的来源》,中文版分成四卷共计2500页。
聿水:
我印象最深刻的两本“必读”书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跟《洛丽塔》。《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阅读过程蛮痛苦的,书中地名都很难记:斯巴达、科西拉岛、以弗所、密提林、派娄斯……当时就一边看书一边对着地图看地名。老师的要求很高,他会经常提问:什么战役在哪儿打的?交战双方将领叫什么名字?导致什么结果?甚至细节到战争前雅典城邦召开了什么会议,会上大家就是否参战发表了什么意见。
《洛丽塔》读起来还好,纳博科夫是个很刻薄的作家,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他本身文笔不错,但有时很意识流。老师在授课时讲到“常燃小火”,我后来常拿这个比喻某人年纪渐长,但还是会在某些时刻对一些事物展现出难得的热情。
我觉得读经典确实对阅读能力是有提升的。你是在阅读一个写作系统,一本可以铺展开来的书,而不是一本试图总结结论的书。我觉得现在有很多书太想作为一个终结点,试图为生活提供一个终结式的答案,让你读完这本书就不用再读其他书。但经典一定是一个起始点,让你知晓其他书在什么位置。读完书的那一刻会产生满足感,但过了几年,内容你也未必会记得清楚了。只是想起来,会觉得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在跟一个绵亘千年的经典面对面过,会觉得人类的历史是可以延续的。
尼兰达:
我有两部“必读”印象深刻,其中一本主题是关于纪录片的范式和类型,因为它是英文文献,又是学术性的内容,翻译成中文我都很难懂。全文又都在讲纪录片的模仿、对话,内容也非常晦涩。
还有一本书和亚里士多德还有人性相关,因为老师是基督徒,他在授课时会影响到学生。他讲这本书时,会结合他在《圣经》中读到的有益的内容,来为我们分析亚里士多德。但《圣经》内容其实我们不太接触,因此会感觉到很陌生,去读这本书的时候更加感觉玄幻。
肉同学:
对老师要求的“必读”我都会尽量去完成,因为老师们常常会用考试、提问、写读书笔记来检验阅读情况。有一些老师其实自己也不太当回事的,可能课上提一嘴“这本书同学们很需要去读”,而后没有相应的检测环节的书,就得看书籍本身的趣味性,听起来有意思的也会找来读,印象很深刻我就因此遇到了柯文的《历史三调》,这本书从事件发生当下、五四时代、建国之后三个时代来讲义和团运动,从中可以看到政治、社会和我们所谓的“历史”之间如何发生互动,对我的历史观有很大启发。
还有一本大部头,读得也比较辛苦一点的是若林正丈的《战后台湾政治史》,因为阅读的是繁体字版本,本身速度会稍慢些。不过,读完之后,才感到把现在常提的“台湾问题”的前史补上了课,了解了问题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