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文长相(张易文4岁起读书)
张易文长相(张易文4岁起读书)很多人心目中的天才儿童似乎都像《少年班》中方厚政一样,不大的年纪就有着惊人的智商和学习能力。张易文在当时很多人还是持保留意见,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张易文会有怎样的发展。但是时间会给所有人答案,这样的教育方式成与不成如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河南神童张易文:4岁起读书,10岁上大学,如今怎么样了?
“其受之天也,贤与采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与人者不至也。”
《伤仲永》的悲剧千年来重复了一次又一次。
当下各种课外补习班层出不穷,让孩子提前一到两年上学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这样真的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帮助吗?
几年前,河南一个10岁女孩张易文考大学的事迹被大众所熟知,更是颠覆了大家对拔苗助长的认知,这简直是刚播种就开始“拔苗”。
在当时很多人还是持保留意见,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张易文会有怎样的发展。
但是时间会给所有人答案,这样的教育方式成与不成如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河南神童张易文:4岁起读书,10岁上大学,如今怎么样了?
张易文
神童还是学习工具很多人心目中的天才儿童似乎都像《少年班》中方厚政一样,不大的年纪就有着惊人的智商和学习能力。
四十年前少年班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河南张易文的父亲似乎也是受此启发,没等孩子落地就已经为其想好了道路。
与电影里的神童不一样,张易文是一个“人造神童”。
张易文出生于河南商丘,父亲张民弢是一名培训机构经营者,因此父亲对教育方面一直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张易文4岁时,没上完幼儿园的她就被父亲带回了家中,上起了“私学”。
张易文5岁正式开始了张民弢眼中的私学,还将补习班改成了私塾的形式,特意招了两个孩子与女儿一同学习。
不得不说这个操作需要很大的魄力,就像在人群中逆行,别人都在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上学,张易文的父亲张民弢却觉得是在浪费时间,索性一步到位。
就这样父母成了张易文的老师,开始每天学习认字,没有任何娱乐时间,好在一番苦心下,张易文居然真的在一年之内学会了2000个字。
张民弢见状大喜过望,心想:“自己的女儿果然与众不同,第一年就有这样的成绩,这说明方针没有错。”
张易文年纪实在是太小了,整天在父母身边生活,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但在外人面前却十分害羞,极为怕生。
很快张易文身上就被父亲扣上了“两座大山”,其一就是10岁前上大学,其二就是20岁前完成博士学位,然后受聘于国家,让祖上有光。
张民弢眼里,神童就该与众不同,必须按下这个快捷键。
所以说,张易文10岁前根本就没正经上过学,整天都在父母眼下“闭关修炼”,五年间恶补了小学、初中、高中全部课程。
在享受“天才儿童”的盛名下,大部分人先是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一次商业炒作,为了增加张民弢教育机构的知名度。
张易文9周岁时,父亲张民弢觉得时机到了,他费尽周章为张易文凑齐了可以考大学的手续,让其有资格参加高考。
但是这一次张民弢大失所望,因为张易文只考了172分,连大专分数线都没达到。
张易文并没什么感觉,压力更大的是父亲张民弢。
第二年再次尝试,终于有所进步,靠取了352分,被商丘工学院录取,并如同张民弢想的一样,进入了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开始了大学生涯。
10岁的小姑娘考上大学,这在教育史上确实不太常见,这个小姑娘也着实火了一把,虽然商丘学院并不是什么名流大学,充其量算是个大专,但是张易文能考上已经算是个奇迹。
父亲张民弢也是异常兴奋,直接将自己的教育机构更名为“神童私学”,女儿成了他最大的广告。
如愿以偿上大学如果问张易文上大学是否是她的理想,她是回答不出来的,张易文只能告诉你:“因为父亲想,所以我就想。”
这毕竟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张易文身负“天才少女”的头衔进入了商丘学院,学制为四年,张易文的热度很快就被占据,毕竟学校封闭式管理,张易文如同与外界切断了联系,从此销声匿迹。
其实在刚步入大学校门时张易文十分忐忑,不知如何应对,本来就十分内向的小姑娘变得更加不爱说话。
与同学年龄的差距是肉眼可见的,要知道在大学里不像在家和父亲的“私塾”,在宿舍里她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并且她无法与同学一起交流。
俗话说三年一代沟,更何况张易文与同学相差三个三年。
尤其是军训时,张易文瘦小得让人可怜,整个大学三年,张易文都是在独处中度过,没有朋友也没有闺蜜。
张易文因为从来没离开过父亲,没在外住过寝室,所以交际方面很困难,从前的接触范围除了父母最多就是教育机构里的一些人,因此导致张易文无法融入集体,愈发的内向和孤僻。
但最重要的还是张易文的学习情况,这也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包括她的父亲张民弢,这关系到他的教育模式是否成功的问题。
据学校主任了解,张易文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只能勉强算中等水平,但要比自暴自弃的学生好得多。
张易文在学校十分消沉,不想受到异样的目光和关注,所以生活上十分小心,但好在同学们对她都比较照顾,一些打饭之类的困难都能解决。
不得不说一个10岁的小姑娘与上大学这件事确实不太相符,整个大学几年张易文完全是熬出来的,三年后她也终于迎来了毕业时刻。
毕业时的张易文并没有完成父亲下一步的期待,那就是专升本,因为张易文所学的信息专业想要专升本需要高数和英语基础,这两样都是她的软肋。
对于十几岁的孩子谈专升本其实还是很残酷的,所以张易文也无能为力,毕业之后也一直未露面。
相比之下,就业更是张易文的另一大难题,没有人会用一个童工,父亲张民弢的“策略”让女儿一度进退两难,骑虎难下。
无奈之举那么如今毕业后的张易文在做什么呢?
媒体们为了一探究竟也曾多次希望通过张民弢能采访一次张易文,但张易文始终未曾出现,不愿意接受采访,所有采访只由父亲代劳。
张民弢也毫不避讳地告诉大家,女儿现在正在自己的教育机构做助教,每个月可以拿到2000元的工资。
这不仅让人大跌眼镜,曾经豪言壮语立志要搞科研,如今却沦为普通助教,连老师都算不上,这样的反差让人痛批张民弢不懂教育,拔苗助长。
事实也是如此,张易文的神童光环早在步入大专后其实就已经在逐渐消退,很多人以为她会在一个专科学校里大放异彩,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而张易文做助教也是张民弢夫妇所指派,可以说张易文的每一步都是由父亲掌控,几乎没有任何个人意愿。
虽说是助教,但是张易文还没有到能授课的程度,内向的性格也不容许她在很多人面前侃侃而谈。
在平时里,张易文主要的工作还是替学生批改作业,做一些简单的课程梳理。
有时因为迟到等原因张易文还会被父亲扣掉一些工资,基本到手大约一千左右。
但是在镜头面前,张民弢并没有一丝愧疚,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在努力的引导而绝非控制。
在被人质疑不遵守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就是扼杀孩子的童年时,张民弢回应道:“我自己就是做教育的,我只是让她生活在我们能控制住的范围内,以免她做出出格的事。”
在张民弢的印象中,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就是防范,防范一些难以控制的事情发生。
到现在为止,张易文的落败并没有让张民弢认识到自己的教育问题,依然觉得自己让女儿提前完成了优质教育,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和机遇去做别的事情,完成她的理想。
但殊不知,这一切都只是张民弢的无奈之举,他其实也不想让女儿跟自己做小助教,也想让女儿有更高的发展,但是那也只是想象了。
至于张民弢说的想让女儿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她的理想,想必他本人内心也已经早有定论,因为张易文现在已经完全丧失一个孩子应该有的一些能力,例如社交、才艺等等。
另外如今张易文才15岁,即便她有什么想做的工作,也依然要等到18岁以后才能付诸实践,所以在别人正常的孩子在上大学时,张易文也只能在父亲手下做助教度日,这样的提前教育又有何意义呢?
下一步的计划在大家都认为事情已经结束,让张易文在工作当中磨练一下性格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的时候,张民弢已经对女儿做出了下个阶段的计划。
张民弢还是一如既往的高调,坦言已经让女儿开始备考研究生,张民弢说:“这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得出的,张易文大学喜欢上了动漫,在高数上有遇到了挫折,继续工科类专升本实在过于困难,升学压力也会非常大。”
不仅如此,备考研究生的方式,张民弢依然打算用私塾的老方法来进行,因为大专毕业两年以后才有资格考研,可惜不到18岁的张易文又要重吃二遍苦,重遭二茬罪了。
有人问道张易文10岁考商丘学院,算得上成功吗?
张民弢答道:“这是相当成功的,但算不上天才,我们都是智力普通的人,我只是按照我认为的创新教育理念来引导她,想给她最好的未来,让她和别的孩子走不一样的路。”
即便如此,张民弢不得不承认,结果与他预期的大相径庭,但是他依然不放弃。
张易文走到这步已经无法弥补,张民弢打算在儿子身上找到希望。
张民弢希望儿子在14岁之前考上大学,最好能进入少年班。
这次他多多少少吸取了一点教训,希望儿子能够在生活学习和社交方面并驾齐驱,有更高的发展。
张易文的命运也在张民弢的掌握之中,在未来的发展路线中,张易文将会听从父亲的安排,17岁考研,然后读博,如果失利或者考上以后没有特别的发展就让张易文接手自己的培训机构,继承他的理念和“天才私塾”。
但其实在大众心理,这波操作已经算是失败了,虽然“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张易文年纪轻轻考上了大学,但也只不过是专科学校,并且无法专升本,如果她按照正常的教育模式很可能要比现在发展状况要好。
关于“神童”其实中国的“神童”还是不少的,例如9岁完成大学数学课程,斩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奖的陶哲轩、14岁考入中科大,22岁就以物理发现震惊全世界的曹原、8岁智商达到146并独立研究奥数理念的高雍涵。
这些孩子的发展全部都是按照正常的逻辑在进行,而完全不是被动地按下“快进”,全部都是水到渠成所达到的。
反观张易文,其实真的算不上天才,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不合时宜的年纪被迫做了不合时宜的事,这对她来说已经是不小的打击。
其实国家规定的教育流程皆是做过精密计算和大范围考虑的,是适合普通孩子的发展方式的。
而张易文与别的孩子唯一不同的就是上学早,经历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尽管4岁识百字很不错,但这根本不能证明她有任何过人之处。
其实4岁的孩子如果严加训练识字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那将会剥夺孩子的童年,是一种残酷的教育方式。
再看看成就,张易文显然和真正少年班里的孩子没法相比,过早地被动经历教育导致学习工作双面受阻,着实令人惋惜。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父母方面在年轻时没有达到的目标万不可强加到孩子身上,张易文就是父亲张民弢对“天才儿童”的崇拜才被迫走上这条道路。
花无百日红,人无在少年,张易文丢失的童年再也不会回来,但是毕竟张易文还比较年轻,如果未来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也将有不错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