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儿童教育理念与方法(东方经典的儿童教育理念)

儿童教育理念与方法(东方经典的儿童教育理念)华德福(WALDORF)创建于二战后的意大利,由洛利斯·马拉古齐和当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并发展。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蒙特梭利(MONTESSORI)由意大利首位医学女博士玛利娅·蒙特梭利创立于20世纪初期。蒙氏教育具有科学完整的教具和教学环境,主张从自由经过作业到自觉秩序和服从,从而实现让儿童自我教育的目的。瑞吉欧(REGGIO)

收录于合集

#习惯养成13个

#王者担当10个

儿童教育理念与方法(东方经典的儿童教育理念)(1)

儿童教育理念与方法(东方经典的儿童教育理念)(2)

目前,我们熟悉的国外知名的儿童教育体系,包括:

蒙特梭利(MONTESSORI)

由意大利首位医学女博士玛利娅·蒙特梭利创立于20世纪初期。蒙氏教育具有科学完整的教具和教学环境,主张从自由经过作业到自觉秩序和服从,从而实现让儿童自我教育的目的。

瑞吉欧(REGGIO)

创建于二战后的意大利,由洛利斯·马拉古齐和当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并发展。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

华德福(WALDORF)

1919年创立于德国的斯图加特,由鲁道夫·施泰纳根据人智学的研究成果创立。教学方法提倡“做中学”,艺术被整合到每一门课程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关注物质身体的同时也关注心(soul)、灵(spirit)的发展。

高瞻学习法(High-Scope)

1962年由美国幼儿心理学家戴夫·维卡特和康妮·卡米在佩里幼儿园项目发展而来,其理论基础以皮亚杰的认知导向为中心。

“主动性学习”是高瞻课程的核心理念,在高瞻园所,每天孩子们都将经历一个完整的“计划-工作-回顾”(plan-do-review)过程。通过建立一日常规,让幼儿建构自己的知识世界,主动参与学习中。

福禄贝尔(Friedrich Froebel)

首创于 1837年的德国城市勃兰根堡,由“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福禄贝尔创立。他强调幼儿教育乃是由幼儿游戏中来辅导,玩耍、游戏是这时期发展中的最高阶段,重视游戏的价值。

儿童教育理念与方法(东方经典的儿童教育理念)(3)

这些教育理念有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它们都有一些共性点:

核心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视品质,重视个性。

给以孩子心灵的自由空间,注重游戏,生活中的互动和游戏是儿童教学的自然场景,在日常生活和玩乐中去体验和启发,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回到东方的文化教育体系,在我们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在两千年后,依然屹立不动,如明灯一般,为教育工作者指引着方向。

儿童教育理念与方法(东方经典的儿童教育理念)(4)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

《礼记·学记》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理念,叫「和易以思」教学法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个方式能不能发挥很好的效果,跟一个教学者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

儿童教育理念与方法(东方经典的儿童教育理念)(5)

儿童教育理念与方法(东方经典的儿童教育理念)(6)

儿童教育理念与方法(东方经典的儿童教育理念)(7)

儿童教育理念与方法(东方经典的儿童教育理念)(8)

由此可见,无论中西方,优秀的教育理念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的,通过活活泼泼的教育形式,而非填鸭式、教条式。

有的人认为有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不可取,会束缚孩子的天性,这个和他本人认知有很大的关系,方法没有问题,出现偏差的是个人的理解以及应用的不当。当与经典背后的用意感通后,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化,应机教学。

【王者担当】儿童习惯养成的内容是贯彻了「和易以思」教学法,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和天赋潜能,特别注重生活教育。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到:“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和转化,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会发展成为独立的个体,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性格。

注释:

1. 本文「和易以思」教学法的内容,参考蔡礼旭老师主讲的《修身治世之宝典--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2. 文章参考《四大国际主流儿童教育理念:高瞻(High Scope)》、《国外先进儿童教育理念》、《世界上最著名的七大幼教体系》

3. 参考文献《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4. 参考文献《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5. 参考文献《礼记·学记》

儿童教育理念与方法(东方经典的儿童教育理念)(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