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状元到人生巅峰:四十三年前 他如何凭高考 逆天改命
从高考状元到人生巅峰:四十三年前 他如何凭高考 逆天改命40多年后,由王为导演、王俊凯主演的《理想照耀中国》之《远方,不远》剧集,还原了担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的林鸣,在青年时期参加高考的这段经历。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林鸣以350分的高考成绩,被交通部直属的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现已并入东南大学)港口水工建筑专业录取,从此迈入了将为之奋斗大半生的交通建设领域。周围人都惊愕不已。那是一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没有互联网,信息相对闭塞,做出影响人生走向的抉择需要极强的魄力;又正逢十年动荡结束,百废待兴,任何选择都没有前人的参考答案……为什么要放弃工作前景大好的铁饭碗,走一条前途尚不明朗的道路?出于善意,厂长、同事、朋友纷纷劝阻林鸣别去了,但林鸣没有答应,他奔着自己内心的方向,笃定地前行,开始了备考。因为是在农村中学念的初中,高中又在临时中学,林鸣自感基础差,便愈发勤奋,白天在工厂上班,把资料放在贴身口袋里,一有闲暇就争分夺秒地复
作者 | 周雨禾
编辑 | 孤鸽
当梦想照进现实
1977年9月,沉寂了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恢复。此时,刚满20岁的江苏兴化县化肥厂工人林鸣,正在外地学习制氧核心技术,这是骨干员工才享有的机会。当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后,他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参加高考。
周围人都惊愕不已。那是一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没有互联网,信息相对闭塞,做出影响人生走向的抉择需要极强的魄力;又正逢十年动荡结束,百废待兴,任何选择都没有前人的参考答案……为什么要放弃工作前景大好的铁饭碗,走一条前途尚不明朗的道路?
出于善意,厂长、同事、朋友纷纷劝阻林鸣别去了,但林鸣没有答应,他奔着自己内心的方向,笃定地前行,开始了备考。
因为是在农村中学念的初中,高中又在临时中学,林鸣自感基础差,便愈发勤奋,白天在工厂上班,把资料放在贴身口袋里,一有闲暇就争分夺秒地复习,晚上回家继续挑灯夜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林鸣以350分的高考成绩,被交通部直属的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现已并入东南大学)港口水工建筑专业录取,从此迈入了将为之奋斗大半生的交通建设领域。
40多年后,由王为导演、王俊凯主演的《理想照耀中国》之《远方,不远》剧集,还原了担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的林鸣,在青年时期参加高考的这段经历。
主创团队将大时代背景下林鸣对人生极具魄力选择的原因,归到了“远方”一词。刚进大学,老师谈到人生理想时,林鸣说,“我要去远方。”其实这粒种子在童年时就已播下,他曾问母亲:如果我们在海上搭一座桥,是不是能去到的地方就更远?就能到我们看不到的海对岸去?
林鸣团队找到当时水平最高的荷兰公司谈合作,却因为超1亿欧元的天价咨询费被“逼”走上了自主攻关之路。从零开始,光前期研究、论证工作就做了3年,花了相当长时间去调整深埋结构问题等核心方案。
铺就远方的路,需要知识、勇气和坚韧。1957年10月,林鸣出生在江苏兴化,17岁高中毕业后进入工厂当学徒,先学钳工,又干过铆工、电焊工、起重工,逐渐养成了让工人们都信服的动手能力以及稳重的个性。他认为,做任何事首先要有耐心,耐得住。
从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工作,因专业能力突出,成长很快,上世纪90年代初,担任了珠海大桥的项目经理,开始负责建桥工程。
2000年,在建设连通扬州和镇江的润扬大桥时,需要修一道高压旋喷桩,起初没有工人敢下到大坑深处作业,旁边就是汹涌的长江,水压一旦冲垮喷桩,后果不堪设想。这时,林鸣搬着小板凳直接下到了基坑最深处,用实际行动论证坑底的安全,给大伙儿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从此在团队中有了“定海神针”的美誉。
2005年起,林鸣开始参与港珠澳大桥筹备工作,遇到了不少挑战。珠江口出海主航道未来深度预计29米,沉管隧道就需要埋到海床下面22米,加上水深,整个沉管在水下超过50米。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全世界最困难、最复杂的工程”。
林鸣团队找到当时水平最高的荷兰公司谈合作,却因为超1亿欧元的天价咨询费被“逼”走上了自主攻关之路。从零开始,光前期研究、论证工作就做了3年,花了相当长时间去调整深埋结构问题等核心方案。
林鸣有个信念: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
一道道难关陆续被攻克。2017年5月2日晚,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顺利合龙,大家准备庆功的时候发现偏差测量结果为16厘米,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在合理范围内,但林鸣坚持返工,团队花费42小时重新精调,偏差从16厘米降到了不到2.5毫米,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2018年10月24日,全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全线通车,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远远超出了常规标准。这个全球瞩目的超级工程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远方,不远》在筹备时,编剧李花几乎查阅了所有权威媒体的音视频报道,将林鸣考学、毕业、参加工作等经历熟记于心,笑称“对林老师的了解都快超出对自己父亲的了解了”。
他还和导演王为专门拜访了原型人物林鸣,带着准备许久的问题,聊了两个多小时,根据采访再度创作剧情,将新闻纪实性和真实作为该集的定调。
当时王俊凯还未进组,就已早早交出了人物小传,密密麻麻记载了他对人物状态和表演方向的理解分析,让导演王为又惊又喜。试妆当晚,王俊凯和核心主创又围绕人物塑造聊了三四个小时。
拍摄时,剧组前往珠海重走了林鸣和团队当年修筑港珠澳大桥的路径,并偶遇了在桥上跑步的林鸣,用镜头捕捉下来,呈现到剧中。
林鸣今年64岁,工作依旧很忙,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但他喜欢跑步,通常在清晨五点左右,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营地出发,途经淇澳大桥到达淇澳岛,来回10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