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校规(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郭萍)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校规(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郭萍)名校,白纸,在对自己教育人生的定位上,郭萍有着独特的理解。2018年,从清华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二外,郭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教育人生。“我是清华毕业的,但是我相当于是一个非师范生,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专业学习跟教育教学是不相关的。来到二外后,我把自己当成一张‘空白纸’,从头开始钻研教育教学。”郭萍常说,名校毕业带来的影响只是让自己更努力。从一张“白纸”开始,希望学生客观评价我的教学职务: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现任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中化学教师寄语:十五六岁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要用这个年龄段横冲直撞的勇气去乘风破浪,在重庆二外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真正做到走进二外、走向世界。“化学其实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那些看似枯燥的化学元素、方程公式的背后,其实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与郭萍交谈时,她言语间似乎在为大多人认为的“化学知识枯燥难学”这一印象进行“平反”。四年前,带着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头衔,

“走进二外,走向世界。”这是重庆二外全体教师的育人承诺,也是他们心底最珍视的那份教育初心。在二外,新生代的青年教师如同微光汇聚,他们互相照亮,点燃希望、成就思想,将学生对未来的愿景化为真实的成长。上游新闻特别推出“情系雪松躬行教育”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青年教师系列专访,通过他们的娓娓道来,看二外人的教育理想和人文情怀。

【人物名片】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校规(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郭萍)(1)

姓名:郭萍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务: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现任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中化学教师

寄语:十五六岁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要用这个年龄段横冲直撞的勇气去乘风破浪,在重庆二外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真正做到走进二外、走向世界。

“化学其实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那些看似枯燥的化学元素、方程公式的背后,其实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与郭萍交谈时,她言语间似乎在为大多人认为的“化学知识枯燥难学”这一印象进行“平反”。四年前,带着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头衔,她将自己当作“一张白纸”,开启自己的教育人生。

从一张“白纸”开始,希望学生客观评价我的教学

名校,白纸,在对自己教育人生的定位上,郭萍有着独特的理解。2018年,从清华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二外,郭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教育人生。“我是清华毕业的,但是我相当于是一个非师范生,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专业学习跟教育教学是不相关的。来到二外后,我把自己当成一张‘空白纸’,从头开始钻研教育教学。”郭萍常说,名校毕业带来的影响只是让自己更努力。

如何在一张白纸上,画出自己满意的“育人画作”?教与研,是郭萍手中的两支“神奇画笔”。

在教上,郭萍将目光聚焦在了年级组其他优秀教师身上,听各种公开课,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精心打磨自己的课堂,用心备好每一节课。

在研上,郭萍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化学学科的课题研究上。由于有着研究生期间丰富的化学实验项目、学术研究等相关沉淀,郭萍对化学学科教学研究持有极大兴趣,进入二外的第一年,郭萍便协助课题组,申报了2个课题。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郭萍加入南岸区化学种子教师工作坊。

在郭萍看来,化学科研和教研应当融于一体,拥有化学科研基础,还应精钻教研课题。她总说,“教学是需要研究的,希望能够将研究生期间用到的一些方法、学到的一些东西,尽可能用到化学教学的课题研究上来。”

从一张“白纸”开始,郭萍一步步向着教育更深处漫溯。

创设生活情境,寻觅化学教学的真正意义

“你们知道常用的补血片有哪些吗?”“缺铁性贫血时,医生一般会让服用什么药品呢?”“如何正确服用补血片?”……一系列问题相继抛出,引发课堂阵阵讨论。

这是2019年学校第二届教育教学开放月期间,郭萍参加高中化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场景。课上,郭萍将繁杂的“铁盐和亚铁盐相互转化”这一化学知识“生活情境化”,以硫酸亚铁补血片为依据,引导学生研究补血片的成分及作用原理,探索化学的奥秘。

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联系生活情境、融合生活实际是郭萍开展化学教学常用的手段之一。教学中,她时常以生活中有趣的化学现象为载体,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时常引导学生以化学眼光去解释生活中的很多有趣现象。

“有意思的是,之前班上有位学生跟我说,‘我看很多物品已经不是寻常的物品了,已经是分子结构了’。”一次特别的经历,让郭萍深刻感受到自己将化学教学生活情境化的实在意义。在教学有机高分子材料时,郭萍将生活中常穿的衣物材质“涤纶”引入课堂,带学生认识面料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于是,很多学生在购买衣服时,会下意识地去看衣服的面料材质,联系课堂上学习的化学成分。

“学生能够以化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物质,这就是化学教学的意义所在。”郭萍说道。

师生共同体,“启发式”培养会思考的学生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郭萍看来,名校带给自己最重要的是思维的成长,在与学生相处时,她更多希望“将名校生成的思维、教会我的东西,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刚接手新班级时,很多老师喜欢用班规来规范班级管理,一年短暂的班主任经历中,郭萍也深谙此道。但郭萍班上拟定班规,不是“一言堂”,而是要集学生集体智慧的成果。每位学生根据自己或身边同学的具体情况,通过集体讨论来制定,全班确认后班规成型,严格执行。“属于整个班级共同的约定,才能更好地规范班级行为。”郭萍说。

在教学中,郭萍非常注重对学生“启发式”的培养。每节课堂,她总会以当堂课的知识点为依托设计相应问题,让学生思考。“有些学生遇到问题不会时,就会立刻来找我,我通常会让他们先说自己的想法,再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找出正确答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这便是郭萍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为人师,同样也在不断学习。郭萍始终认为,老师与学生是学习共同体,“作为新老师、新班主任,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的很多进步其实都来源于学生。”每天接收学生最真实的信息反馈,在思考中获得进步。

如今,郭萍完整地带了一届学生,正一步步让自己的“白纸”教育人生变得五彩斑斓。

(文/李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