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活动的策略与思考)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活动的策略与思考)以读促写是以阅读为铺垫,充分利用文本话题、内容、结构、语言、思想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写作训练。以读促写侧重于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的训练,有效地将读和写训练有机地结合,它具有以下优势:二、以读促写活动的优势一、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规定:初中生要“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能根据提示简要叙述一件事情,参与简单的角色表演等活动”(教育部,2012:15)。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训练,这样才能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对文本进行阅读的兴趣,另外,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严重分离,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以读促写是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写作练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帮助学生将语言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活动的策略与思考刘 云
摘要: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介绍了以读促写活动的优势及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笔者提出,教师应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设计巧妙的阅读问题,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有效表达,从而完成读写任务。
关键词:阅读教学;以读促写;写作能力;阅读能力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规定:初中生要“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能根据提示简要叙述一件事情,参与简单的角色表演等活动”(教育部,2012:15)。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训练,这样才能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对文本进行阅读的兴趣,另外,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严重分离,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以读促写是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写作练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帮助学生将语言学习和运用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理解文本后,根据文本内容和语言特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写出精彩片段。以读促写既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英语学习的潜力,又能帮助学生学习文本中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内化语言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本文以一节初中二年级的阅读教学实录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活动,并引发了笔者的一些相关思考,也希望能给广大英语教师一些启示。
二、以读促写活动的优势
以读促写是以阅读为铺垫,充分利用文本话题、内容、结构、语言、思想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写作训练。以读促写侧重于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的训练,有效地将读和写训练有机地结合,它具有以下优势:
(一)能释放学生的想象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创设大量的语言情景和阅读情景,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创造性地构思写作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当学生的语言涉及文本思想时,他们的内心才会被触动,思想间的碰撞才能激发思维和情感的投入(周亚,2014)。
(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了能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充分利用文本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准确运用文本中的语言和句型。组织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大量的语言训练,通过层层训练,逐步掌握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并通过写作迁移运用学会的语言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能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以读促写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各种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创设灵活多变的写前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写作的语言和结构支架,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不断深入,充分依托文本,有效地将阅读策略与写作训练相结合,达到阅读和写作能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以读促写的教学过程中,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一方面能促使学习成绩薄弱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能激励每一位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也不断提高。
三、教学案例分析
译林版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通常安排两个课时的教学时间,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组织学生整体阅读,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获取信息,理解文本,初步了解一些词汇和句型等;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本内容,学会使用重点词汇和句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蒋建华,2013)。
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4 Reading “Gulliver in Lilliput(格列佛到小人国)”的第二课时,主要是童话故事《格列佛游记》中“到小人国”片段,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Gulliver)乘坐的船触礁后,来到小人国的一段奇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剖析并对故事进行续写。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实录及设计意图。
第一步:观看视频,导入话题
首先,笔者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版动画《格列弗游记》“到小人国”片段,回顾所学文本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采取开门见山式,组织学生观看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动画片段,让学生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回顾故事情节。这有助于呈现语言情景,激发学生对文本产生再次阅读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起到情感上的铺垫作用。
第二步:回顾文本,口头复述
1. 回答问题
根据图片的提示,引导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回答“What did Gulliver do?”和“What did the tiny man (men) do?”这两个问题。学生回答时,投影呈现相关动词短语。
2. 复述故事
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投影中所呈现的图片和动词短语,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简要地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 通过问答和呈现图片,帮助学生再次回顾文本内容,投影用不同的图片和颜色来区分两类人物Gulliver和tiny men,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故事情节;接着,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复述是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根据关键词提示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故事。在这一环节中,应留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能让他们更准确地使用语言进行口头表达,复述课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三步:学习语言,深入阅读
1. 利用图片呈现语言点
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利用图片情景呈现动词的用法“tie,continue,manage”。
Gulliver was tied to the ground.
They continued moving across Gulliver’s body.
Gulliver managed to break the ropes.
2. 通过情景操练语言点
教师借助图片,及时对学生进行故事情节追问,引导学生完成下列句子:
The tiny men tied Gulliver to the ground.
I saw the tiny men tying Gulliver to the ground.
The tiny men continued shouting loudly at Gulliver.
The tiny men managed to tie Gulliver to the ground.
接着请一位学生与教师配合,表演并使用这三个动词,在模拟情景中及时巩固语言知识。
3. 发挥想象深入阅读
组织学生学习语言点的同时,教师根据情景又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追问:
①格列佛被绑在地面上清醒以后,向学生提出问题:How did Gulliver feel?
②小人们从格列佛身上摔下来,又继续往他身上爬时,笔者又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iny men?
③一个小人靠近格列佛脸部时,提出问题:What did the tiny man say to Gulliver?
④格列佛成功地挣脱了绳索之后,提出问题:What other things did Gulliver manage to do later? What did the tiny men shout?
[设计意图] 阅读后的词汇教学,侧重点在于操练文本中的核心词汇,对于新学的词汇,学以致用是加深记忆和理解的有效方法。总结归纳语言点后,进行了情景问答,接着通过师生互动,将三个关键动词在学生熟悉的语境中再现出来。这样的词汇学习方式,学生学得比较轻松,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词汇教学中穿插五个追问,能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站在故事主人公的立场去思考,不断地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为后面的写作奠定了语言基础。
第四步:依托文本,激活思维
教师根据故事情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After Gulliver broke all the ropes what would happen? Would he run away?
(2)If he didn’t run away how would he get along with the tiny men?
(3)How would he solve some daily problems?
[设计意图] 阅读后的讨论是运用知识以及内化语言知识的有效方式。深入阅读文本之后是学生小组讨论的最佳时机,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些问题的讨论能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后面的续写故事做好铺垫。
第五步:重塑文本,有效续写
1. 口头作文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结果,成员之间互相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口头汇报,形成口头作文。
2. 独立写作
组织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独立续写故事结尾。
[设计意图] 讨论后的小组汇报,既是成果分享,又是对合作效果的检验,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续写故事结尾,要求学生把课堂口头表达的内容转化为笔头。写的意义并不全在于写作本身,写既是读的成果,更是理解和重塑读的过程(张伊娜,2013)。课文中的故事没有结尾,尽管大部分学生已经看过中文版的《格列佛游记》,清楚地知道故事的下一个环节,但是笔者在组织学生写时,还是郑重地提醒学生:“You are the writer of your own story.”以此帮助学生摆脱思想上的束缚,大胆地根据讨论观点进行写作。由于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所以学生的续写也就水到渠成了。
3.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分为三步,一是师生共评,教师投影两位同学的作品,并示范如何点评;二是生生互评,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点评,小组互相评价;三是佳作赏析,根据学生互评的结果,推荐优秀作品投影展示。下面是学生推荐的三个作品:
A) After Gulliver broke all the ropes he tried to find the king of Lilliput. He was kind to the king and the king tried to believe Gulliver and let him sit down. They talked carefully. But two hours later Gulliver was too hungry there wasn’t enough food in Lilliput for him. So he must find more food and the king asked his tiny men to search for some seafood. The tiny men made a bed for Gulliver he finally had a good dream. At last Gulliver learned the Lilliput’s language. They lived together happily.
B) After Gulliver broke all the ropes the tiny men were very afraid. They began to shout but Gulliver didn’t understand. Then Gulliver tried to draw pictures to talk with them. Soon they made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The tiny men prepared food for Gulliver but the food was too small. Gulliver was too hungry. He went to the sea and caught some fish. He lived there with the tiny men till the end.
C) After Gulliver broke all the ropes he was so hungry. So he drew a picture on the ground and showed it to the small men. The small men understood a bit. Many small men came back to take much food with them. They gave lots of food to Gulliver. Gulliver ate one hundred apples one hundred bananas and one hundred hot dogs. But it couldn’t make Gulliver full either. They had no way to work out the problem. At last they took Gulliver to see their king. The king was so friendly that he helped Gulliver build a new ship with the small men. They only used three hours to finish it. Gulliver thanked them very much. Finally he got away from the island with the sweet memory.
[设计意图] 作品赏析由师生共评、生生互评、佳作赏析三个阶段组成,教师应尽量挖掘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生生互评是学生相互评改的过程,他们在小组合作中,不仅能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还能提高语言能力,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提高。
四、对以读促写活动的教学思考
阅读教学中,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但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看,直接传授的知识学生很难真正领会,而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或教训则令他们印象深刻,但是训练必须生动丰富、贴近生活实际(沈君,2009)。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积极表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找到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交叉点,充分挖掘故事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才会丰富、生动,才会有愉悦的学习体验。
(二)提出巧妙的阅读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课本的首要功能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而是首先是用来阅读的,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阅读能力,其次是提供语言输入与文化输入(程晓堂,2007)。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情节很吸引人,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教师巧妙地提出能诱发学生想象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容,并尝试体验文本情节。在这一系列的提问中,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设计,更需要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这样的阅读教学才会更有效。
(三)搭建有效的语言支架
在以读促写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读”培养阅读能力,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获取语言信息;通过“写”实现由输入到输出的转换,实现活学活用的目的。读写两项任务在一节课内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必须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因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框架结构,又要学习文章中出现的语言知识。因此,教师应根据写作任务的目的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处理文本中的语言点,从而达到有效引导学生、搭建语言支架的目的。
(四)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
外语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语言理解和产出的紧密程度;两者结合产生协同效应,结合的越紧密,协同效应越强,外语学习效果也就越佳(王初明,2010)。以读促写教学过程中读和写的结合应符合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训练层次上,可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输出训练,再开展笔头语言输出训练,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
五、结语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应积极尝试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阅读课上勤于思考,乐于表达,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教学实践表明:以读促写能有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完成从口头到书面的过渡;以读促写能让学生在情景中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读促写也能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另外,在以读促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设计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 考试,不是新课程的天敌——关于英语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评价关系的思考[J]. 人民教育,2007(6).
[2] 蒋建华. 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后续写活动的策略与思考[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10).
[3]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沈君. 参照英语课本提高写作能力[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7).
[5] 王初明. 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6] 张伊娜. 读写结合应成为我国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落脚点[J]. 中学外语教与学,2013(8).
[7] 周亚. 通过深层次解读文本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12).
Thoughts on the Strategy Development of Read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Liu Yun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xamples briefly and states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Then the author attempts to create a vivid teaching situat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ut forward reading problems of clever activate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follow the ru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help students to express effectively thus completing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tasks.
Key words: teaching of reading; reading and writing; writing ability; reading ability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