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沟通语录(家长十二字法则)
家长和孩子沟通语录(家长十二字法则)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说:“这就对了。孩子的积习,一般都是从父母那里‘影印’过来的。”妈妈答:“影印过。”星云大师问:“如果影印件上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妈妈答:“当然改原稿。”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妈妈因为儿子不爱学习又不听话,便去求教星云大师。
“我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星云大师问:“您影印过文件吗?”
妈妈答:“影印过。”
星云大师问:“如果影印件上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妈妈答:“当然改原稿。”
星云大师说:“这就对了。孩子的积习,一般都是从父母那里‘影印’过来的。”
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说的“影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遗传,二是父母的言行举止包括对孩子施教的方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有问题,得从家长这里找根源找解决办法。
家长被孩子气得快要“炸裂”的事太多太多。辛苦工作,努力赚钱,为的还不是孩子的“江山”?可是,孩子就是不争气,不听话。教育理论、教育名言也不是没听过、没实践过,可自己的孩子就是铁板一块儿,一切到他那里都行不通。为什么?怎么办?我总结了家长可以遵循的十二字法则:学做人,学本事,长见识,练内功。
(一)学做人。为什么要学做人?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话的核心内容就是:身教胜于言传。你对孩子说一千遍“要好好学习”都可能没用,可假如你回家能撂下手机来读书学习,孩子就可能改变;自己工作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想让孩子勤奋努力,根本不具备说服力;自己懒惰贪玩儿不爱收拾家,不可能教会孩子爱整洁;自己对孩子一说话就吼,没有理由责怪孩子对你态度蛮横……不一一列举。总之,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首先得成为那样的人。而要成为“那样”的人,就得不断学习,终生“修炼”。当你向成熟优秀靠近的时候,你的孩子会悄悄地改变,一定会的。
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二)学本事。每个人都必须有本事,就是你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有了本事,而且精益求精,你才可以养家糊口衣食无忧,你也才有了教育的底气。“本事”无优劣贵贱,只要是凭双手或者大脑挣饭吃的技能,都是“本事”。你学本事的过程、你学到的本事、你给整个家庭带来的改变等等对孩子都是正向的影响,都是莫大的激励。他心里会对你暗暗敬佩,效仿,然后默默努力,孩子心里和行动上的改变你不一定都能看到,但一定会发生。
和谐的父子
(三)长见识。“见识”就是你的眼界,你所能看到和了解到的世间风景。你得站得高一些,你才能看到这世界千万条通向罗马的大道哪条是你孩子的,你才能看清走在路上的孩子,哪一步歪斜了需要你的“指正”,你也才知道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引领。
现在很多父母把学习成绩放在首位而忽略孩子身心健康以及为人处事之道,这样的父母可以说站位略低,“见识”略欠。你只看到考高分上名校能找下好工作、挣下大钱,你却看不到一些有好工作挣了大钱的孩子内心的阴霾和人格的缺陷;你只看到自己孩子学习不好,却看不自己孩子身上闪烁的光芒——别的孩子未必有的光芒。你只看到“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风光,却看不到无钱也能笑哈哈的人生。长见识,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实实在在地帮助孩子成长。怎么才能长见识?读书,以各种方式了解这个时代和社会,向高人请教。
站位决定着一个人能看到的风景
(四)练“内功”。为什么要练内功?你是不是对孩子说话经常“脱口而出”甚至口不择言?你是不是像炸药桶一般一点就“炸”?你是不是对孩子说了几遍就希望他改变而如果没改变你会觉得“生无可恋”?那么,你必须练内功:控制自己的情绪,温和说话;学会淡定,沉着,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自己先打草稿再说话;学会耐心等待而不急于求成。
摘掉愤怒面具的妈妈
教育不是工业,机器一开,轰隆隆几声,产品就出来了;教育是农业,只有播下种子,来年才能收获。无论你施肥浇水多辛劳,它也得等到明年。所以,不要那么急于看到孩子的改变。只要你做对了,就给孩子改变、成长的机会,耐心一点儿,“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