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小学和江北小学(身边的好学校江南小学)
东江小学和江北小学(身边的好学校江南小学)“苦心人,天不负”,8月31日,学校如愿搬到了花园式的新校区,站在这崭新的校园里,大家都以为松了一口气,可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开学在即,学校门口的交通要道却还未完工,家长接送学生极易造成大规模交通拥堵;因为交通不便,学生在校搭餐人数逐步增加,可食堂规模太小,根本就容纳不了全校学生同时就餐;学校新建成,学生家长对教室的空气质量甚是担忧……各种问题纷沓而至。开学工作本就纷繁复杂,正在大家焦头烂额的时候,张校长毫无畏难情绪,雷厉风行,开学第一周,每天召开校务会,分工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交通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学校在2016年8月25日接管时,由于工程款的给付不及时,学校大门被讨要工资的民工和讨要材料款的建筑包头堵塞着,校园内卫生状况极差。面对这一现状,张校长和校务会成员连夜召开“诸葛亮会”,安排分工,一批人负责做民工的思想工作,劝他们打开学校大门,一批人带领全校教师进行校园卫生大扫除,老师
湖南教育新闻网网讯(通讯员 杨建文 樊 洲 彭三英 蔡照君)有这样一条河,她的身影,在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的高声吟唱里,在沈从文诗意般的《湘行散记》里,在一声声粗犷豪放的沅水号子里。
她,就是常德的母亲河——沅江。
有这样一所学校,她,以沅水为脉,涓涓细流浸润着纯澈的心田;她,以文为魂,馨香满园中孕育着时代的娇儿。
她就是——常德市鼎城区江南小学。这隅书香四溢的校园,如今正以生动俏丽的姿态,在江南大地上,盛开成娇艳的花儿,芬芳馥郁。她,驰骋在教育的原野,虽是新生,却在沅水之畔的人文荟萃安福之地绽放芬芳,内外兼修,美出了新境界。
艰辛中启程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魂。江南小学校长张琴,是常德市名优校长、省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2016年上学期张校长初到学校,一个个现实困难接踵而来:新校区尚在修建中,学校租借的校区教学用房简陋,设备奇缺;师资力量不强;生源匮乏。她沉思了,可是却毫无退却之意,脑海中日日夜夜盘旋着这样的思考:准备打造一所怎样的学校?学校以什么优势吸引生源?用什么手段激励教师……想着想着,她的内心深处,萌发着一颗坚定不移的“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忽而长成了参天大树。
新校区能否正常使用,一直是上任伊始的张校长心头的一块巨石。为此,以她为首的学校校务会一班人,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到施工现场调研。从校园绿化、硬化到美化;从设施设备采购到安全隐患排查;从管道、弱电预埋到监控、广播走线……每一个环节他们都是亲赴“战场”,常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夜以继日的忙碌着,只愿新学校能够如期开学。有时为了找到项目负责人,学校班子成员分工轮流蹲守,渴了喝点儿矿泉水,饿了吃盒饭,不见到人绝不收兵。时值酷暑,连续两个月的加班加点让全体成员都变成了“黑炭头”,期间虽然有时也有畏难的思想和抱怨的情绪,可是大家只要一想到张校长用她那并不高大的身躯在前面顶着烈日和压力,每个成员心里又驱除了阴霾,继续着一路汗水一路期待,披荆斩棘,奋勇直前。
学校在2016年8月25日接管时,由于工程款的给付不及时,学校大门被讨要工资的民工和讨要材料款的建筑包头堵塞着,校园内卫生状况极差。面对这一现状,张校长和校务会成员连夜召开“诸葛亮会”,安排分工,一批人负责做民工的思想工作,劝他们打开学校大门,一批人带领全校教师进行校园卫生大扫除,老师们不畏高温酷暑,每天都早早的赶到学校打扫卫生,他们清理杂物、铲水泥灰、冲洗地面、抹窗户……尽管一个个累得腰酸背痛,但大家都觉得能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再苦再累也值。正是全校教师的辛勤付出,为江南小学迁入新校区并迅速打开开学局面做好了充分准备。
“苦心人,天不负”,8月31日,学校如愿搬到了花园式的新校区,站在这崭新的校园里,大家都以为松了一口气,可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开学在即,学校门口的交通要道却还未完工,家长接送学生极易造成大规模交通拥堵;因为交通不便,学生在校搭餐人数逐步增加,可食堂规模太小,根本就容纳不了全校学生同时就餐;学校新建成,学生家长对教室的空气质量甚是担忧……各种问题纷沓而至。开学工作本就纷繁复杂,正在大家焦头烂额的时候,张校长毫无畏难情绪,雷厉风行,开学第一周,每天召开校务会,分工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交通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学校主干道处于桃花源路和花溪路交汇处,主干道正在修建之中,全校师生上下学只有步行通过一条620米长的便道,加之桃花源路人多车急,安全隐患极大。为了保障学生的上下学安全,学校讨论决定设立由学校教师组成的安全监督员,全体校务会成员必须每天担任安全监督员的责任,到路口执勤。上学日的早上6点半到8点,下午2点半到4点半,这些“守护者”们风雨无阻,维持交通达两个多月。一开始,家长们都怨声载道,面对家长们的质疑,老师们耐心地做着解释工作。慢慢地,许是看到了学校的用心和努力,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自觉地遵守秩序;更有一些家长亲力亲为,主动加入到维持放学秩序的队伍中,越来越多的家长不由自主地扮演起了“安全监督员”的角色。有一种理解,在人与人之间滋生蔓延;有一种信任,在家长和教师之间无声传递,相信这种传递,就是张校长口中经常说道的传递正能量,江南小学也正是在这种传递中声名鹊起。
环境中静心
肃穆优雅的景致,散发着宁静与和谐的人文气息,这所学校也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处处流露着庄重典雅,别有一番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的气质,怎么看都能让人生出无限喜爱。
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日晷,是学校里一道特色的人文景观。日晷,有“惜时”之意,这座日晷台,以物明志,时时提醒江南学子“珍惜时光,把握人生”。左边一座恢弘俊朗的行政办公楼,是学校的管理和教师办公所在地。会议空间、各功能空间交互设计又自成一体,充满现代感。中间的综合楼是“艺术殿堂”,教育殿堂在艺术的浸润熏陶下,更显高贵典雅;莘莘学子在艺术的滋养影响下,更显恢弘大气。右边的3栋教学楼至真楼、至善楼、至美楼以追求教育的真谛——真善美为主题,充分利用每一根廊柱和每一面墙壁,让它们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的作用。学生的人格品行,正是在这一廊一柱中得到养正。
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袭人,书声琅琅,处处都是读书的好去处;文化游廊,名言警句,一步一景,恍若进入文化的殿堂。
制度中规范
好的管理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石。和谐民主是江南小学校务会的一股清风。班子成员们,无论大事小事儿都相互商量,他们齐心协力,做到了日常工作经常碰头,交叉工作协商解决,重大问题更是反复研究、集思广益。随着学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以往管理制度的不足也开始显现出来,制度化规范管理迫在眉睫。通过校务会、职代会、教师会,重新修订讨论通过了学校各项制度。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细则、职称评定细则、岗位设置方案,体现公平公正、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规范了学校的管理。
为了增加考勤制度落实的透明度,学校还特意添置了人面识别系统,全体教职工每天早晚打卡;每个月学校各个处室都会对自己线上的工作进行认真盘点和总结,制作成精美的ppt 在每月的教师工作例会上进行展示。老师们既能看到自己努力工作的精彩瞬间,也能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同时,学校还定期开展评选先进教育工作者活动、行风评议活动、学习优秀教师事迹活动,对老师们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做好详情记载,按学校教研奖励制度给予奖励和表彰。这样,逐渐建立健全了教师激励机制,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活力。
为了提高师生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学校后勤处还制定了《教学楼紧急事故疏散预案》、《消防应急预案》、《学生活动安全应急预案》,每月一次进行全校性演练,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正是在这种常态演练中得到提高。不仅如此,搬入新校区一年来,该校在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过程中,也是时刻在思想上保持头脑清醒,做到警钟长鸣。学校食堂采取校长主抓,分管副校长主管,人人参与管理的模式,措施上做到制度约束与人文管理紧密结合,探索了一条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的新路子,赢得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好评。学校食堂被鼎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A级单位”的称号,作为江南城区第一家公办小学食堂,开办一年来实现了“零事故、零投诉”的管理目标,并成为全区首个开通“明厨亮灶”的公办学校食堂。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江南小学刚柔相济的管理方法,不仅讲究“人情味儿”,也强调制度化的管理,使得学校各项工作迈入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进程,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和好评。
团结中奋进
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终究是有限的,集众人智慧者成大事,合众人力量者能无敌。张校长深知:一所好的学校除了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更要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江南小学现有在编在岗教师100人,平均年龄35岁,本科学历88人,是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为了增强学校教师的凝聚力,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培养一只精良的教师团队,学校将全校教师分成五个团队进行“捆绑式”管理,分别从“师德表现、学生管理、教学教研、安全后勤”四个方面进行横向评比竞争,与绩效挂钩。每月月底由分线负责人进行总结和评比,评选出各线的1—5名,在这个管理模式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将个人与集体捆绑,时刻突出集体的力量。团队内的每个人都发现,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不是单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获得大家共赢的局面;反之,每一个教师的表现落后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成绩,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过短短一年的磨合,各个团队在一次次争先创优中,每个成员的能量都被充分激活,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快速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逐步形成。这样,江南小学的每一位教师时刻都在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感受着自己工作和学习的不平凡的意义。
江南小学教师队伍虽然高学历、年轻化,但是大多数来自农村学校,许多教师专业不对口,尤其缺乏低年级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要让教师学会思考,教科研是必由之路。为此,学校一直坚持校本教研,在校内实行“老帮青”,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集体备课时实行“一对一”帮扶指导,师父和徒弟经常在一起互相交流、研讨、学习,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共同成长。学校还采取了“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了鼎城区教研员李伟、张玲,常德市北正街小学“名师工作室”的专家姚红梅等来校讲学,为青年教师搭建科研平台,加速他们的专业成长。只要有机会,学校就会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走出去向名师求真知,向名校学经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还做得不够,看到那些为教育比我们付出更多的人,再累也值得!”青年教师赵娟在外出学习时由衷而言。学习回来的校长会在全校教师会上作报告,将学习心得分享给大家;学习归来的教师返校后积极上示范课,将学习成果推广展示,进一步开阔了全体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
江南小学在教研的道路上,已形成了一股互相学习、扎身教育、不断进取的思潮。正是在这股思潮的引领下,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扎实、业务精良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的源头活水。仅2016年就有46篇教学论文发表和获奖,其中李鑫、胡邦建等老师的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王丽斌老师执教的语文课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部级优课;宋仁达老师执教的科学课荣获省、市级一等奖;罗苗苗老师的思品课、谭俊老师的美术课获得市级一等奖、高亮老师的说课、彭芬老师的评课以及高亮、龙小晖老师设计制作的微课均被评为市一等奖。肖绍娟老师的数学课获区级一等奖;李淑芳等4名老师的课和说课获区一等奖;穆兰等8位老师参加全区教学比武大赛获区级奖励;胡邦建等10名教师被评为“校级十佳教师”。2017年9月,胡邦建老师被评为“区级十佳模范教师”,王丽斌老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张琴校长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市级教研课题都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学校2016年评为“常德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师训工作先进单位”、“‘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先进单位”、“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工会工作管理目标先进单位”。
育人中腾飞
“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创品牌,五年争一流,办人民满意教育。”这是张校长来到江南小学后,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带着她的团队通过深入思考调研,一直努力地把“美”的教育渗透在学校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在最美的江南,写最幸福的童年”作为办学理念,重点打造国防人防教育品牌、足球特色品牌、书香校园品牌、社团活动品牌,拓宽了德育教育的渠道,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
建校之初,来报名的大多是城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很多都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还有一批随父母四处工作转学而来的孩子和由祖辈照顾的留守儿童。和城区其他学校相比,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行为习惯也差强人意。这些孩子们的一言一行,时刻牵动着张校长的心。为此,她多次召开校务会讨论,大家集思广益,一致认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激励学生追求童年之美,支持学生体验成长之美,帮助学生发现创造之美,努力培养美丽的江南学子。于是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校园里此起彼伏地开展着:规范汉字书写比赛、作文比赛、优秀寒暑假作业展评、手抄报比赛、科幻画比赛、第一届体育艺术节、 “家校携手 喜迎新年”经典诵读展演、“T台展笑颜 童心颂祖国”庆六一文艺汇演……该校优秀学子易杨宸同学参加鼎城区“五好小公民”演讲诵读比赛喜获一等奖,易雨霏同学参加常德市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荣获市级特等奖,并将作为常德市小学组代表前往省里参赛……校园,还是那个校园,只是有一种精神气却在时间地汨汨流淌中慢慢积淀下来,充盈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国防人防凸显特色。江南小学国防人防教育基地建于2016年12月,展厅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展示内容为:国家领导人关于“国防人防”的题词、人防理论、人防法规、国外民防、防空防灾、学校开展人防教育的活动成果等多个板块,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为创建国防人防特色校园,学校始终坚持国防人防教育与学校管理相融合,与校园建设相融合,与校园活动相融合,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开展了一系列有校园特色的国防人防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国防人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基地自建立以来,先后接待了省市内外多位领导、学生的参观,是全市乃至全省青少年学习人防国防知识、掌握逃生技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阳光足球“驰骋”校园。以校园足球活动为平台,这所学校已形成了浓厚的学校足球文化特色。2017年,江南小学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所学校的教师们一直在努力地让“足球精神”深入学生的精髓,打造精彩纷呈的足球文化。学校不仅成立了足球队,还开设了专业的足球课、足球操代替传统课间操……孩子们驰骋在绿茵场、在黑白相间的足球里穿梭着,是江南小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能润泽心灵。心灵只有经过书香的浸润,生命才会厚重,才会魅力无穷。江南小学自建校以来,一直秉承着“书香校园”的理念。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并按要求撰写读书心得,学校行管人员要成为教师“读书”的表率。通过领导班子的“读”带动全体教师的“读”,通过教师的“读”带动学生的“读”。在学生中间,先后开展了为图书角献上一本好书、快乐午间阅读、书签设计比赛、读书分享交流会等一系列读书活动,缕缕书香传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读书江小中,草木皆传情。每一个江小人,都在字里行间中找寻着心灵的蕴藉与知己,用一种独特的触角——文字,晓天地之大、感人生之味。
校园社团百花齐放。为了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已成为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师生们学习之余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好去处。社团活动更是多种多样:舞蹈社团、跆拳道社团、非洲鼓社团、剪纸社团……学生百分百参加,教师百分百参与,小社团里大舞台,菁菁校园因此也活力四射、精彩纷呈。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扎根于沅水之滨的江南小学,鼎立在滚滚时代浪潮中,几度春秋育新人。江小人,一直在坚守价值的善,遵循规律的真,追求人文的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颗沅水江畔的教育新星,定会绽放更为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