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别胆小不爱说话(孩子胆小不爱说话)
孩子特别胆小不爱说话(孩子胆小不爱说话)1.兴奋型孩子的气质类型分为以下四种: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原因和解决方法吧!孩子不爱说话有哪些原因?孩子气质类型的影响孩子一出生,其实就已经呈现出自己独特的气质,有的很敏感、内向,有的外向、主动,有的大大咧咧,有的小心翼翼……
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爱说话,十分内向,
说话没同龄孩子说得清楚,
胆子还很小,叫他也不答应,
担心他长大后怎么办?
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原因和解决方法吧!孩子不爱说话有哪些原因?
孩子气质类型的影响
孩子一出生,其实就已经呈现出自己独特的气质,有的很敏感、内向,有的外向、主动,有的大大咧咧,有的小心翼翼……
孩子的气质类型分为以下四种:
1.兴奋型
天生的外交家,热情主动、态度直率、精力旺盛。同时,这类孩子会比较冲动、脾气急躁,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让孩子做事情有耐心,尽量沉稳地完成。
2.活泼型
孩子的可塑性强,喜欢尝试、善于交际,适应能力较强。但这类型的孩子会缺乏耐心,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去深入探索,培养孩子的耐心。
3.安静型
孩子容易满足、沉着安静、善于忍耐、生活有规律,是家长眼中的乖宝宝,但这类型的孩子不善于社交、不容易融入、比较循规蹈矩,即使自己有想法,也不会表达出来,主动性相对弱一些。家长在带养过程中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可以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慢慢引导孩子多说多表达。
4.抑制型
天生的思想家,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性格温顺、善于思考、体验细腻。同时,相对也比较敏感多疑、少言寡语。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不催促、不强迫孩子,多给孩子提供社会交往的场合。
“羞怯”心理特点的表现
每个不敢说话、胆小的孩子,都是出于内心害羞的情绪体验,害羞是正常的情绪表现,但过分的害羞情绪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埃里克森,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以下选取了0-12岁孩子的前四个阶段,看看在孩子成长中哪些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导致孩子胆小不爱说话:
婴儿期(0-1.5岁):
孩子处于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在此期间孩子刚开始认人,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家长要给孩子及时的关注和安慰,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无条件的关注他,满足孩子本能的生存需求,这样才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
儿童期(1.5-3岁):
孩子处于自主感和羞愧感的心理冲突期,一岁半以后的孩子会有自我意识,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果家长一味制止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认可,会缺乏自信、怀疑自己、产生羞愧感。
这个时期父母一方面要承担起控制孩子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让孩子懂得主动表达。
学龄初期(3-6岁):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处于主动和内疚的心理冲突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应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发展孩子的主动性,这样孩子才会变得积极主动,好奇上进,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相反,如果家长一直打击孩子,无法解决孩子内心主动性需求,孩子会变得缺少自我价值感,产生内疚和失败感。
学龄期(6-12岁):
孩子步入小学阶段,处于勤奋和自卑的心理冲突期,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有更正式的学习任务,如果孩子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就会获得勤奋感,会使孩子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孩子在学习时家长要支持孩子,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用打骂来指责,就无法建立孩子的勤奋感,孩子也会因此变得消极自卑,抗挫能力弱。
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①过度保护:家长如果对孩子保护太好,没有给孩子创造社交环境,孩子的语言就无法得到锻炼,当然也就不会愿意去表达。
②过度关注:孩子羞怯不爱表达的行为是正常的表现,家长看到孩子不说话,就对孩子进行过度言语关注,一直逼问孩子为什么不说话,或是一直强化孩子不爱说话的点,会让孩子的焦虑叠加放大,会越来越不爱表达。
③要求严厉:孩子因为生长发育的特点,大脑逻辑性还不是很强,有些孩子说话就会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但有些家长会高要求孩子要表达清楚,让孩子重新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这样会磨灭孩子想要表达内心想法的热情。
④随意打断:比如,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回家告诉家长看到别人有很棒的玩具,家长以为孩子要买,便会立马打断拒绝。其实孩子只是想要跟家长分享开心的心情,并没有要求购买,这样孩子会觉得被家长误解了,当每次被随意打算,孩子就会觉得委屈,久了就不愿意再说话了。
⑤主观判断:家长还没听孩子表达完,就以自己的角度去判断、打断孩子。
⑥敷衍孩子:孩子经常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家长很随意地回答单个字的语气词,比如,“嗯”“哦”“好”,没有同理心,孩子会感受到家长并没有用心倾听,也就不愿意说了。
语言和社交能力不足
①语言
语言环境匮乏——语言发展有一个阶段,0-1岁是孩子语言的准备期,虽然孩子不会说,但家长要不断地对孩子说话,给孩子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接收、储存这些信息,年龄到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说话了。如果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缺少语言环境的刺激,孩子就会少言寡语。
本体觉失调——本体觉是大脑对身体充分掌控的能力,本体觉对孩子语言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往往本体感不足的孩子,会因舌头、嘴唇肌肉、呼吸和声带的控制不良,造成语言障碍。
②社交
父母保护过度——父母给孩子的活动空间范围太小,经常局限在家里,很少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触觉失调——因为父母保护的比较好,孩子就少了很多触觉上的刺激,触觉失调的孩子害怕别人触摸,容易紧张害怕,性格孤僻,人际关系较差,不愿说话。
家长接纳孩子,孩子接纳自己
家长要遵照孩子气质类型的特点来培养孩子,不要逼迫孩子,催促孩子,给予孩子成长进步时间。孩子接纳自己,要在家长接纳孩子的前提下,家长不要灌输孩子羞怯是可耻的心理现象,不爱说话就没有朋友等话语,这样是给孩子误导。要告诉孩子会害羞是正常的,允许自己有这种心理状态。
提供练习机会,帮助体验成功
如果给孩子提供了练习机会,一定要在孩子能接受的范围内去表达,不要去强迫孩子。
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郊游、游乐园玩沙子;或者参加小朋友互的生日会、家庭聚会。
日常生活中样练习:
①多唱歌,词不全:可以和孩子一起唱歌,把语言通过节奏韵律说出来,家长可以唱错半句,让孩子纠正错,提高孩子表达的兴趣;
②读故事,多留白:很多家长睡前会给孩子讲故事,家长可以只讲一半,让孩子完成另一半,或者家长讲一个开头,让孩子编后面的故事,让孩子不只做故事的倾听者;
③问问题,多等待:当家长问孩子问题时,孩子没有很快回答,不要泼孩子冷水,或者打断孩子思考,家长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孩子说出来后再引导;
④看图说话和表演:给孩子铺设一个开头,除了让孩子说出来,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表演情节,引导孩子表演的时候可以拍录像,后面可以给孩子看影片,日积月累说话能力表演能力是会有提升的。
提升本体能力,提升触觉能力
本体觉——让孩子有一些独立的生活习惯,主动做一些事情,比如,扣纽扣、刷牙、洗脸、穿衣服,以及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
触觉——家长可以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帮助孩子发展触觉。比如玩一些促进触觉发育的游戏,在孩子的手上、肚子、后背写字或者画符号,让孩子说出画的是什么。也可以在孩子洗澡时,用不同材质的毛巾,刺激孩子的感觉;或者蒙上眼睛,让孩子挑出玩具。
做阳光型父母,树立良好榜样
想要改变孩子,家长应该先改变自己。作为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多进行社会交往,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孩子一个机会,双方是互相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