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孩子上什么学校(富人家的孩子上文科)
富人的孩子上什么学校(富人家的孩子上文科)因为,那些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学费一般由父母负担,这艺术等等,这样的文科;在美国大学里,文科生对于理科生,有着“迷之优越感”。理科学人总是嘲笑学文科的人,是无用的文人;文科的同志可以反唇相讥,说理科学人是有用的佣人。可令人意外的是,钱钟书先生得这句话,在美国大学里,得到印证。
高考分数线出来了!
没有意外,江苏残暴依旧,爱咋咋地!
作为一名真文科生,对于高考唯一的记忆,只剩下理科生对文科生的“迷之优越感”。
对于这种“分科黑”,钱钟书先生说的好——
理科学人总是嘲笑学文科的人,是无用的文人;
文科的同志可以反唇相讥,说理科学人是有用的佣人。
可令人意外的是,钱钟书先生得这句话,在美国大学里,得到印证。
在美国大学里,文科生对于理科生,有着“迷之优越感”。
因为,那些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学费一般由父母负担,这艺术等等,这样的文科;
而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则更愿意选择“有用”的专些学生往往更倾向于选择“花俏”和不那么实用的专业,也就是诸如历史、文学以及表演业,比如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物理等等,这样的理科。
再翻一翻美国政要的名单,希拉里·克林顿、马克·卢比奥和克里斯·克里斯蒂还好,学的是法律;杰布·布什学的是拉丁语;卡莉·菲奥莉娜学的是中世纪文学;迈克·哈克比学的居然是神学……他们大多都是钱先生说的“无用的文人”。
这也代表了美国大学里的真实情况,文科成为富人家孩子的专利,理科受到穷人家孩子的青睐。
早在1780年,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约翰·亚当斯,在写给其妻子的一封信里,恰巧谈到了如何对子孙进行教育。
他在信里这样说,鉴于自己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在谋求国家独立上,他希望他的子辈都能学习一些用于建设国家的实际学问,比如数学、航海和商业等。
因为儿子辈的努力建设,才会到了他的孙辈一代,“我们的孩子就有了学习美术、陶艺、音乐和文学的物质基础。”
让下一代努力建设,让下下一代享受成果。
隔辈亲,才是真的亲!这个道理,居然放之四海皆准。
而如今美国大学的情况,恰恰如约翰·亚当斯所说,正朝着“文科成为贵族学科”的方向疾驰而去。
不过在实际生活里,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人文学科年收入中位线大约5万美元,而计算机科学则是7.5万美元。
明显文科生毕业后,赚得没有理科生多,为什么文科还越来越贵族?
因为,有钱人家的孩子,要么不怕没工作,要么不需要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