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几个学科哪个好(能源动力类专业解读)
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几个学科哪个好(能源动力类专业解读)核技术风能与动力工程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及风电场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流体、机械、电气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学习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空气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接受现代风力发电、动力工程专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源工程与自动化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顺应国家节能减排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政策需要,培养能源工业急需掌握清洁能源(特别是太阳能、风能的大规模利用)、发电技术、节能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包括能源工程、能源自动化及清洁能源的利用,研究能源的转换、传输与利用及与之相关的系统与设备,研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与新兴能源、清洁能源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毕业生可在电力、动力、制冷空调、能源化
能源动力类分为4个专业方向: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工程、空调与制冷。包括以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 ▪ 080502:核工程与核技术 | ▪ 080503W:工程物理 |
▪ 080504W: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 ▪ 080505S: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 ▪ 080506S: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
▪ 080507S:风能与动力工程 | ▪ 080508S:核技术 | ▪ 080509S: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
▪ 080510S: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 080511S:核反应堆工程 | ▪ 080512S: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工程物理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能源动力类,其中能源动力类共10个专业,工程物理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28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22514位工程物理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05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73元,0-2年工资4253元,10年以上工资10000元,3-5年工资5338元,6-7年工资6816元,8-10年工资7686元。工程物理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
工程物理专业大学排名 | 学校名称 |
1 | 清华大学 |
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 北京工业大学 |
4 | 华北电力大学 |
5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6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7 | 河北工业大学 |
8 | 天津农学院 |
9 | 西南交通大学 |
10 | 安徽大学 |
11 | 华南农业大学 |
12 | 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学生主要学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清洁能源开发、电力生产自动化等基本能力。培养具备宽厚热科学理论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开发、电力生产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空调和储能、空调与人工环境等领域的设计、研究与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掌握能源利用、环境规划相关领域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在能源环境规划利用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排名 |
1 | 浙江大学 | 5★ |
2 | 东华大学 | 4★ |
3 | 山东大学 | 3★ |
4 | 大连理工大学 | 3★ |
5 | 华南农业大学 | 3★ |
6 | 浙江工业大学 |
能源工程与自动化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顺应国家节能减排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政策需要,培养能源工业急需掌握清洁能源(特别是太阳能、风能的大规模利用)、发电技术、节能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包括能源工程、能源自动化及清洁能源的利用,研究能源的转换、传输与利用及与之相关的系统与设备,研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与新兴能源、清洁能源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毕业生可在电力、动力、制冷空调、能源化工、天然气及城市燃气输配、可再生能源开发、高等院校等从事生产、管理、设计、营销、教学、科研工作,人才需求量大,也可攻读更高学位。
能源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 | 学校名称 |
1 | 华中科技大学 |
2 | 清华大学 |
3 | 西安交通大学 |
4 | 浙江大学 |
5 | 重庆大学 |
6 | 西南交通大学 |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8 | 天津大学 |
9 | 合肥工业大学 |
10 | 沈阳工业大学 |
能源动力系统与自动化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研究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研究人工环境、制冷空调、低温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还研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伴随能源转换与利用过程排放的有害物质将造成环境污染,能源的生产必须高效、清洁。能源与环境系统专业不仅对自动化控制十分依赖,而且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集合了热科学、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高新科学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具有很宽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
风能与动力工程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及风电场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流体、机械、电气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学习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空气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接受现代风力发电、动力工程专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排 序 | 学校名称 | 水 平 | 开此专业学校数 |
1 | 华北电力大学 | 5★ | 15 |
2 | 兰州理工大学 | 4★ | 15 |
3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4★ | 15 |
4 | 东北电力大学 | 3★ | 15 |
5 | 长沙理工大学 | 3★ | 15 |
6 | 兰州交通大学 | 3★ | 15 |
7 | 南京工业大学 | 3★ | 15 |
核技术
核技术专业是包括核技术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科。
研究的对象为辐射产生机理、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射线探测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实际应用方面着重跨学科研究(所跨学科如物理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工业、农业和社会安全等)。
2016-2017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排名
排 序 | 学校名称 | 水 平 | 开此专业学校数 |
1 | 西安交通大学 | 5★ | 29 |
2 | 清华大学 | 4★ | 29 |
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 | 29 |
4 | 南华大学 | 4★ | 29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29 |
6 | 四川大学 | 3★ | 29 |
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 | 29 |
8 | 东华理工大学 | 3★ | 29 |
9 | 华北电力大学 | 3★ | 29 |
10 | 复旦大学 | 3★ | 29 |
11 | 兰州大学 | 3★ | 29 |
12 | 成都理工大学 | 3★ | 29 |
13 | 武汉大学 | 3★ | 29 |
14 | 华南理工大学 | 3★ | 29 |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基础知识,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能在国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立足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该专业属于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领域,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我校在该领域具备良好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在风力发电、光伏电池、绿色电源、电动车控制、变频技术、智能电网、脱硫技术等领域,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课题和北京市重大专项,开发了系列化的新能源装置和节能设备。先后在校内建设了100千瓦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并网实验系统;研发出了高性能千瓦级灯光镇流器和实验平台,并与2008年用在北京奥运会主火炬的照明设备上;研发了系列工业和民用浅层地热能源利用技术,获得了社会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先后在北京、山西和河北等省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汽车分会的秘书长单位,开发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试验平台以及动力电池测试平台;自主研发的智能电网监控软件和脱硫控制系统得到了推广应用。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 学校名称 |
1 | 西安交通大学 |
2 | 华中科技大学 |
3 | 南京理工大学 |
4 | 河海大学 |
5 | 南京工业大学 |
6 | 江苏大学 |
7 | 长沙理工大学 |
8 | 新疆大学 |
9 | 山东建筑大学 |
10 | 济南大学 |
11 | 淮海工学院 |
12 | 常州工学院 |
13 | 长春工程学院 |
14 | 兰州理工大学 |
15 | 南昌理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