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海高考状元叶郑刚(我的高考叶郑刚)

上海高考状元叶郑刚(我的高考叶郑刚)这是上海中学2022届高三(5)班学生叶郑刚三年之前在中考誓师大会上豪情满怀的发言。“是雄鹰就搏击长空,是老虎就声震山谷!”借放榜之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我的高考”系列,邀几位今年的高考考生聊聊过往,谈谈理想,不光纪念这场高考,也纪念这段自我意识萌发的青春岁月。叶郑刚参加上海中学校园十大歌手决赛 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提供叶郑刚: 高考总分630分:语文130分、数学150分、英语143分;选考科目207分(物理A 、化学A 、生物A)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编者按】

7月23日傍晚,大暑节气,2022年上海秋季高考成绩公布。

今年上海高考因疫情延期一个月举行,高考成绩也晚了一个月发榜。经历了网课、封控、延期,一群Z世代考生们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成果,步入人生新旅途。

借放榜之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我的高考”系列,邀几位今年的高考考生聊聊过往,谈谈理想,不光纪念这场高考,也纪念这段自我意识萌发的青春岁月。

上海高考状元叶郑刚(我的高考叶郑刚)(1)

叶郑刚参加上海中学校园十大歌手决赛 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提供

叶郑刚: 高考总分630分:语文130分、数学150分、英语143分;选考科目207分(物理A 、化学A 、生物A)

“是雄鹰就搏击长空,是老虎就声震山谷!”

这是上海中学2022届高三(5)班学生叶郑刚三年之前在中考誓师大会上豪情满怀的发言。

三年来他一直坚守并牢记自己的梦想:调整最佳状态,考出最好成绩,让梦想翱翔。

2022年的高考,他取得了总分630分的高分,受到了北京大学的青睐,将于今秋走进北大燕园,成为未名湖畔的一员。

叶郑刚小学就读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初中就读于上海张江集团学校,高中就读于上海中学。中小学求学阶段他一直担任班长或者副班长的职位,在初中阶段还担任过大队主席,这对于他而言是一份很独特很珍贵的记忆。

虽然经历了疫情的考验,高考延期了一个月才举行,但叶郑刚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自己高考时不紧张,进入考场之后保持全身心的投入,紧张的情绪就自然消散了。不过查询高考分数之前“非常紧张和焦虑”,叶郑刚当时坐在自家客厅查分,父母陪伴在侧,当成绩单出现时,看到了分数的一家三口十分激动,“感觉很欣喜”。

“他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一点都不让人意外。”班主任张琼由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最打动我的是他的自律,从我去他家家访开始,我就发现他是一位非常自律的同学,而且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目标、有方法、自律且努力。今年的高考我觉得发挥出了他的实力,与我对他的期待是非常吻合的。”

高二时生物等级考,叶郑刚考了A,而满分为A ,当时他心情有点不太美妙,“考分确实很难让人满意。”不过慢慢地他放下包袱并打开了心结,高考时各门成绩都跟预期差不多。他自认为考得不错的是语文,“语文其特有的不可预知性需要被尊重,130分对我来说是一个还不错的成绩。”

谈及自己的学习经验,叶郑刚总结说,外语学习主要从考纲和外刊两方面入手,前者必须背得滚瓜烂熟以作为考试的基础;后者可以帮助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刷题求精不求多,保持手感即可。语文的学习关键在于阅读,阅读量与自己的思考是语文学习背后的支撑。数学的关键在于反思——从一道题中剥离出做题的思路,这个过程赋予这道题以价值。

“我很喜欢我的高中三年,喜欢所有的老师和所有的同学们,他们是我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繁星。”叶郑刚说,他最喜欢的是上中的多元与机会的多样,可以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需求。因而在高中他也做了多方面的尝试——运动会、艺术节、课题报告会等活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一路前行遇到的诸多好教师也是叶郑刚难忘的,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他充满感激。在他看来,上海中学的教师都文质兼备,能走上讲台成为导师,也可以走下讲台成为朋友,才气与活力并存。“我们给很多老师起了绰号,因为是真正以一种朋友的方式在相处。”他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将成为叶郑刚学习的新起点。 “选择北大是喜欢北大的校园氛围以及北大的整体感,北大也能为未名学子们提供一个极佳的平台,那些机会是不容错过的。” 他说,“经管一直以来就是我的志向所在,喜欢经济学看待问题的视角与思考,也对于其中人文气质和理性思辨的结合十分感兴趣。”

“他是一个很会思考和反思的学生。”张琼由祝愿叶郑刚在北京大学学业有成,继续发光。

上海高考状元叶郑刚(我的高考叶郑刚)(2)

叶郑刚的青海之旅

暑假后半段叶郑刚想和好友出去旅游开拓一下眼界,做一些个人的田野调查。进入大学后他想在专业课方面多花功夫,同时交到一些知己的好友,“在交流中获得一些外生力量的推动,也是一种开拓眼界的方式吧。”

而对于友情,叶郑刚谈到:“我认为朋友是必不可缺的,尤其是知心朋友。我每天都会与朋友们进行学习或生活的交流,这是一个重新拥抱生活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缓解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也会让自己学到东西。谈话和阅读有时候起到相同的作用。”在疫情期间他也常常与关系最紧密的朋友进行日常的交流,使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出口。

兴趣爱好广泛是他的另一个特点,叶郑刚很喜欢球类运动,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都比较擅长;在音乐方面,他喜欢唱歌和弹吉他以作为放松。另外阅读是陪伴他时间最长的爱好,“很喜欢一些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小说家:比如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科塔萨尔等等;也喜欢看诗集,最近读阿多尼斯比较多。”他说。

如何处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平衡?叶郑刚的观点是:“我认为学会学习的人先要学会生活,就像你要成为学习成绩好的人先要成为一个人。”

叶郑刚告诉明年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们:“在高三虽然会很辛苦,但我觉得不应该让学习挤占原本的生活空间,否则在这一段阵痛期过了之后,你是无法复原的,反而会感觉空虚。”他在高三还保持着锻炼的固定频率,“其实只要在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提升自己的效率与专注程度,就能完成对于自己的提升。学习和生活虽说可能会有矛盾,但并不应该发生大的冲突。”

责任编辑:王维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