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怎样和老师说(孩子怎么劝都不愿意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怎样和老师说(孩子怎么劝都不愿意学习)说多了都是泪啊,我家的软硬不吃,一门心思看电视,让读书跟你讨价还价,读多少分钟,看多长时间。同款小学生!字写得能看清就行,写作业拖到最后一刻,别的孩子不写作业没被罚,他就觉得亏大了!一直名列前茅的,都是又聪明又努力的,智商一般但很努力,就排第二批,有点聪明但不够努力的,就排第三批。你的孩子就是隐形学霸,肯努力就是黑马,但是,这类学生很多,真正逆袭上来的却很少。将这件事和身边的朋友分享,那真是反响激烈啊:
小外甥准备升入五年级了。这孩子从小就有点小聪明,就是那种一点就通,脑筋转得贼快的。亲戚们都预言:这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很好。
小姑子也这么认为,这么好的苗子可不能放过,两夫妻也努力打拼,让孩子进入了一所很有名的私立小学。
四年级学期末,小姑看见儿子的成绩单,数学才80多一点!小姑失落地问班主任:我儿子的成绩一直不上不下的,不应该啊!
班主任是一名老教师,她说:成绩中等以上的孩子成绩分3个层次:
一直名列前茅的,都是又聪明又努力的,智商一般但很努力,就排第二批,有点聪明但不够努力的,就排第三批。
你的孩子就是隐形学霸,肯努力就是黑马,但是,这类学生很多,真正逆袭上来的却很少。
将这件事和身边的朋友分享,那真是反响激烈啊:
同款小学生!字写得能看清就行,写作业拖到最后一刻,别的孩子不写作业没被罚,他就觉得亏大了!
说多了都是泪啊,我家的软硬不吃,一门心思看电视,让读书跟你讨价还价,读多少分钟,看多长时间。
你说孩子不聪明?游戏打得贼好,要学习先和你谈条件,想尽办法偷懒,36计简直无师自通,有经验的妈妈已经洞悉了一切:只要孩子不想学,你做什么都没用!
想当年,我家大宝也有这苗头,我是身心俱疲。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当然不能有“有的孩子天生喜欢学习,有的就是讨厌学习”的想法,在我刷了100个名师讲座视频,又和一位10年教学经验的资深老师深聊后,我发现,以前“谴责 大道理”是“战略上的懒惰”。关于“小孩为什么不愿意学习”这个问题,还真得对症下药。
在大宝一年级的时候,我做过最错的事情是,她明明有100分的实力,我却说:一年级没有100也没关系,努力就好。
后来呢?大宝看到学习委员(班里学习最厉害的人)虽然脾气不好,在班里也没她受欢迎,不用参加竞选就被老师选为中队长,她很气,很无奈。
大宝已经模糊能感觉到:学霸在学校就是有影响力。
我想起一个网友提过,某名校给学生授予博士学位的时候会说:恭喜你,这意味着你的判断可以被社会信赖。
这句话多美好,多有分量啊。学识广博的人就是影响力大,受人尊重,说一句,顶普通人滔滔不绝说一辈子。
更命的是,成绩好的,他们总有理由继续成绩好,成绩不好的也有无数理由继续成绩不好。成绩不好的,就特别迷信“读书无用,很多大老板都是低学历的”。问题是,那些成功大老板都是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掩盖的是80%的失败者呀。
有个孩子常年沉迷手机游戏。爸爸妈妈常年不在家,只有老人带着,总是“对眼睛不好“、“对脊椎不好”唠叨地劝着。当哥哥的看不下去,后来发现弟弟都在玩很“low”的跑酷、拼拼乐等等,心生一计。
哥哥通过路由器屏蔽了全家人的手机。弟弟发现上不了网,看了一圈,全家都一样,也就没追问。后来哥哥买了一台游戏机器,用来换弟弟的手机。弟弟玩了一下,发现游戏更好玩,就同意了。
但弟弟不知道的是,这里每个游戏都要付费买的,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下载。
哥哥用新游戏来作为学习的奖品。弟弟爱上了高级的游戏之后,就不屑玩手游了,再加上有效的时间监控,弟弟真的考上当地最好的初中。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视频,有个成绩排名前3的,问排名第一的:考试的时候,你明明早就做完了,为什么都压在最后一秒才交卷,试卷有什么好看的?
第一名的女生说:的确没什么好看的,我就是想考第一,超过你而已。
看,这就是学霸间的高能对话,很多人看后都醒悟:原来我差一个学霸好友。有好的学习氛围对学习真的很重要,要不最近怎么都是“双胞胎一起上北大”、“宿舍6人全部考上清华北大”的消息呢?
相反,如果身边的朋友总是对你说:“大家都不及格啊,没关系的”,“我爸爸是老板,他才小学毕业!”孩子真的就躺平了。
说了那么多,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因为孩子的认知有偏差,所以才没有动力去努力。这就是为什么“书到用时方恨少”,长大以后,我们总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不是因为我们当时没努力,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认知水平比当时高啊。
所以,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带孩子参观名牌高中、大学我曾经看到一个段子,有个孩子高考成绩不好,后来他提前去看了学校,当他看到一层楼挤满了几十间宿舍,小小的宿舍放着8张高低床,16个人要一起用公用的厕所,又看到了一些名牌大学的宿舍,一个大房间,下桌上床,宽敞明亮,毫不犹豫就回去复读了。
如果没有学霸同学,学霸亲戚分享经历,那在书上、视频上,多看看其他学霸的经历也是很有效的。
记得前几年我就特别关注一个北大学霸刘嘉森,他曾经有过从568名一跃成为衡水中学的高考状元的经历,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做了很多演讲来激励他的学弟学妹们。我看过他出的书,我真是相见恨晚。
因为他当年高考经历的挫折,我很多都经历过,我当时真的没想到,原来这些挫折是可以扛过去的,有些机会是必须争取的。
就像高中最后一个寒假,老师布置了超大的作业量,我辛苦了这么久了,春节放个假也不行吗?
但刘嘉森没有啊,短短9天,36套卷子,挺过来了。后来,班上只有70%的人完成了作业,而他,在下一次的模拟考,第一次挤进了年级前4。
面对数学,我当时以为120分不错了,提分很难了,英语奋斗了几个月没有效果,也放弃了。我以为学霸从来没有学习问题。但其实,大家都遇到了困难,只是有些人扛住了,才成为了学霸。
没错,做出错误的选择,只是因为信息不够多。可惜的是,这类信息我们家长也不一定能告诉孩子,我们说的,他们也不能理解。
幸运的是,刘嘉森竟然也为小学生写了一本书,《49天成为小学霸》。
我毫不犹豫入手了,孩子不想学习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他都谈到了:
- 他告诉孩子,你不喜欢学习不是因为学习不好,而是因为学习难;
- 当年我也不喜欢老师,但我是这样做的;
他还回答:
- 学习很累怎么办?
-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
- 同学和我对着干怎么办?
每一篇文章都很短小,每晚我都和大宝读一篇,我们母女读下来都很有共鸣,有很多的交流。当时大宝还承认说:“的确,我不是不喜欢学习,只是遇到难题,就没有自信。”我觉得这就是很好的开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路好走。当孩子们知道,他们不是孤单的,曾经有个大哥哥也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孩子就有信心坚持下去。
这个假期的作业,我都不用盯着,大宝就早做完了。我让她休息一下的时候,她还蹦出了“不要对作业有抗拒情绪”这样的话。
人生而慕强,谁都想做学霸,只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
孩子需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能说到他们心坎里,真正能帮他们答疑解惑的人。我觉得这本书,就很好。
我特地找到了优惠渠道,一杯奶茶的钱,孩子就能和这位大哥哥交流。点击下面链接,了解一下吧:
认知决定态度,当孩子真的愿意努力学习,一定比上千、上万块的补习班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