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语文小题训练答案(高考语文论述文训练)
高考总复习语文小题训练答案(高考语文论述文训练)B.新发展观否定了产业发展领域中单一维度的观念以及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规律。A.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强烈的“危机感”容易催生单一维度的发展观念。我们认为新产业革命是指向未来的,它的路径未定,不同的经济体都要探索、寻找属于自己的合适路径。不仅如此,新产业革命所要到达的目的地的特征也是开放的,充满意想不到的可能。没有谁能够完全清晰地描绘未来的情景,又怎么能够笃定地认为未来企业就是某个据说代表未来的“标杆”企业整齐划一的复制呢?(摘编自杨斌《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产业发展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之初,虽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经济总量在全世界的占比微不足道,落后的社会生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理想和现实巨大的差距面前,强烈的“危机感”很容易催生单纯追求 GDP 的发展观念,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取得广泛共识,从而为经济建设树立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凝聚力量,果敢行动。
以“GDP 挂帅”为集中体现的发展观念,现在已经不能很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了。中共十九大报告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来概括当前我们经历的历史性转变,“发展”的内涵在这里已然从“富起来”转变为“强起来”,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有环境保护、创新能力、科技与文化等很多方面。“强”是多维度的,需要综合考量,无法把多个维度的“强”通过“加总”成一个“数”,来理解和测度整体的“强”。
新发展观不再能“化简”“还原”成某个单一维度。在产业发展领城,这种单一维度的观念在更深的层次上,有时表现在关于产业发展进程所谓“一般规律”的认知中。自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从而开启了现代工业以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数次被称作“产业革命”的生产大发展。每一次生产大发展都使社会生产达到了一个历史上无法企及的新高度,并且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那些关于产业发展的宏观叙事里,这些显而易见的生产力成就被人们与“一般化”“普适化”的道路连接起来了。这条路上有大的“驿站”,也有小的“台阶”,发达国家一路走来,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就是在这条路上“拾级而上”。这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的“专断论”认知的危险在于,它提供了一把“尺子”,用来“客观”地评判产业体系和企业的“先进”或“落后”,从而给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提供“进步”的理由和依据。实际上,这些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总结的“后见之明”,忽略了不同国家禀赋的不同,忽略了不同国家产业发展过程中内外历史条件的差异。
我们认为新产业革命是指向未来的,它的路径未定,不同的经济体都要探索、寻找属于自己的合适路径。不仅如此,新产业革命所要到达的目的地的特征也是开放的,充满意想不到的可能。没有谁能够完全清晰地描绘未来的情景,又怎么能够笃定地认为未来企业就是某个据说代表未来的“标杆”企业整齐划一的复制呢?
(摘编自杨斌《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产业发展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强烈的“危机感”容易催生单一维度的发展观念。
B.新发展观否定了产业发展领域中单一维度的观念以及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规律。
C.根据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增长,也要关注环保、创新等。
D.新产业革命的终极形态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经济体新产业革命的路径也不尽相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开头以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单纯追求 GDP 具有时代必然性。
B.文章在分析论述新产业革命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指出了未来企业发展存在多种的可能性。
C.文章提出新的发展观之后,接着又分析“一般规律”的来源,进而说明后者不具备普适性。
D.文章认为“强起来”无法使用“数”来理解和测度,以此阐释了“发展”内涵改变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将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道路视为各国必由之路,就容易在认知上导致“专断论”。
B.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开启现代工业,之后数次产业革命都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人类生活。
C.后发国家根据本国特点,依循历次产业革命的内在规律,必然能够迎来新的产业革命。
D.评判产业体系实际上并不存在客观评判标准,不应当人为地调整和干预未来产业体系。
1.答案:
1.B;
2.D;
3.A
解析:
1.“否定了……规律”曲解文意(或偷换概念)。根据原文第三段 新发展观否定的是“产业发展进程所谓‘一般规律’” 即被西方发达国家主观臆断的“规律” 而非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
2.“阐释了‘发展’内涵改变的原因”错误 于文无据;由原文第二段可知 “强”是多维度的 需要综合考量 无法把多个维度的“强”通过“加总”成一个“数”来理解和测度整体的“强” 同时此也并不是“发展”内涵改变的原因。另外 “强起来”无法使用“数”来理解和测度 也显得绝对化”。
3.B项 由原文第三段“自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从而开启了现代工业以来” 可知蒸汽机的发明并不能“直接开启”现代工业 还需要“广泛应用于生产”。C 项 “必然能够迎来新产业革命”表述过于绝对。D 项 犯了绝对化错误 “评判产业体系实际上并不存在客观标准”“不应当人为地调整和干预未来产业体系” 表述过于绝对化 由原文第三段“这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理由和依据”可知 可以进行适当的“人为的调整和干预”。
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在文学批评研究中 人们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和痛苦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 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这种阐释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但仍需略作辨析 以期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不平则鸣”的原意。
“不平则鸣”一语的原意是什么呢?假如把“不平则鸣”单纯解释为对于不公平事情的愤慨 则《送孟东野序》中就出现了大量难以解释甚至矛盾之处。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 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 而文中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 殷代的伊尹 周代的周公等等为“善鸣者” 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 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而且文中还说“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等等 这就更谈不上“不平则鸣”了。
韩愈此文是否有矛盾 关键在于“不平”一词的内涵。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 它不但指愤郁 也包括欢乐在内。”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 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的狭隘理解。
我以为 “平” 是指平常、平静、平衡、平凡等;“不平”则是指异乎寻常的状况 既可指事物受到压抑或推动 也可指事物处于发展变化 或充满矛盾的状况。总之“不平”所指甚广 并不特指逆境;“不平则鸣”应是指自然、社会处于不寻常的状况之时 个体的“人生”一定会有所表现。
当人类社会处于变革动荡之时 总是会出现一些“善鸣”的人物。这可以是盛世 如唐虞的皋陶、大禹、殷商的伊尹、周代的周公;也可以是乱世衰世 如“周之衰 孔子之徒鸣之”;“其末也 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 大国也 其亡也 以屈原鸣”。可以“以道鸣” 如孟子、荀子;可以“以术鸣” 如杨朱、老子、韩、张仪、苏秦;也可以以诗文鸣 如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杜甫。
韩愈认为孟郊是一个“善鸣”的诗人 但不知道老天爷是让他“鸣国家之盛”呢 还是“使自鸣其不幸” 不过不管哪种情况都不会影响孟郊的“善鸣” 所以劝他不必为处境顺逆而“喜”“悲”。为什么后来的读者理解“不平则鸣”往往偏重于不幸、愤懑这一方面的含义呢?这是因为孟郊本来就是一个穷苦的诗人 其诗多是贫寒之声 而韩愈对之也寄以深厚的同情。
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动荡的时代为诗人提供创作的题材和动力 故往往产生感荡心灵的作品 这固然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一个繁荣昌盛又比较自由的时代 也可以产生伟大的诗人作品来“鸣国家之盛”。中国古代的隆汉盛唐也是文学的黄金时代 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就诗人创作而言 “穷而后工”固然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但达者只要不是过着平庸的、碌碌无为的生活 只要能敏锐地把握时代与生活的变化 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也完全可以写出好作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文学批评研究中 “不平则鸣”通常被用来形容诗人作家的不幸和痛苦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
B.韩愈《送孟东野序》中 关于“不平则鸣”的阐释存在很多难以解释甚至矛盾的地方 宋代学者洪迈就曾明确地指出过这一点。
C.“不平”的内涵很广泛 可指事物受到压抑或推动 也可指事物处于发展变化 或充满矛盾的状况;总之 可以指各种异乎寻常的状况。
D.要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不平则鸣”的原意 就不能将其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等理论简单划上等号 需要作进一步的辨析。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只有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了“不平”的含义 才能够清楚地把握和理解韩愈《送孟东野序》中对于“不平则鸣”的态度和观点。
B.钱钟书先生对“不平”的解释 很有见地 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韩愈“不平则鸣”的原意。
C.韩愈《送孟东野序》中列举的唐虞皋陶、大禹、殷商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人物 可以见出“不平”所指甚广 并不特指逆境。
D.韩愈认为孟郊是一个“善鸣”的诗人 而孟郊本来就是一个穷苦的诗人 韩愈对他非常同情 因此 韩愈的“不平则鸣”本来就偏于不幸、愤懑这方面的含义。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 通过称赞孟郊的“善鸣”来劝其不必为处境顺逆而“喜”“悲” 并没有单纯强调孟郊人生的“不幸”。
B.赵翼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 与将“不平则鸣”的理解偏重于不幸、愤懑这一方面的观点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C.动荡的时代 往往产生感荡心灵的作品;同样的 一个繁荣昌盛又比较自由的时代 也一定会产生伟大的诗人作品来“鸣国家之盛”。
D.达者如果过着平庸的、碌碌无为的生活 不能敏锐地把握时代与生活的变化 也难写出好的作品。
2.答案:
1.B;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人们对加缪的认识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题中B项曲解文意 由原文2、3、4三节内容可知 韩愈自身没有矛盾 是人们的理解有问题。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 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 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 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答题关键词“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 然后仔细分析 题中D项“本来就偏于不幸、愤懑这方面的含义。”曲解文意 由文章倒数第二节内容可知 不是韩愈本义 而是读者理解有所偏重。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 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题中C项“也一定会产生伟大的诗人作品来”推断错误 原文中的“也可以产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 过于绝对化。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D.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B.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C.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D.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C.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D.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3.答案:
1.C;
2.B;
3.D
解析:
1.C.文中提到 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 一些国人对汉字产生了怀疑 这个可以彰显国人当时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足。也照应了文章中后段“近年来 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 这事实上就是文化自信心不足的一种具体体现——怀疑本国或本民族文化劣等。“原因之一”范围正确 不存在以偏概全。所以这一项是正确的。A.“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 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 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逻辑错误 原文中是递进关系 先产生兴趣 后实现以字养德。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曲解文意 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 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 没有鄙视之意。D.汉字是中华民族繁衍的基础 显然不对。原文是“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基因和基础不是对等概念 对象和形容词都不对。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因 当然有文化成分。但基础 必须是生存条件 是最基本的存活条件 譬如——经济。
2.“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分析错误 文章提到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 是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
3.“决定了”是不对的 这只是其中一种方法——错在“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从原文看 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但只是讲在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 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于汉字教育。
4.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文学批评面对的往往是具体的、还未有定论的作品和问题 这些是文学进程中的基本肌理 也是一切理论探讨的立足点。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研究 如果不以文学批评为基础 多半会成为空论 而不是有血肉的学问。
然而 很多人做文学批评 缺少对作家整体性把握。仅评一部作品 或者只研究某一个阶段的作品 都不足以看出这个作家的整体面貌。很多人都做贾平凹小说评论 但如果不研究他的散文 对作家的理解就不完整了。如果不能整体性把握一个作家的作品 就不太容易把文学批评做好。
批评还应有文体意识 也就是说要认识到批评文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的批评文章所涉及的很多作品 你也许没有读过 但是他的批评文章也具有独立价值。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 你会发现批评家与批评家之间、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通信也可当作批评文字发表出来 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有用信息。
李健吾认为 批评本身“也是一种艺术” 而最好的批评是既不溢美 也不苛责 “不诽谤 不攻讦 不应征” 维护批评尊严 不以贬低写作者地位为代价 批评者和写作者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批评者更应是谦逊的 要有与写作者对话的态度。所以 李健吾的批评是艺术的 语言是真诚敦厚的 他要年轻人都记住考勒几的忠告:“就其缺点来评判任何事物都是不明智的 首先的努力应是去发现事物的优点。”——即为寻美的批评实践 显然更具建设性和创造性。李长之也认为 一个批评家要完成对一部作品的批评 首先要有理解力 其次要有褒贬 再次要提出正面主张。可是 现在批评界最活跃的精神 更多是一种“愤” 以否定为能事。由“愤”而流于尖酸刻薄、耍小聪明者 也不在少数。古人写文章 重典雅、讲体统 现在这些似乎都可以不要了。牟宗三说 “君子存心忠厚 讲是非不可不严 但不可尖酸刻薄。假使骂人弄久了 以为天下的正气都在我这里 那就是自己先已受病。”因此 写文学批评应心胸坦荡 存肯定之心 张扬一种生命理想 才能不伤文学 也不伤自己。
批评不仅要呈现一个有体温的价值世界 同时也要创造一种新的批评语言 那种“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的语言——所谓批评的文体意识 主要就体现在批评语言的优美、准确并充满生命感悟上 而不是那种新八股文 更不是貌似有学问、其实毫无文采的材料堆砌。批评是艺术 也有对精神性、想象力和文体意识的独立要求 它也是一种写作 一种精神共享的方式。
理想的文学批评 正是艺术感觉、宽阔视野、通达学识和优美表达的结合。
(2017年12月26日光明日报《批评是有思想的艺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批评只针对未定论的作品展开 因此 它是文学领域里理论研究的基础。
B.考勒几与李长之主张的共同之处在于努力发现作品的优点 视批评为寻美实践。
C.文学批评家应该具备坦荡的心胸和存肯定之心的素养 还要能够张扬生命理想。
D.文学批评的语言 应该优美、准确 充满生命感悟 不可卖弄学问炫耀文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提到批评家与批评家、作家间的书信 意在强调上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价值。
B.文章先指出文学批评的基础性地位 再针对批评中的问题论述 提出自己的看法。
C.文章以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为立论的前提 重点论述批评的整体把握、文体意识等。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阐述文学批评的理想状态 意在引导文学批评健康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作家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 对作家的理解才可能是完整的。
B.文学批评不仅要关注所批评的作家、作品 还要提升批评文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C.文体意识可能会催生艺术感觉、宽阔视野、通达学识和优美表达相结合的文学批评。
D.如果文学批评不再“尖酸刻薄、耍小聪明” 批评就会公正客观 受到作家的欢迎。
4.答案:
1.C;
2.A;
3.D
解析:
1.A项,“文学批评只针对未定论的作品展开”错,文章第一段说的是“文学批评面对的往往是具体的、还未有定论的作品和问题”,选项遗漏了“往往”和“具体”这两个词语。B项,“考勒几与李长之主张的共同之处在于努力发现作品的优点”错误,从文中来看,李长之主张“要有褒贬”。D项,“不可卖弄学问炫耀文采”错,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貌似有学问、其实毫无文采的材料堆砌”。
2.A项“意在强调上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价值”错误,从文中来看,引述这个论据,是论述文学评论“还应有文体意识,也就是说要认识到批评文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选项对论据的作用分析有误。
3.D项,“……批评就会公正客观,受到作家的欢迎”错,“批评就会公正客观,受到作家的欢迎”需要许多因素,不是仅仅“不再‘尖酸刻薄、耍小聪明’”就可以的。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诗词篇幅短小而魅力无穷,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说:“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篇幅不长、字数不多的古诗词,曾备受读者喜爱,被读者视如珍宝。
林语堂说过,有一个漫长的年代“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意谓那时候笃信基督教或天主教的西方人依靠宗教信仰帮助自己去恶从善,而中国人则依靠诗歌教化帮助自己去恶从善。
西方人主张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进入神圣的状态,而中国人竭力追求的却是诗意的生活。在中国人的人生理想中,诗意的人生比庸俗的、铜臭的人生,甚至比遁入空门的人生更加高尚。
曾经西方人从小背诵《圣经》,中国人则从小背诵唐诗。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诗教确实曾经类似宗教,或者说具有宗教般的力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诗歌的教化作用通常不必借助强制的力量来实现,人们大都情不自禁地被诗歌的魅力吸引,自觉去运用记诵的诗句来指导自己方方面面的生活。
古诗词的魅力主要源自其精辟的内容,它实际上成了历朝历代许许多多具有高超智慧的人体察到的人生哲理。老一辈人读古诗词,首先会被作品开诚相见的态度吸引,他们读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以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等,对这些内心的剖白,总是反复咀嚼,长久难忘,他们被作者的真情实感打动,如同听到知心朋友说话,即使对方彻夜长谈,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大量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不但跟人们推心置腹地说话,而且拥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善于凭借生动的形象去表情达意,让人爱不忍释,终致潜移默化。
有的是通过典型细节达到形象生动的。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作者仅仅借助一只飞入人家的燕子,去反映世事盛衰的变化,深沉的感慨便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蕴含着沧海桑田的感慨。
有的是通过贴切比喻达到形象生动的。如《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的作者渴望与妻相伴,所以埋怨“人不似月”随己闯荡;作者不愿与妻分别,所以恼恨“人竟似月”不能长圆。爱得深,于是“似”也恨,“不似”也恨,比喻出人意料,又都合乎情理。
有的是通过巧妙拟人达到形象生动的。如“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读者从《卜算子·咏梅》中看到的虽饱受摧残,仍孤芳自赏、变粉犹香的梅花,正是陆游自身的写照。
捕捉典型细节,运用比喻、拟人,都需要善于联想,需要很强的想象力,而古诗词中不少艺术形象更是发挥不同寻常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
(摘编自《古诗词的魅力》)
1.下列关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诗教确实曾经类似宗教,具有宗教般的力量,所以中国人从小背唐诗,西方人则从小背诵《圣经》。
B.大量优秀的古诗词作品让人爱不忍释,终致潜移默化,因为它们拥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善于凭借生动的形象去表情达意。
C.“笃信基督教或天主教的西方人依靠宗教信仰帮助自己去恶从善”“中国人则依靠诗歌教化帮助自己去恶从善”,这仅是林语堂的看法,不代表作者的观点。
D.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人生理想的追求方面是不同的,西方人主张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进入神圣状态,而中国人则崇尚诗意生活。
2.下列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述钱锺书谈中国古诗词的话,形象地揭示了古诗词魅力无穷,被读者视如珍宝的特点。
B.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提出主要观点后,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各角度之间是并列关系。
C.文章先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中西对比,突出了古诗词在中国人生活教化中的重要作用。
D.作者举《静夜思》《送元二使安西》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这些古诗词精辟的内容含有高超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3.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一辈人读古诗词,首先会被作品开诚布公的态度吸引,之后又会被作者的真情实感打动,从中体察到人生的哲理。
B.西方宗教和中国诗歌都可以帮助人们去恶从善,在中国人的人生理想中,诗意的人生比遁入空门的人生更加高尚。
C.许多古诗词善于借助生动的形象来表情达意,如细节典型的《卜算子·咏梅》,如拟人巧妙的《乌衣巷》,都让人爱不忍释。
D.古代诗人们通过捕捉细节,运用比喻、拟人等高超的艺术技巧,发挥不同寻常的想象力,创造出大量生动的形象。
5.答案:
1.D;
2.A;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所以中国人从小背唐诗,西方人则从小背诵《圣经》”错误,由原文第4段“曾经西方人从小背诵《圣经》,中国人则从小背诵唐诗。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诗教确实曾经类似宗教,或者说具有宗教般的力量”可知,选项因果逻辑错误,文中无因果关系。B项,“因为它们拥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善于凭借生动的形象去表情达意”错误,由原文第6段“大量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不但跟人们推心置腹地说话,而且拥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善于凭借生动的形象去表情达意,让人爱不忍释,终致潜移默化”可知,选项原因提取不全,还包括“跟人们推心置腹地说话”。C项,“这仅是林语堂的看法,不代表作者的观点”错误,原文第3段中说的是“西方人主张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进入神圣的状态……甚至比遁入空门的人生更加高尚”。作者借助林语堂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增强可信度,后文也是在谈中国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见作者也认同林语堂这一观点。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揭示了古诗词魅力无穷,被读者视如珍宝的特点”错误。由“篇幅不长、字数不多的古诗词,曾备受读者喜爱,被读者视如珍宝”可知,其揭示了古诗词短小的特点。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如细节典型的《卜算子·咏梅》,如拟人巧妙的《乌衣巷》,都让人爱不忍释”错误。根据原文第7,9两段内容可知,细节典型的是《乌衣巷》,拟人的巧妙是《卜算子·咏梅》。
6.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 不仅仅在于酒本身 更多的是因酒而生发出的种种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与“情”。其中 杯作为一种饮酒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古代酒杯名称众多 造型各异。最初通称为“爵” 后常称为“觞” 再后“觞杯”同称 到了唐宋则将饮酒器多称为“杯”了。
酒文化中的“礼” 往往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 这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最为突出。商周两代 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 有爵、觚、觯、角等 容量不同 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在宗庙举行祭祀 因祭祀者的身份、地位不同 所持的饮酒器也不一样。尊者举觯 卑者举角 礼也。所谓“长者举未釂 少者不敢饮” “公卒爵 然后饮” 亦礼也。在进食之礼中 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管子·弟子职》称 弟子事师 饮时进食 陈膳毋悖 其中也有“左酒右浆”的规定。古人分食 一人一份 所以陈膳能够定下常规。现在在宴席上杯筷盘碟仍需摆置有序 客人动杯总在主人敬酒之后 而主人敬酒每每先干一杯 这些还能看出千年酒文化的遗风。在汉字里 有些字是特用于祭祀和宴饮时某种行为和动作的 既表示礼 又形成仪。如“寿”字 《史记·武安侯列传》记 武安侯娶燕王女为夫人 设宴 “饮酒酣 武安起为寿 ……已魏其侯为寿”。寿 即上酒。这是说主人(武安侯)和宾客(魏其侯)先后为大家斟酒。又如“釂”字 《汉书·游侠郭解传》记 “解姐子负解之势 与人饮 使之釂 非其任 强灌之”。釂 尽爵也。是说强迫人家喝干杯中酒。如今 斟酒已不用“寿” 偶言“上” 犹有古意;釂改称“干”“干杯”了。
酒文化中的“情” 文人借杯流露得最为透彻 尤其是其中的闲情和苦意 闲情之时 握杯享受 自有一番乐趣。这中间不需渲染 逸致自然。陶渊明“过门辄相呼 有酒斟酌之”和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不缠琐事 不涉流俗 凸显了闲情。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更见闲趣 其诗句平淡 却透着一股深情。残杯 指装有剩酒的杯子。这剩酒或为盛宴弃余 或为独饮罢酌 用一“残”字 多有伤感之情 几乎成为命运多舛、坎坷人生的倾诉 往往表现出当时凄楚的情景。酒文化中的“情” 多半在残杯中感人至深。杜甫曾在长安困守十年 其时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直抒胸臆 把误身受辱的遭遇和创伤写得极其悲慨 却又无可奈何。其中两韵是: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这只杯 与白居易雪夜邀饮的杯相比 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苏东坡、李清照等人写到残杯 有窘况 有怀念 却不像杜甫那样实实在在 使人难堪 而情感的起伏 则比杜甫深沉得多。这又是酒文化中另一种回荡人心的“情” 杯成了当时情景的见证 凄之 惨之 怜之 惜之 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摘编自朱启新《酒文化中的杯》 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 对中国酒文化中“杯”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饮酒器 杯在由酒生发出的日常生活的种种“情”与“礼”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它与我国的酒共同使我国的酒文化举世闻名。
B.杯在文人笔下反映出来的闲情和苦意成为中国酒文化中“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杯”在众多场合里被频繁使用 成了酒文化中的重要情感寄托。
C.自古至今 酒杯在我国有爵、觚、觯、角、觞、杯等多种不同的称呼 它们造型各异 容量不同 等差有序 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
D.残杯指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之后存留剩酒的杯子 这种杯往往体现出当时的凄楚情景 倾诉着人生命运的坎坷崎岖 其情往住感人至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原思的一项是( )
A.酒文化中的礼 常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 先秦时地位尊贵的祭祀者用觯 地位卑微的祭祀人员用角。而贵贱长少饮洒有先后之分 都是“礼”的体现。
B.古人有一人一份的分食传统 在进食时要求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 《管子·弟子职》中弟子事师 饮酒进食也有“左酒右浆”的说法。
C.《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起为寿”中的“寿”是指祝福时持杯一饮而尽 而《汉书·游侠郭解传》记载的“使之釂”中的“釂”则是指劝酒时强灌他人。
D.陶潜“过门辄相呼 有酒斟酌之”和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都是闲情时握杯的享受 与白居易《问刘十九》中透露出的情趣总体而言相似。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文化中的“礼“主要表现在古代祭祀和宴饮之中 其中讲究酒器有别、饮酒先后有序、洒食摆置有序 今天一些宴席上我们还能看到酒文化的某些遗风。
B.有些汉字特用于祭祀或宴饮时的行为动作 既表示礼 又形成仪 如“上”“寿”“釂”等字 “釂”字 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干”“干杯”。
C.杜甫用“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写出了困守长安十年期间 追随权贵而误身受辱的遭遇 将实实在在的难堪与伤痛 写得极其悲慨。
D.苏轼和李清照等人写到的“残杯”是当时情景的见证 寓情于景 成为我国酒文化另一种晦涩委婉的深沉情感 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6.答案:
1.C;
2.C;
3.D
解析:
1.“造型各异”针对的是“古代的酒杯” 而“容量不同 等差有序 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针对的是“商周两代 青铜制作的”属于礼器的饮酒器
2.“寿”是指斟酒祝福 “釂”则是指满杯以后持杯一饮而尽
3.“晦涩委婉”之说无中生有 原文只说“回荡人心”。
7.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在《悲剧心理学》的开头 朱光潜提到了这样的一番对话:波斯王泽克西斯在看到自己浩浩荡荡的大军向希腊进攻时 向自己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 想到再过一百年后 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 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
他的叔父回答:“然而人生中还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人生固然短暂 但无论在这大军之中或在别的地方 都找不出一个人真正幸福得从来不会感到 而且是不止一次地感到 活着还不如死去。灾难会降临到我们头上 疾病会时时困扰我们 使短暂的生命似乎也漫长难挨了。”这段让人心灰意冷的对话揭示了人类面临的两个普遍性的问题:人生短暂和生活的没有意义。就前一个问题而言 庄子“人生天地之间 若白驹过隙 忽然而已”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表达了和波斯王同样的感慨。
《红楼梦》中 贾宝玉听了《葬花吟》 不觉恸倒在山坡上 “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 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 宁不心碎肠断!即黛玉终归无可寻觅时 推之于他人 如宝钗、香菱、袭人等 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 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 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 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 反复推求了去 真不知此时此际 如何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人左右 鸟声只在耳东西。”读来似乎更加刻骨铭心。
但如果这短暂的人生充满意义 总算是一个有益的弥补 让人们觉得值得度过。因此 泼斯王叔父所表达的人生的缺乏意义 让生命的悲剧性更加彻底。鲁迅曾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 正因为如此 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以金陵十二钗为例 李纨相信理 秦可卿沉醉于情 王熙凤痴迷于权力和财富 薛宝钗关心的是仕途经济 史湘云想把握当下的美好 妙玉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林黛玉执着于纯粹的情感。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 选择不同的生活 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落空。《红楼梦》描述的毁灭 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 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 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当然 毁灭之后 作者仍然提供了一个出口 这个出口就是空门。在某种意义上 这个被视为觉悟的出口不过是另一种毁灭。《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 原因正在于这种彻底的毁灭。
构成悲剧的诸要素中 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欧洲 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 无论是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 还是杀死一双儿女的美狄亚 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 无奈或者悲惨的结局都无法避免。同时 其中蕴含着人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 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 让悲剧充满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 人间世里内在于人性和社会的矛盾 无一例外把罗密欧、朱丽叶、奥赛罗和安东尼等主人公带入死亡。比较起来 《红楼梦》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的作品。
(摘编自王博《〈红楼梦〉的悲剧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光潜在文中引用波斯王泽克西斯的话阐述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B.庄子认为人生短暂 陈子昂则认为人生充满孤寂 作者对此也是区别对待。
C.充满意义是对人生有益的弥补 尽管十分短暂 也会让人们觉得值得度过。
D.《红楼梦》与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有所差别 但与莎士比亚的作品相同。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红楼梦》宝玉听《葬花吟》并恸倒在山坡上后的一段话 主要是诠释生命流逝、人生短暂带来的悲凉。
B.文章以金陵十二钗为例 论证《红楼梦》描述的毁灭 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的毁灭 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的毁灭。
C.本文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正反论证等多种论证法 论证具有逻辑性 很好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D.文章末尾一段进一步指出 不幸和死亡是构成悲剧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而最早的古希腊悲剧则充满了崇高的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虽然短暂 但无论在哪个地方、任何一个人 如果感觉不到人生的意义 那么即使短暂的生命也可能漫长难挨。
B.鲁迅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 因为只有如此 价值的毁灭才能构成真正的悲剧。
C.《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认同的价值不同 选择的生活不同 但她们每个人所追求的价值和生活最后尽都落空。
D.《红楼梦》中的毁灭 在某种意义上是彻底的毁灭 因此《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
7.答案:
1.C;
2.C;
3.B
解析:
1.A 项 “阐述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错 引用波斯王泽克西斯的话是引出作者要论证的观点 即引出作者讨论人生短暂的认识。B 项 “陈子昂则认为人生充满孤寂”错 陈子昂的认识与庄子相同。D 项 “但与莎士比亚的作品相同”曲解文意 原文最后一段为“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的作品”。
2.文中并没有运用“正反论证”。
3.根据原文第四段可知 “有意义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 因为只有如此 价值的毁灭才能构成真正的悲剧”是作者的观点。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相比于过去较为宏大严肃的政治用语,“不忘初心”的说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亦透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对于这个词的词源出处,目前尚没有一致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出自佛教的文献典籍,并列举佛经中经常出现的“初心”一词为证。然而,对“不忘初心”的词源追溯却不能止于佛教文献。因为,其一,此四字亦出现在儒家类的文献之中,南宋王柏《答叶都仓书》“尚赖恵顾前好,不忘初心,以大公至正,成始成终之,是犹有余望也。”此文献时间虽较晚,但足见“不忘初心”一词非佛教所专用。其二,佛教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绝大部分佛经都是自外文翻译而来。当时翻译佛经,用词常依托中文经典中的成语典故。所以,“不忘初心”可能有更早的汉语文献词源。第三,佛教语境中的初心,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志向,但是佛学语境中的志向更强调一种对世俗世界的出离心,并不强调对历史使命的担当和现实伦理义务的责任。故从语义上说,作为当今政治话语的“不忘初心”,与佛教文献中的所指亦相去甚远。
从语境和语义判断,“不忘初心”较早的出处应该是《孟子》中“不忘其初”一语。《尽心下》记载:“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不忘初心”和“不忘其初”实际上是一语之转。传统注疏中对“不忘其初”一语的理解存在模糊之处。《礼记·礼器篇》亦有此四字,然语境有别:“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根据前人注解,这里所谓“初”,即礼之最初的依据,一方面是人之本真的性情,一方面是历史文化的传统。两者缺一不可,没有人之真实情感,礼即是虚文;若任情妄为,而不求之于有历史传统的礼文表达情感,礼即丧失其文化内涵和历史感,所以也不能构成礼。这两者自然融合而统一于礼,这好比说:人以其真实的内心情感而融入了某一历史文化的传统,或者说在某一历史文化的传统之中回归于其内心的真实。总而言之,这里的“初”,一方面是对人本真性情与历史文化传统的觉悟,一方面又是基于此觉悟而升起的学习的动机和志向。把握住这个初,才能很好的去学习和理解礼。虽然很难确定《孟子》与《礼器》篇时间先后关系,但两篇文献中“不忘其初”一词,实有相通之处。要而言之,《孟子》中“不忘其初”应该是“不忘其本来志向或动机”的意思,当然这种志向之确立乃是基于对某种历史文化使命之真实理解和体验。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称赞“吾党之小子”,欣赏他们不忘最初从学的体验和志向。孔子生于春秋末年,礼坏乐崩,社会秩序大乱,孔子少慕周公之德业,孜孜不倦,以期拨乱反正,复兴周文,在鲁国未申其志,故周游列国,本欲得君行道,但历经坎坷,未能得偿所愿。后知自己的政治抱负、文化复兴志业恐怕不能行于当世,故而有思归传道之念。孔子之思归,并非因仕途不利而生消极失落情绪,而是想到了家乡的年轻人而充满希望。孔子评价这些年轻人说“不忘其初”,就是强调这些年轻人有真诚而远大的志向,其不辜负自己理想信念的品质和气魄最为可贵,这足以担负文化传承的使命,故有“盍归乎来”之感叹。显然,这里的“不忘其初”四字更接近于现在“不忘初心”的含义。
从后人对“不忘其初”的化用和注解来说,此语义的同源性则更为清楚。现存北宋“古灵四先生”之一陈襄《与陈砥秀才书》一文,该信函主要是勉人立志,开篇说“士而其志不胜先王礼义之任,则可谓士欤?”结尾处劝勉向学,“庶几成就其学不忘其初之志 ”。明代程敏政《嘉兴县东塔寺四进士题名记》记载,四位书生早年都曾隐居于嘉兴东塔寺读书,甘受清贫寂寞,后来四人先后举进士第,为纪念出身故地,故请求作者写“题名记”一篇以为纪念,该文中提到“惟士必有坚定之志,然后可与有为”“(四人)不忘其藏修游息之故地,其不忘初志从可知矣 ”。显然“不忘其初”一转而为“不忘初志”。清人所作《日讲四书讲义·第二十六》在解释《尽心下》中这句话时,则直接将“不忘其初”解为“不肯改变其初心”:“盖吾党后学之士,其志极大而阔略于事为,充其志直欲进,而取法古人,终身以为向往,不肯改变其初心,其狂如此,足副我传道之望。此我所以有感而思归也。”由此可以确定,“不忘初心”的词源显然是《孟子》书中“不忘其初”一语。
总而言之,历史上各学派之间思想逐步融合,话语体系相互渗透,不同学派使用同一词汇是常有之事,但传统儒学语境中的“不忘其初”一语更强调对理想信念、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显然更接近于今天政治话语中“不忘初心”一词。由上可知,无论从语义上还是从文献上,都可以判断《孟子》书中的“不忘其初”才是“不忘初心”一词的较早汉语辞源。“不忘初心”进入今天中国的核心政治话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学术文化意义。政治思想发挥其指导和宣传作用,需要时代话语的更新,需要更具亲和力和号召力、同时又能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话语。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词汇成为核心政治话语之一,同时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标志着“中国话语体系”开始形成。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经由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而融入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建设开拓了广阔思路。
(摘编自董卫国《“不忘初心”的词源语境与文化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的政治用语都显得宏大严肃,而“不忘初心”的说法令人耳目一新,历史文化意蕴深厚。
B.先秦儒家认为,《礼记》中“不忘其初”的“初”,既指人之本真的性情,又指历史文化的传统。
C.孔子的“不忘其初”称赞家乡的年轻人具有真诚而远大的志向,与现在“不忘初心”内涵一样。
D.“不忘初心”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亲和力号召力,被赋予新的含义,更新了时代话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从语境和语义的角度,论证了《孟子》书中的“不忘其初”是“不忘初心”一词的较早汉语辞源的观点。
B.文章第二段引用《礼记》中有关“不忘其初”的表述,是为了论证其与《孟子》中“不忘其初”的语境不同。
C.文章第三段通过对孔子所言“不忘其初”的因果分析,论证了“初”含有“远大志向”“不负信念”的意思。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强调了“不忘初心”一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学术文化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真实情感与历史文化传统自然融合而统一于礼,亦即历史文化传统回归于内心的真实。
B.孔子本欲得君行道,但历经坎坷未尝如愿,发出“盍归乎来”之感叹,因为其仕途不利而生消极情绪。
C.传统儒学的“不忘其初”具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与当今政治话语中的“不忘初心”含义更接近。
D.“不忘初心”能够在政治思想上发挥其指导和宣传作用,与其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密切相关。
8.答案:
1.D;
2.B;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过去的政治用语都显得宏大严肃”说法错误 原文是“相比于过去较为宏大严肃的政治用语”;B.“先秦儒家认为”错误 原文是“根据前人注解”;C.“与现在‘不忘初心’内涵一样”错误 原文是“这里的‘不忘其初’四字更接近于现在“不忘初心”的含义”。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是为了论证其与《孟子》中‘不忘其初’的语境不同”错误。文章第二段引用《礼记》中有关“不忘其初”的表述 是为了论证“两篇文献中‘不忘其初’一词 实有相通之处”。
3.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因为其仕途不利而生消极情绪”错误 原文是“孔子之思归 并非因仕途不利而生消极失落情绪”。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城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80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那么之后的这几十年、上百年算不算历史、算不算是街区的生命历程呢?况且,即使真有街区百年前的照片或资料可资参照。但没有了那时的人、技艺、材料、社会环境,你能把它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这么整的结果,必然是把真的整没了,搞出个不伦不类、缺乏生命力的假古董,哪怕看着再奢华,也不过是基因突变的怪胎,甚至是僵尸。街区房屋的整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
(摘编自马奔腾《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街区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可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也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 历史文化是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C. 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需要先弄清楚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并以保护为前提。
D. 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它反映了地城特色和人民的生活理想、生存智慧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直言当前不少城市“打造”传统街区出现了不少问题,然后探析原因,提出了慎言“打造”的论点。
B. 文章讲述了十年前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失败的案例,这为论述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需尊重传统街区的内涵提供了例证。
C. 文章从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时出现的问题两个方面,论证改造和利用传统街区要谨慎的观点。
D. 文章第四段连续使用了三个问句,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然后提出了传统街区整治的办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传统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掘出传统街区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因势利导,才能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B. 缺乏准确的定位,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粗暴改造,既会破坏传统街区原有的格局,也难以建立新的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态。
C. 迁走原住居民,彻底改造旧城区,以此招商引资,这并不能长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而会破坏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D. 对于传统街区,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要认真地去认识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其自然,而不是轻率地将其打造成返古名城。
9.答案:
1.C;
2.D;
3.D
解析:
1.A项 “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正确 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 传统街区可以招揽商家和顾客 特别是游客 但不能据此认为传统街区就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项 “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不合文意 根据第二段内容可知 街区蕴含着某种历史文化 此街区因而成为某种文化的街区 不能认为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D项 “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不正确 根据原文第二段中“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 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城特色 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可知 传统街区的灵魂应是那些建筑所体现的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等。
故选C。
2.D项 “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不合文意 根据文章第四段“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 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 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 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可知 连续使用三个问句 不是反对改造传统街区 而是反对将传统街区打造成某个历史时期的模样。
故选D。
3.本题D项 “顺其自然”不正确 根据原文第三段“因此 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 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 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以及第四段中“街区房屋的整治 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 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 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可知 文章明确提出 对传统街区要加以保护和利用 不能“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故选D。
10.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在中国诗词中 自然诗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客体层次。即山水自然是独立于创作主体之外的审美对象 这些诗歌注重的是对山水自然的客观描摹 往往将自然美与人的道德情操相联系 将人的道德品性与自然事物的某种物性相比附 在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的同时 更使人在对自然的认同中获得道德、价值的感悟与支撑 在实质上是以比德的思维方式将山水自然看成体道之物和媚道之形 从《诗经》到谢灵运、谢眺的诗都表现出这一特点。自然诗化的这一历史阶段与中国传统社会前期政治本体化的逐渐形成相适应 在自然诗化走向上属客体自然——描写自然之美的层次。二是主体层次 即创作主体往往以自己的情感去改造审美对象的固有形态 使情景相互生发 把山水自然当作心灵的象征、情感的符号 自然不再外在于人 而是与人融为一体 甚至使人沉入自然。在自然诗化的走向上 这一历史阶段与政治本体的历史合理性的全面释放相适应 体现的是对政治本体的最为充分的乐感 属于情意自然——情景相生的层次 以初唐、盛唐时期的某些诗人 如孟浩然、王维、李白等为突出代表。三是哲理层次 即对自然与自我进行双重超越 使其诗词意境超越现实 又在更高的层次上观照现实。这一自然诗化的历史阶段与政治本体消解、文化本体建立相适应 体现的是价值的追询与人格的建立 它属于哲理自然——以哲理眼光审视自然的层次 以苏轼等人的诗词为代表。
上述三个历史阶段并不是割裂的 而是在渐进的发展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无论是宋诗还是宋词 都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对文化本体的追询。苏轼词通过对宇宙自然客观性的审美超越克服其对人的限制性 使之成为发展人的手段。
在苏轼词中 面对永恒的自然 往往不是惆怅与无奈 也不是向自然融入 而是对自然进行审美超越。如“去年相送 余杭门外 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 杨花似雪 犹不见还家。”细品苏轼的这首《少年游》 我们感受到的是人与自然在对话 人并不试图主宰自然 自然也并不为人提供归宿。“去年相送 余杭门外 飞雪似杨花。”飞雪仿佛是抒情主体布置的场景 是外在于他的东西;“今年春尽 杨花似雪 犹不见还家。”仿佛是对杨花的“客观”描写 又回到《诗经》描写自然的时代。下阙尽显抒情主体与天地平等对话的气魄。在下阙的映照下 上阙的宇宙自然便“为我所用” 即把对自然的描绘变成了丰富和发展自我的方式和彰显人格的手段 自然不再道德化和“情怀”化。
在苏轼词中 人的宇宙情怀离不开自然 但人又不机械地依靠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经过文化本体的追询——审美超越后建立起来的情感体认关系。宇宙自然融入人的情感 为人所用 成为发展人、彰显人的媒介。苏轼“对一张琴 一壶酒 一溪云”以应有的本真之心对自我和自然进行了双重的审美超越。
(摘编自《苏轼词对现实悲剧性的审美超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山水自然作为审美对象 就是将自然美与人的思想感情相联系 以比德的思维方式将山水自然看成体道之物和媚道之形。
B.孟浩然、谢灵运、李白是中国诗词自然诗化主体层次的代表诗人 他们把山水自然当作心灵的象征 将自然与人融为一体。
C.哲理层次体现的是价值的追询与人格的建立 即对自然与自我进行双重超越 诗词意境超越现实 又能高层次地观照现实。
D.“今年春尽 杨花似雪 犹不见还家”句 是对“杨花”的客观描述 令人又回到《诗经》描写自然的时代 尽显与天地平等对话的气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论证中国诗词自然诗化方面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为客体层次、主体层次和哲理层次。
B.阐述自然诗化的客体层次 它属于描写自然之美的层次 这类诗歌注重的是对山水自然的客观描摹。
C.苏轼是哲理层次的代表词人 以哲理眼光审视自然 本文三、四两段论证了苏轼词对宇宙自然的审美超越。
D.在阐释自然诗化层次中 指出苏轼词属于哲理层次 以与《诗经》对比的《少年游》为例 论证他的词已超脱自然。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词自然诗化的三个历史阶段是在渐进的发展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 并非割裂的。
B.《少年游》中的“飞雪”成了布置的场景 但它也成了内在于词人的东西 宇宙自然“为我所用”。
C.苏轼词中的宇宙情怀不是人机械地依靠自然 是经过审美超越后建立起来的情感体认关系。
D.宋诗宋词都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对文化本体的追询 苏轼词便是很好的代表。
10.答案:
1.C;
2.D;
3.B
解析:
1.A.“就是将自然美与人的思想感情相联系”错 原文是“往往将自然美与人的道德情操相联系”。B.谢灵运是客体层次的代表。D. “是对杨花的客观描述 令人又回到《诗经》描写自然的时代”错 缺少限制词“仿佛”。选项结句表达错乱。
2.原文是“在苏轼词中 面对永恒的自然 往往不是惆怅与无奈 也不是向自然融人 而是对自然进行审美超越” “对自然进行审美超越”不能理解为“超脱自然”。《少年游》并非与《诗经》对比。
3.原文是“飞雪仿佛是抒情主体布置的场景” 这是揣摩 而非事实。“成了内在于词人的东西”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