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新亚书院书院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学生更可善用奖学金和经济援助计划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始于1963年崇基、新亚、联合三所书院合并,随后逸夫书院于1986年成立,晨兴书院、善衡书院于2006年创立,继有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与和声书院于2007年创立,到了2012年,中大校园共有九所书院。中大是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选择一所书院,成为该院的一分子。每所书院都是独树一帜的,有各自的文化,但汇聚在一起,却塑造了中文大学的精神面貌。书院是和谐融洽的群体,各有宿舍、饭堂及其他设施,并举办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语文、资讯科技和领袖才能训练,还有多种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联邦制大学建制,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洲首家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并在这些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1)

中大是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选择一所书院,成为该院的一分子。每所书院都是独树一帜的,有各自的文化,但汇聚在一起,却塑造了中文大学的精神面貌。

书院是和谐融洽的群体,各有宿舍、饭堂及其他设施,并举办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语文、资讯科技和领袖才能训练,还有多种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

崇基学院

新亚书院联合书院逸夫书院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和声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始于1963年崇基、新亚、联合三所书院合并,随后逸夫书院于1986年成立,晨兴书院、善衡书院于2006年创立,继有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与和声书院于2007年创立,到了2012年,中大校园共有九所书院。

中大是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选择一所书院,成为该院的一分子。每所书院都是独树一帜的,有各自的文化,但汇聚在一起,却塑造了中文大学的精神面貌。

书院是和谐融洽的群体,各有宿舍、饭堂及其他设施,并举办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语文、资讯科技和领袖才能训练,还有多种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

书院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学生更可善用奖学金和经济援助计划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

  • 新亚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2)

新亚书院成立于1949年,为国学大师钱穆、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等人创办,其教学宗旨在于“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东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谋前途”。

建校初期,规模极小,师生不过数十人,租用佐敦道三间课室在夜间上课。当时只设文史、哲学教育、经济三系。1950年三月改组并易名为新亚书院,增设商学、农学、新闻社会三系,其后因未能自设农场及校舍不敷应用,停办农学及新闻社会两系。由钱穆先生任院长兼文史系系主任,唐君毅先生任教务长兼哲学系系主任,张丕介先生任总务长兼经济系系主任,杨汝梅先生任商学系系主任,赵冰先生任法律顾问。

新亚早年的教授有为国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吴俊升先生、书法家曾克端、历史学家左舜生、甲骨文专家董作宾、国学家饶宗颐、罗香林等。书院以中文教学,并教授官立学校所缺乏的中国文化课程,被视为中国儒学的复兴基地及宋代书院文化的延续。

  • 崇基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3)

鉴于五十年代初期香港社会对中文高等教育之需要,崇基学院于1951年10月由香港基督教教会代表所创办,并于1955年依照香港政府法例注册成立。

该校依据中国基督教之传统,提供高等教育,以中文为主要之授课语言,并以融合基督精神与中国文化精神,开拓博爱包容、自由开放之风气,培养学问通达、襟怀广阔,具有世界文化视野的人才为宗旨。

  • 联合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4)

联合书院由广侨、光夏、华侨、文化及平正会计专科学校五所私立书院合并组成 。这五所书院是从广州或邻近地区南移的私立大学,与香港有密切渊源。

1956年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柯克教授访港,建议把各院校力量集合起来,五所书院遂于同年6月宣布组成“香港联合书院”。

  • 逸夫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5)

1985年5月,邵逸夫爵士答允捐逸夫台款1亿1000万港元予香港中文大学以成立第四所成员书院。大学校董会遂议决将新书院命名为"逸夫书院",并由邵逸夫爵士担任书院创办人。同年,大学成立专责小组,处理筹备逸夫书院的事宜。

  • 晨兴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6)

晨兴书院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一个由学生和教授组成的细小但充满活力的团体。在晨兴书院茁壮成长的学生都充满好奇心、多才多艺并积极参与院校生活。晨兴书院的学生很多元化,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内地和本地。本院院务委员任教於大学各大院系,学生可以在书院活动如师生晚膳中与他们接触。晨兴书院鼓励学生发展其多样性,并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流。晨兴书院的文化是学生共同拥有的,书院希望学生在书院期间, 一直秉持此信念。最重要的是,晨兴书院是让学生探索丶成长和学习的地方:我们邀请拥有相同热忱的学生加入晨兴书院这个大家庭。

  • 善衡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7)

善衡书院(英文:S.H. Ho College)是香港中文大学一所书院,院训为"文行忠信",在2010年起正式招生。为了将来大学发展的需要,大学于2006年5月接受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捐助港币1亿7000万元成立善衡书院。善衡书院计划录取600人,并采用"全宿共膳"的模式。2006年8月,大学委任植物分子生物学权威辛世文担任善衡书院的候任院长(Master of College)。

  • 敬文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8)

香港中文大学为配合2012年恢复本科四年制,故在2006至2007年成立多家所新书院,敬文书院就是其中之一。书院以朱敬文博士命名。朱博士(1906–1996)大半生在香港奋斗发展,事业有成,慷慨捐助教育,扶掖后进,亲力亲为。大学特以他的芳名为书院命名,以纪念朱博士的行谊事业。

  • 伍宜孙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9)

伍宜孙书院(Wu Yee Sun College)是香港中文大学九家书院之一。书院由伍宜孙慈善基金会捐助,以永隆银行创办人伍宜孙博士的名义建立。 书院秉承中大书院制的优良传统,与校内各专业学院和学系相辅相成,为学生提供全人教育和全面辅导,为社会培养才德兼备的公民和领袖。

伍宜孙书院校舍坐落于逸夫书院及和声书院之间的士林一巷,毗邻敬文书院,可容纳六百名宿生,另服务六百名走读生。

  • 和声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一览表(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10)

和声书院为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所成员书院,在2011年起招生。2007年10月有不记名的捐款人捐款1.5亿港元,为香港中文大学成立第九所书院。于2010年1月,捐款人身份在书院奠基仪式揭盅,书院创办人为天津市政协港澳委员李和鑫博士 ,李和鑫及其家族成员共捐资1.5亿元创办和声书院,并以其兄李和声为书院命名。和声书院计划录取最多1 200人,其中包括600名宿生及不多于600名走读生。书院计划于2011年录取首批学生。2008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宣布委任国际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兼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教授为候任院长。 刘允怡教授于2010年1月正式获委任成为和声书院院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