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对教育有用吗(冲破天际罗森塔尔)
罗森塔尔效应对教育有用吗(冲破天际罗森塔尔)《冲破天际》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动画电影,深度聚焦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同的观众群体在观影时有不同感受:对于父母来说,我们从爸爸身上反思自己的教育日常;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能在露娜身上看到为梦想坚韧不屈的榜样。 正如席慕蓉所说:“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在一次偶然收拾爸爸的工作室时,露娜发现了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她从小到大穿的鞋子,包括爸爸送的航天靴。那一刻,关于父爱和梦想的记忆迸发而出,露娜开启了新生活,最终得偿所愿,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宇航员。 影片中露娜的原型是中国首批女宇航员刘洋和王亚萍,同为追梦人,太崆动漫CEO张少甫说:“那些为自己目标奋斗的角色更能让我感同身受,他们不是天生强大,也没有超能力,他们就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持续在努力。”最终,《冲破天际》呈现的是普通奋斗者的追梦故事,也是第一部以女宇
《冲破天际》上映于2018年,主要讲述了一个自小就有航天梦的女孩,在爸爸的支持和陪伴下,经过种种磨练,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该片导演之一的安德鲁·查斯沃斯介绍:“《冲破天际》是写给每一个有梦想之人,和支持他们追梦之人的情书。”
这部时长7分40秒的动画电影,是由武汉太崆动漫出品的首个作品,耗时14个月制作而成,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提名。相较于同单元竞争作品——由皮克斯工作室扶持华裔导演完成的《包宝宝》,《冲破天际》则是完全由武汉团队制作完成,借由迪士尼资源做属于中国的动画,这也是中国动漫人在奥斯卡上走得最远的一次,对于中国动画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
影片讲述的是中国女孩露娜,从小就对航空航天格外着迷,为了支持女儿追求梦想,修鞋匠爸爸总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鼓励她。随着露娜日渐长大,爸爸也日益老去,两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一个在拼命追梦却屡遭挫折,一个静心守望却没有回响。
在梦想面前,昔日亲密无间的父女之情渐行渐远,当露娜意识到这一点时,爸爸却因身体疾病去世了。来自梦想和亲情的双重打击,露娜绝望地撕毁了梦想,一蹶不振。
在一次偶然收拾爸爸的工作室时,露娜发现了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她从小到大穿的鞋子,包括爸爸送的航天靴。那一刻,关于父爱和梦想的记忆迸发而出,露娜开启了新生活,最终得偿所愿,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宇航员。
影片中露娜的原型是中国首批女宇航员刘洋和王亚萍,同为追梦人,太崆动漫CEO张少甫说:“那些为自己目标奋斗的角色更能让我感同身受,他们不是天生强大,也没有超能力,他们就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持续在努力。”最终,《冲破天际》呈现的是普通奋斗者的追梦故事,也是第一部以女宇航员为主题的动画短片。
看似简单的故事,蕴含着一个朴素却极为重要的道理: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离不开来自家庭的支持。
正如席慕蓉所说:“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
《冲破天际》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动画电影,深度聚焦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同的观众群体在观影时有不同感受:对于父母来说,我们从爸爸身上反思自己的教育日常;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能在露娜身上看到为梦想坚韧不屈的榜样。
接下来,我将从父爱故事、心理学启示、现实意义三方面入手,为大家解读影片中蕴含的家庭教育的意义。
追梦路上注定要踽踽独行,沉默无言的父爱是最坚实的动力影片的开头,在一个寂静的黑屋子里,小女孩露娜戴着宇航员头盔,正襟危坐在电视机前面,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里的火箭升空直播。放眼望去,散落在地上的杂志、火箭模型、和宇宙有关的绘画,以及带有火箭图案的蛋糕,确认过眼神,这是一个有着航天梦想的女孩。
像很多支持着孩子追梦的父母一样,鞋匠爸爸力所能及地支持着女儿的梦想:在她生日那天,送给她一双漂亮的航天靴;在忙碌了一天之后,爸爸戴上用纸箱做的简陋航天头盔,和女儿坐上纸飞船,一起做着翱翔太空的梦。
露娜一天天长大,她的宇航梦也越来越坚定,每天为了梦想不断努力,努力读书考试,努力锻炼身体,却迎来考试不及格、体能不达标的结局。但露娜并未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她反而更加埋头苦读,愈挫愈勇,直到她鼓起勇气申请国家航天员选拔计划,却收到了遗憾通知。
有一天,心灰意冷的露娜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家,却不见爸爸在餐桌前等待的身影,只留下一根倒地的拐杖——爸爸去世了。
梦想破灭,亲人离世,在双重打击之下,露娜悲痛欲绝,她撕毁了床头一直陪伴她长大的宇航员海报。一日,露娜来到爸爸的鞋铺,无意间看到一个纸箱,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她小时候穿过的鞋,这些鞋陪伴着她长大,也包含了爸爸一针一线的浓浓爱意。突然,她眼前一亮,看到了6岁生日那年爸爸送给她的航天靴,不禁想到了昔日里美好的父女情意。
露娜在这些被爸爸亲手缝制的鞋中重拾追求梦想的动力,她在床头重新贴了一张火箭升空图,认认真真学习,好好锻炼身体,日复一日,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如期毕业。就在她专心在家学习时,航天员计划录取通知书不约而至,露娜实现了梦想,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宇航员。
影片采用因果叙事结构,从露娜的角度出发,让观众看到了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很多人都曾有过梦想,但不同的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甚至是被陷入无尽深渊。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生命力只有一种,当它被看见的时候,就会变成好的生命力,比如热情、创造力、爱;如果没有被看见,就会变成黑色的生命力,比如恨、愤怒、攻击。”
露娜是幸运的,可能年幼的她只是一时兴起对航天感兴趣,但被爸爸看见了,这就成了他守护一生的梦想。如果说,追梦路上注定要踽踽独行,那么,沉默无言的父爱则是最坚实的动力,它陪伴露娜一路披荆斩棘,在屡战屡败之后仍能奋勇前行。
反观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梦想如果是卑微的、荒谬的,或者是不符合父母期待的,都不能被父母称之为梦想,更别提用心呵护。
大多数父母更多的时候是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影片中露娜想成为一名屈指可数的女宇航员,对于一个贫寒的家庭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妄想呢?露娜的爸爸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正如诗人海桑在《给我的孩子》中写道: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那梦里,不必有我。
露娜父亲身体力行的做到了支持女儿追求梦想,而不是将自己的心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这种不计回报、沉默有力的父爱支持露娜一路前行,勇敢追梦,也让我们看到了父爱的伟大与力量。
追梦路上荆棘载途,露娜之所以坚持不放弃,离不开“罗森塔尔”效应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传奇的诞生》,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贫民区的男孩贝利,自小喜欢踢足球,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下,成为一届传奇球星的故事。这个故事和《冲破天际》颇为相似,都是父母无条件相信孩子可以实现梦想,最终真的如愿以偿。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在一到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名单给了校长,并叮嘱他们保密,免得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校长和学生不知道的是,这份名单里的人只是随机选取的,罗森塔尔并没有看测验结果。而神奇的是,8个月后,在针对这18个班学生的测验中发现,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性格更加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有所增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些学生并没有得到来自老师的明确信息来告知自己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人,而是老师们通过情绪、态度影响了他们,从而使这些普通的孩子成长为期待中的样子。
“罗森塔尔”效应揭示了:利用权威期待,可以强有力地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权威,是父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是否能够成功。
影片《冲破天际》虽然全程无对白,但导演通过暖色调的画面侧面烘托出温暖的家庭氛围,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且爸爸的行动也能说明,他对女儿是无条件支持的:
- 尽管下班再晚,也会陪女儿一起做航天梦;
- 即使露娜屡遭失败,爸爸依然如往常一般对她关爱有加;
- 每一双穿破的鞋上都有他饱含深情的缝缝补补。
爸爸用自己的方式竭尽全力支持女儿在追梦的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即便是爸爸的去世让露娜彻底绝望,她也能够很快调整心态,重新出发——爸爸虽然不在身边了,但父爱一直形影相随,强大的内在力量是不会被取代的。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爸爸一直用行动来支持露娜,这就是对梦想最好的赞赏,她深知爸爸相信她能做得到,她当然更相信自己能做到了。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中提到: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从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主导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话,成为了自己的认知。而因为自恋的心理机制,我们不断地去追求“我是对的”,我的认知是正确的,那这些话很有可能就预言了我们未来的人生。
身为妈妈,我在观看此片后深有感触:成长路上,我们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爱的拥抱、一段不离不弃的陪伴,都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上一朵美丽的花,陪伴他长大,哪怕父母不在身边,他也能感受到内心传递出的温暖,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
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带给孩子积极影响?
《冲破天际》虽然聚焦一个孩子的追梦过程,但对于父母来说,这是一部具有启发性意义的反思教育电影:我们该如何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帮助他们越飞越远?
上文我提到了露娜的成功离不开爸爸的权威期待,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思考,说说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像露娜爸爸那样,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积极影响:
1.发自内心的积极期待。
作为父母,我们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是积极的期待,但为什么仍然有孩子非常普通,甚至是失败者呢?这是因为,虽然我们在意识上认为给了孩子正面期待,但在潜意识里却给他传递了负面期待。
比如说,我家邻居特别希望儿子能像个男子汉一样勇敢坚强,有一次孩子的手不小心划伤了,并无大碍,但孩子却一直向妈妈吹嘘有多么的痛。妈妈半开玩笑地询问:“需要去医院吗?需要包扎吗?”孩子摇摇头,妈妈继续说:“那你怎么就不能勇敢一点呢?”
表面上妈妈传递的是积极期待——希望孩子勇敢,但潜意识里传递的却是负面期待——你这么娇气,你一点都不勇敢。这种负面期待带给孩子的伤害,远远超过积极期待带来的正面影响。
孩子发现自己总是在不够勇敢的时候被妈妈注意到,而且妈妈总是在贬低他,所以他接收到的期待是,我是不勇敢的,我是差劲的,于是就很难勇敢了。
影片中露娜爸爸所做的一切都体现了他发自内心的积极期待,露娜喜欢航空,爸爸就把她当成真正的宇航员来对待,送她航天头盔和航天靴,把纸箱当作宇宙飞船,欣然接受女儿的邀请,一起遨游太空。
爸爸的行为让幼小的露娜感受到她是被认可的,是受欢迎的,从而滋养了她自信、勇敢、坚韧不屈的美好品质,而这些元素对于她的追梦之旅来说,无疑是能量强大的助推器。
2.抱持的养育环境。
精神分析领域认为,最好的养育环境是抱持性的,它具备两个特征: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挫的时候,支持他。虽然很多父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还是会不自觉的与之相悖。
最近,儿子看中一款新玩具,因此想要赚更多的零花钱早日买入。为了帮他完成心愿,我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共同拟定了4项每日基本任务,完成后则可以得到2块钱的“工资”。老公明确表示,如果没有完成规定,儿子需接受惩罚,即从他的零钱包里扣除1块钱。
我知道老公此举是为了激励儿子更好地完成目标,但这是有条件的爱,即如果你达不到目标,就会有惩罚,这和“抱持”养育法相违背,而且一旦惩罚太多,就会变成负向的“罗森塔尔”效应。
所以,当老公提出这一要求时,我立即觉得不妥,暗示老公取消惩罚制度,并且对儿子说:“妈妈知道你一定能完成这些事情,如果有任何困难的话,可以请求帮助。”
影片中露娜的成功就很好地诠释了爸爸的“抱持”,当她因申请航天计划而无心吃饭时,爸爸像往常一样为她夹菜表达关心,这就是在行动上支持女儿,这使得露娜明白,不管她能不能成为一名宇航员,爸爸对她的爱始终不变,所以她不畏惧挑战,始终秉持初心,为梦想而努力。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往往都是当局者,看不到自己无意识中犯下的错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我们剪断了孩子的翅膀,却怪他不会飞翔。
这部只有7分钟的动画短片,让我们在露娜的身上,看到毫无条件的爱和支持给一个孩子带来的深远影响,发自内心的积极期待和“抱持”的养育环境,可以帮助我们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助力飞翔。
结束语《冲破天际》在短短的7分多钟的动画短片,采用因果叙事结构,完整的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女孩的追梦历程,让观众理解起来毫无压力,并有代入感。通过温暖的故事向观众传达出:一个人的梦想实现,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父爱的伟大和细腻,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
不论是露娜为梦想而努力,还是爸爸无条件的支持,对观众都起到了榜样的作用,短片赋予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养育观,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