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的五大生存困境(网传高校教师非升即走)
高校青年教师的五大生存困境(网传高校教师非升即走)据了解,严格实行“非升即走”政策的高校,其科研产出提高了103.02%,实际上是非常有效果的,也就是说“非升即走”提升了很多教授的科研能力,但是在近些年,这种方式逐渐行不通了。其实“非升即走”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最初是清华大学先提出的,随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各大名校相继提出。此前大家将高校教师的工作作为世外桃源,觉得在大学教课很自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但是这件事情再次把“非升即走”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大家对于“非升即走”也有不同的建议,有网友是表示支持的,他认为高校的教育是非常严肃且严格的,而最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内容就是学术成果,如果老师没有相关能力,那么就不能去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因此可以提出解聘。但也有网友认为,术业有专攻,部分老师可能没有太多的学术能力,但是并不代表这位老师不会教学,更有网友打出了感情牌,老师为学校和学生付出了很多,没有犯错的情况下,没必要解聘。
大家总说现在的家长比较注重教育,但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比较多见,等学生考上大学之后,就鲜有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对于高校的老师也不是很了解。
有家长表示,高校老师起步就是博士级别,教授级别,家长对于高校的老师是非常放心的,但其实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很多高校的老师教学能力非常一般,只能说“会学习不代表会教学”。
高校的老师也有一种特殊的考核渠道,如果一直不能通过考核,也会面临被解聘,此前一位50岁副教授被解聘的消息在高校圈内炸开了锅,要知道,50岁的年龄已经接近退休。
这位教授再工作几年就可以享受退休后的福利,但就在这时,高校提出了解聘,给出的原因是,即使这个老师有能力教学,但是他拿不出学术成果,言外之意就是说,这名教授在近些年没有做出特别的科研学术。
此前大家将高校教师的工作作为世外桃源,觉得在大学教课很自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但是这件事情再次把“非升即走”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网传高校教师非升即走,引发网友激烈讨论,复旦大学给出回应大家对于“非升即走”也有不同的建议,有网友是表示支持的,他认为高校的教育是非常严肃且严格的,而最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内容就是学术成果,如果老师没有相关能力,那么就不能去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因此可以提出解聘。
但也有网友认为,术业有专攻,部分老师可能没有太多的学术能力,但是并不代表这位老师不会教学,更有网友打出了感情牌,老师为学校和学生付出了很多,没有犯错的情况下,没必要解聘。
其实“非升即走”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最初是清华大学先提出的,随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各大名校相继提出。
据了解,严格实行“非升即走”政策的高校,其科研产出提高了103.02%,实际上是非常有效果的,也就是说“非升即走”提升了很多教授的科研能力,但是在近些年,这种方式逐渐行不通了。
因为现在不仅牵扯到科研,更牵扯到考核、数量占比、晋升渠道等,高校老师越来越多,但是晋升名额却不多,如果一直采取“非升即走”的模式,那么很多老师可能会不停地换工作,学生也会不停的换老师。
据了解,目前复旦大学即将推出代替“非升即走”的政策,不升也能留校,只要老师在相关行业内做得足够好,哪怕没有晋升,也能够继续留在高校教学,有网友表示,复旦大学在为那位副教授发声。
到底是否发声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政策确实比“非升即走”更好一点,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现在已经快要结束“一评定终身”的形式了。
今日话题:对于“非升即走”这种模式,你有何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