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思想感情)
高三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思想感情)3.看意象。考生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意义和作用,就能真正地领悟诗歌的深刻内涵。2.看作者。每一位作者的作品都因受时代及作者本身性格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了解作者的背景及写作特点,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如李白的诗大多激昂豪迈、想象奇特,表现的是盛唐气象;而杜甫的诗大多沉郁顿挫,表现的是社会疮痍,民生疾苦。★★技巧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标题。标题一般蕴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抓住这一切入点,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如李白的《送友人入蜀》,标题既点明了事件(送友人),又交代了友人所去之地的偏远(蜀地),还暗示了整首诗所蕴含的惜别之情。
★★考点解读★★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分析诗歌的意境等。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主要包括:1.理解诗歌语句的意思,根据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诗歌的主旨;2.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3.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技巧点拨★★
考生在解答此类题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看标题。标题一般蕴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抓住这一切入点,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如李白的《送友人入蜀》,标题既点明了事件(送友人),又交代了友人所去之地的偏远(蜀地),还暗示了整首诗所蕴含的惜别之情。
2.看作者。每一位作者的作品都因受时代及作者本身性格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了解作者的背景及写作特点,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如李白的诗大多激昂豪迈、想象奇特,表现的是盛唐气象;而杜甫的诗大多沉郁顿挫,表现的是社会疮痍,民生疾苦。
3.看意象。考生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意义和作用,就能真正地领悟诗歌的深刻内涵。
4.看诗眼。一般来说,每首诗都有诗眼,即最为精练传神的那个字或词。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个“愁”字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5.看注释。有的诗歌后面会有注释,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其隐含的有效信息。注释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1)介绍写作背景,一般暗示作者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2)介绍相关句子,一般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3)介绍作者,一般暗示整首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感情基调。(4)介绍别人对诗歌的评价,一般暗示诗歌的艺术特色。
古典诗词常见的主题
①送别诗 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 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激励劝勉
②爱情诗 例:《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 纤云弄巧》(秦观)《一剪梅 红藕香残》(李清照)《锦瑟》(李商隐) 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绵绵思念 款款深情 离情别恨
③哲理诗 例:《题西林壁》(苏轼)《观书有感》(朱熹)等
特征:宋诗议理较多。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④边塞诗 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 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⑤田园山水诗 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⑥行旅诗 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旅途艰辛 漂泊无依 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孤独彷徨 思乡思亲
⑦咏史诗(怀古诗) 特征:古迹、古人
表现要点:借古讽(谕、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
⑧咏物诗 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
⑨其它题材——闺怨诗、题画诗、爱国诗等
各种题材的具体内容与特点
1、边塞征战:边塞诗 、闺怨诗
主题: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B、控诉战争痛苦;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等。边塞战争诗的语言特点多豪迈奔放,其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二是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妇女对前线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一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2、怀古咏史:怀古诗(词)、咏史诗
主题:A、称颂、仰慕英雄;B、讽谕现实; C、自比自况等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凭吊历史遗迹,或为历史人物,或为历史事件,作者的胸襟怀抱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表现出来,这类作品多用典故,风格与感怀类似,如辛弃疾的《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或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姜夔《扬州慢》或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3、写景(物)抒情: 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
山水田园诗较多地通过对大自然山水田园的描写,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如杜牧的《山行》。或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其语言风格多平淡质朴,清新自然,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山居秋暝》。
咏物诗一是托物言志,是通过某一事物来表达某种志向或追求,或自己的品质。一是托物寄情,是通过某一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慨。如仕途失意的苦闷。
4、其他: 送别诗、感怀诗 (爱国、爱情、乡愁、惜春、伤春…….)
感怀诗 大都是感物兴怀之作。此类作品多用比兴,风格沉郁顿挫。或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或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写自己的忧愁哀思。或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离别诗 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唐代较突出的2000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都写过送别诗。
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 、征戎、乡旅、归隐等。或者坦陈心志的告白。或者情深意长的勉励 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
5.离别诗的情感
哀伤凄婉、慷慨豁达
★★经典例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 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答案】柳树体态轻盈,随风起舞,柳花怒放,像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重情惜别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惠山烹小龙团
苏 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①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寒 夜
杜 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①孙登:三国时期魏国隐士。
从两首诗的内容看,在古代文人眼里,“茶”已经不仅仅是饮品,还有更多的寄托。这种寄托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苏诗中作者借品“茶”表达寄情自然山水的个性和洒脱飘逸的情怀;杜诗以茶待友,既寓君子之交淡而有韵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在清寒之中清高自守的情怀。
3.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问题: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的真诚情谊。
【解析】这两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作者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作者豪迈豁达的胸襟。
4.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答案】这首诗抒发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解析】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
5.阅读宋诗,回答问题
春日登搂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第一步),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第二步)。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第三步)。
【解析】在分析诗中描写的意象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融于这些意象中的思想感情。
6.【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7.(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客 游
李 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诗标题“客游”表明诗人客居他乡,借此诗表达思乡怀人之感。
B.首联写眼前现实,其中“悲满”一句写远行千里内心悲伤,“日暖”一句写眼见日光晒暖石头,增添思乡之情。
C.首联中的“暖”字与“悲”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离家是悲伤的,而故乡则永远是温暖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政者,“不谒”表面上表达自己的清高,因此只能作“平原客”,其实暗含不被赏识重用、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
E.尾联的“屡弹铗”意为自己虽然不能返家,却可以像冯谖那样弹唱悲凉慷慨的剑歌,并且还可以“时裂帛”,在忧伤中仍不乏豪放洒脱之情。
【答案】BE
【解析】B项,“眼见日光晒暖石头”错误,“日暖南山石”是运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的情怀,是作者想象中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不是实写。E项,解释错误,“屡弹铗”的意思是自己只能像冯谖那样弹唱失意的剑歌,“时裂帛”表达的则是归乡不得、聊且借信表达思乡思亲的情感。
2、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书” 与本诗尾联中的“裂帛”,都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案】二、同:二者都表达思乡、思亲之情。
异:杜诗表达身在他乡、处于逆境中忧国、思家之情;李诗写入朝无门、为官无望、只好时时想写信告诉家人自己就要回家,表达壮志未酬、落魄凄苦的悲慨之情。
8.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问答问题。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依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依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答案】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解析】在分析诗中描写的意象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融于这些意象中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钟陵禁烟①寄从弟
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注】①禁烟:指寒食节,这一天,家家禁止烟火,进行祭祖、踏青等活动。
试分析诗歌结句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答案】古人多用杜鹃啼鸣表示思乡,黄昏时分,杜鹃哀啼,自然引发诗人思归之情;“忍听”,即“不忍听”,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愁情。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三)
王昌龄
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③。
其 六
胡瓶④落膊紫薄汗⑤,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⑥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③龙荒:荒原。④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⑤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⑥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
B.“日暮云沙古战场”用意象“日暮云沙”,比喻古战场的暗淡无光与破败。
C.“碎叶城西秋月团”通过营造和烘托战场的气氛,暗示将军关注边塞安危。
D.“辞君一夜取楼兰”写出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比喻的说法错误。
2、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答案】同:都通过对边塞战场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
异:第三首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特别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爱护与同情;第六首则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强大国势与军力的自信与自豪之情。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①。
【注】①却关:打开门闩。
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不系船”的无心;钓鱼湾的恬静;春风“吹”的生气盎然。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风景画:村庄、柴门、小船、儿童……静中有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流露出了诗人悠闲自得、恬静闲适的思想情趣。
【解析】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描绘了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使人感受到浓郁、和谐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气息。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
忆王孙 春词
李重元
萎萎芳草忆王孙①,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4分)
【答案】作者精心选取了芳草萋萋、杨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种意象。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伤感的氛围。
【解析】读这样的词,应当是回味大于思索,联想重于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比几句词的字面意义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