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熊孩子老师教育方法和技巧(超负责老师力挽狂澜)

熊孩子老师教育方法和技巧(超负责老师力挽狂澜)我们都知道,对于经常迟到的孩子,老师会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常用方法有:批评教育、口头训斥、罚站,不过这样的惩罚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而言往往并不起什么作用,甚至频繁的教育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和老师、家长对抗的想法"我就爱迟到,你能怎么样呢?"这样的转变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少不了教育的对症下药。非但如此,身担重任的熊孩子还会因一次小小的迟到哭了出来。这样"华丽"的转变让一众围观群众万万想不到。要知道,这虽是"别人家孩子"但曾经也是"自家崽"

见到过屡教不改,气的父母想撞墙的"熊孩子"

可是你见过责任心爆棚,仅仅因为一次迟到就委屈到哭的调皮蛋吗?

安徽的一位老师分享的一则视频就带我认识了这样一个娃

熊孩子老师教育方法和技巧(超负责老师力挽狂澜)(1)

熊孩子老师教育方法和技巧(超负责老师力挽狂澜)(2)

一个原本经常迟到的孩子居然在担任老师小助手后,就再也不迟到了。

非但如此,身担重任的熊孩子还会因一次小小的迟到哭了出来。

这样"华丽"的转变让一众围观群众万万想不到。

要知道,这虽是"别人家孩子"但曾经也是"自家崽"

这样的转变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少不了教育的对症下药。

熊孩子老师教育方法和技巧(超负责老师力挽狂澜)(3)

我们都知道,对于经常迟到的孩子,老师会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常用方法有:批评教育、口头训斥、罚站,不过这样的惩罚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而言往往并不起什么作用,甚至频繁的教育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和老师、家长对抗的想法"我就爱迟到,你能怎么样呢?"

一次教育方法的转变,却让熊孩子"秀出"一个帅哭路人的转身,那就是让孩子做老师的小助手。

看似一个小小的举措,背后是老师的用心良苦和孩子角色的转变

对孩子而言,自己从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从被老师批评的孩子成为被老师需要的人。从规则约束者成为执行规则的人,这样的变化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老师需要你。

熊孩子老师教育方法和技巧(超负责老师力挽狂澜)(4)

在孩子成为老师的助手后,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给孩子更多的获得感,那么孩子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职责,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提供给孩子几个他能够解决问题,强化孩子的获得感和责任感。当孩子有了责任感之后,行为自然就会发生改变。

小小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育孩子的范本,也可以看到责任心对孩子成长的巨大推动力。

熊孩子老师教育方法和技巧(超负责老师力挽狂澜)(5)

责任心的培养需要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让孩子经常做以下几件事,可以强化孩子责任心:

一、给予孩子家庭事务的参与权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都做不好,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孩子还小,可是他们的心却一点都不小。

熊孩子对周围所有事物都抱有好奇心,越发调皮捣蛋的孩子这个特性就越强。对于家庭中的事物也是一样的。

长期将孩子摒弃在家庭事物以外,不能让孩子获得参与感的同时还会使孩子对家中的大小事物漠不关心。

有的妈妈说:"孩子生病的时候,自己嘘寒问暖,可是自己病了孩子却无动于衷,心寒。"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与孩子对家庭事物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息息相关。

熊孩子老师教育方法和技巧(超负责老师力挽狂澜)(6)

二、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飘忽不定,甚至说是一日三迁也不为过,因此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一点父母们在他们年幼时会选择忽略,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着手,为孩子圈定一个范围,可以集中孩子注意力、提升孩子毅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你喜欢玩拼图吗?"

"喜欢"

"那今天我们把这两个拼图完成好不好"

"好啊"

简单的几句话,规定孩子玩游戏的内容和数量。让孩子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拼图上,向孩子强调玩拼图不能玩一半不玩了。

这样的做法以孩子兴趣爱好为着手点,便于孩子接受,有利于教育目的达成。

熊孩子老师教育方法和技巧(超负责老师力挽狂澜)(7)

三、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年幼的孩子总是无忧无虑的,他们丝毫不用考虑自己需要什么。因为父母早已经将现成的东西摆在孩子面前。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反而会养成孩子依赖心理。

让孩子独立思考,规划自己的生活,甚至是买玩具的金额、食用的饭菜、穿的衣物等。父母划定范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不但可以提升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自主能力还能够提升孩子责任心,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