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官网(悦读淮北印象)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官网(悦读淮北印象)在淮北的岁月长河中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中。滨湖校区位于沱河东路大学不是一座孤岛,她深深浸润在特定区域的
淮北师范大学
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
现有两个校区
相山校区位于东山路100号
滨湖校区位于沱河东路
大学不是一座孤岛,
她深深浸润在特定区域的
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中。
在淮北的岁月长河中
“师大”的历史仅是一部分
而在师大的变迁历程里
淮北则是其成长的建设者,见证者
1974年
安徽省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拨给安徽2000个招生指标的办学指示。安徽当时的大学设置已满足不了招生需求,于是省教育厅准备在芜湖,宿州和阜阳办大学。时任中共淮北市委书记的赵凯一听说有办大学的机会,立即前往争取。1974年9月12日,省革委会下达革政字(1974)84号《关于开办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的批复》,同意在淮北市兴办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0月份就要开学。面对紧迫的时间、艰苦的环境,赵凯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动员大家出钱出力。就这样,一天一夜,包括食堂、办公室、仓库在内的10间平房建了起来。然而有了地方,学生来了没有粮食怎么办?没有水没有煤怎么办?办法总比困难多。粮食先向粮食局借,下个月再还,消防队每天送水解决困难……就这样,一所大学的日常生活运转终于有了保障。
1975年和1976年
淮北师范大学分别招生200人
1978年
国家恢复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年3月首届77级291人进校,10月第二届78级298人进校,同时在淮北地区招收函授生392人。为改变煤炭系统中小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是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
2010年3月
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
当春天细细的雨丝
在空中笼起一层薄烟雾
地上松软的泥土滋养了
松柏、青草和花朵
我们发现
淮北师范大学
已经走过了30多个春秋
30多年来,淮北师范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5万余名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他们带着“师大”文化、“师大”精神融入全国各地,更为淮北经济的繁荣发展文化教育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淮北而言,“师大”意味着一种融入,一种浸透在这座城市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人文关怀和科技含量。30多年来,“师大”滋润着淮北,淮北也在成长着师大,岁月流逝,这些过往却永远也不会被人遗忘。
监制:耿艳秋 丁伟
编辑:姚弘
朗读者:蔚蔚
合成:蔚蔚
微信编辑: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