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语文教师支玉恒(名师谈支玉恒)
特级语文教师支玉恒(名师谈支玉恒)为了练习朗读,就借来录音机。一篇课文反反复复练习朗读,然后开始录音;录好之后,一遍遍播放,听出问题就修改;修改好后,再一次录音……就这样,一直练到自己满意为止。中专学历的支老师,语文素养也就是初中那点儿底子。改教语文后,遇到了种种困难。朗读读不好,书写写不好,就连汉语拼音也一点儿不懂。怎么办?支老师一下狠心,就练了起来。文 | 蜗牛角支玉恒是小语界四大天王之一。被于永正老师称为“怪才”。为何得此称呼?原因如下:1959年毕业后教体育课,1977年近40岁时才改教语文课,而一教就教出了个性,教出了名堂,教出了全国同行的真正认可。他身上没有什么荣誉的光环,不是特级教师,不是全国优秀教师,不是五一劳动奖章,但他82岁高龄仍然在思考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学,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全国小语人。
本 文 约 1900 字
阅 读 需 要
3 min
—
文 | 蜗牛角
支玉恒是小语界四大天王之一。被于永正老师称为“怪才”。为何得此称呼?原因如下:1959年毕业后教体育课,1977年近40岁时才改教语文课,而一教就教出了个性,教出了名堂,教出了全国同行的真正认可。
他身上没有什么荣誉的光环,不是特级教师,不是全国优秀教师,不是五一劳动奖章,但他82岁高龄仍然在思考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学,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全国小语人。
01怪招一:毛笔写教案中专学历的支老师,语文素养也就是初中那点儿底子。改教语文后,遇到了种种困难。朗读读不好,书写写不好,就连汉语拼音也一点儿不懂。怎么办?支老师一下狠心,就练了起来。
为了练习朗读,就借来录音机。一篇课文反反复复练习朗读,然后开始录音;录好之后,一遍遍播放,听出问题就修改;修改好后,再一次录音……就这样,一直练到自己满意为止。
图 | 全景视觉
为了练习书写,支老师一连三四年,所有的备课、批改作业、批阅作文、做笔记、写总结……一律用毛笔小楷书写。
为了学习汉语拼音,他找来低年级的老师学,一连学习三个晚上,才把汉语拼音攻克。
为了练习上课,不管老师同意不同意,支老师推开门就去听。老师们觉得支老师很真诚,也不说什么,听完课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收获,有时还提出自己的意见。支老师还把听课本装订成册,积累了不少本。
支老师人到中年开始教语文,下得了笨功夫,也练就了真本领。听过支老师的课的人都知道,支老师课上的朗读栩栩如生,支老师的书写有章有法,支老师的课堂更是引人入胜。
图 | 全景视觉
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有名师在这方面都舍得下功夫,支老师这方面欠缺,但是勤能补拙。语文素养的养成需要下功夫,就如想学会游泳,必须真正下水,多次实践,这些支老师都做到了,也给我们的语文学习带来很大的启发。
02怪招二:课前敢换课支老师耕耘不辍,一直在课堂上实践,用自己的智慧让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地方,获得了同行们的高度赞扬。
1989年,支老师要到成都讲一节全国的示范课,出发时他准备的课是《草原》。可是,到成都之后发现三四个参赛选手选择的课正是《草原》。
他想如果自己讲这一课,参赛选手就不好再讲了,于是当下决定换成《第一场雪》。大家都知道,一堂示范课需要反复打磨,最忌讳的就是临时换课,但是支老师却非常敢尝试。而这一课,最终成了当时全国叫好的课。
图 | 全景视觉
一次, 支老师到杭州上作文课。上课前,他在教室门口休息,忽然风刮来一页报纸,上面有一篇关于设计校服的文章。
于是他突发奇想,一下子就否定了以前的作文设计,决定让学生自己设计校服,自己设计方案、产品说明,改上《创意校服》作文课,效果出奇得好;两天后到义乌上作文课,他逛了逛义乌商品城,深深地被丰富多彩的商品吸引,他再次放弃了《创意校服》的想法,改上《夸夸义乌的小商品》。
支老师大胆换课的故事真的令人非常佩服,他在性格之中有一种敢于尝试的精神,不拘泥于现实,不拘泥于传统。也正是由于敢于尝试,他的课堂呈现出一种鲜活灵动的状态。
《第一场雪》一课,多姿多彩的朗读成为课堂最大的亮点。学生们纷纷举手朗读,入情入境,陶醉其中,以读代讲,让美景渐渐从字里行间走到学生心里。课堂上学生活了,文章活了,语文也活了。
图 | 全景视觉
《创意校服》《夸夸义乌的小商品》作文课,是基于现实生活、基于学生生活,呈现出灵动多姿的特点,学生纷纷参与其中,进行语言实践,整个课堂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景象。
课前敢换课,是支老师把学生看成学习主体的表现,是支老师把学生实际生活看成是点燃课堂燃料的体现。抓住学生,抓住生命,支老师才敢于尝试,敢于打破陈规,靠的是老师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带来巨大改变。
03怪招三:找理论“落差”支老师是一个勤于思考的老师,他思考课堂设计,思考教学理念,思考课堂主体……经过一系列的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切切实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支老师上过一些课,听过一些课后,觉得老师上的课与理论著述上说的不一样。尤其是40分钟的课,教师讲30分钟,学生自己学的时间很少,这与“教是为了不教”“机械的操作不能提高学生智力”的说法正好是相反的。
于是支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让学生充分地练字,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语文能力也提高了。
图 | 全景视觉
课堂上学生所有学习都是为了一个“考”,全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根本顾不上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与“学校更负有促进与指导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主要职责”这一说法是矛盾的。
于是支老师决定在课堂上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受到思想的熏陶,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在支老师的课堂上,往往会在幽默中悟出人生哲理,在感动中升华情感,在故事中感受真爱。
支老师爱思考,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中往往能悟出真理,这看似“胡思乱想”,却往往铸就了精彩。
于永正老师说,支玉恒老师是一个“怪才”。是的,这个“怪才”常常用“怪招”来学语文、教语文。这些“怪招”,说到底就是他的一个主张—— “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怎么样,怪也不怪吧?但这恰恰是我们忽略的语文学习、语文教学的常识。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
可发布于“读者·新语文”旗下各大媒体平台,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原创稿件凡经“读者·新语文”使用,即视作作者同意授予信息网络传播权,“读者·新语文”将有权在系列媒体平台上使用,本平台所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