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简述叶圣陶教育故事(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

简述叶圣陶教育故事(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以前的家长们只操心孩子的高考升学问题,现在的家长从怀孕开始,就为孩子规划了未来。他们要考察孩子将来要上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什么时候送出国去读书,选哪个国家更好?都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我们这一代家长在面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时,普遍都很焦虑。在她的意识里,私立学校必须上贵族学校,光是每年给老师送礼就得花上万,家里还得配备宝马奔驰车接送,否则孩子会没面子。我坦诚因为家里有特殊情况,没办法才把孩子送去私立学校的。可我的经济能力有限,只能选择我能承受的学校,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我觉得除了学校的教育,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表妹听完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们那么忙,哪里有时间管他啊?我还是找一所贵一点的学校吧,贵的学校老师更负责任,管得更严格。

作者简介:糖果果,编剧,自由撰稿人,80后宝妈,犀利直爽,探讨婚姻家庭情感困惑问题,欢迎大家关注。01

这个暑假,对于我的表妹一家来说,过得十分焦虑。

因为他们家有个5岁的儿子面临着幼升小的问题,当初在买房时表妹夫妻两没有考虑太长远,等到儿子幼儿园快毕业了才发现,他们所居住的片区学校排不上名号。

整个暑假,表妹和妹夫东奔西跑,求爷爷告奶奶到处送礼,也没能搞定名校指标。最后表妹来咨询我,因为我儿子念的是私立学校,她听说我儿子成绩很好,便来找我了解情况。

可当我告诉她,我儿子的学校很普通学费很便宜时,她露出了怀疑的眼神。那么便宜的学校,教学质量能好吗?

在她的意识里,私立学校必须上贵族学校,光是每年给老师送礼就得花上万,家里还得配备宝马奔驰车接送,否则孩子会没面子。

我坦诚因为家里有特殊情况,没办法才把孩子送去私立学校的。可我的经济能力有限,只能选择我能承受的学校,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我觉得除了学校的教育,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

表妹听完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们那么忙,哪里有时间管他啊?我还是找一所贵一点的学校吧,贵的学校老师更负责任,管得更严格。

我们这一代家长在面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时,普遍都很焦虑。

以前的家长们只操心孩子的高考升学问题,现在的家长从怀孕开始,就为孩子规划了未来。他们要考察孩子将来要上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什么时候送出国去读书,选哪个国家更好?都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可是,我们挤破了脑袋,不惜为此负债累累,将孩子送进名校就读,或者像电视剧《小欢喜》里陶虹饰演的母亲一样,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却无视孩子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剥夺他们的乐趣和自由,这样真的是为了孩子们好吗?

名校出身的孩子们,就一定都个个品学兼优吗?普通学校出来的孩子们,就肯定比名校的孩子们差吗?

我建议大家不妨看看《起跑线》这部电影,比起孩子们的成绩,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关注。

简述叶圣陶教育故事(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1)

02

《起跑线》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经营服装店的夫妇,为了让孩子进入名校,不惜一切代价打破道德底线争夺名校名额的故事。

服装店的老板拉吉没什么文化,但他的老婆米塔是曾受过大学教育懂说英语的人。米塔最操心的是女儿的教育问题,但当她试图为女儿争取名校的名额时才发现,他们已经晚了好多拍,很多上流人士从怀孕就开始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

拉吉与老婆意见不同,他觉得上什么学校都无所谓,过得也挺好的。

可老婆米塔却偏执地认为:这个社会过得挺好是不够的,在公立学校学不到任何东西,可怜的孩子会害怕跟人交流,别人一说英文她就会惶恐,她会不适应社会,变得孤独和沮丧,万一她开始吸毒怎么办?英语在印度是阶级的象征,进入这个阶级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进入最好的学校读书,才有望成为上流社会的人。

简述叶圣陶教育故事(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2)

为了争取到排名第一的名校指标,米塔逼着老公拉吉在该校所在区域买了一套别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区房。但搬到了学区房后才发现,并不是拥有了这里的房子,就能让女儿顺利入学。在他们尝试了走后门、贿赂校长无果后,经米塔的大学同学介绍,找到了中介,却被惨打脸。

中介负责人告诉他们,你们来得太晚了,而且除了你们的孩子,你们夫妻两也得学习怎么做一个上流社会人士。可无论两人怎么努力,在真正的上流人士看来,拉吉夫妇不过是笑柄。最后,学校公布入学名单时,夫妻两发现没有他们的女儿。

万念俱灰时,拉吉店里的伙计却来报喜了,这位伙计的女儿竟然阴错阳差进入了名校。原来,这些名校会将25%的名额留给贫困生。

为了拿到名校贫困生的名额,拉吉夫妇在纠结之后决定假扮穷人,花钱弄了一堆假材料,甚至不惜搬到最穷最脏的贫民区去居住,在那里小心翼翼地生活,接受学校的审查。

最终,他们如愿拿到了名校贫困生的名额,拉吉却为此深受良心的折磨。为了这个学位,他违背了自己的良心,输了自己的道德底线。

简述叶圣陶教育故事(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3)

03

在拉吉夫妇想要努力融入上流阶层时,中介负责人告诉他们,你们要教孩子学会分享就是关爱,因为这是名校的办学宗旨。

可现实却恰恰相反。

在富人区的拉吉夫妇发现,这里的上流人士非常冷漠,与他们原来所在的普通居民区热情的邻里截然相反。

这些所谓的上流人士甚至当面对拉吉夫妇的出身冷嘲热讽,毫不留情面。富人们只说英语,不让他们的孩子跟拉吉夫妇的女儿玩,因为她是讲印度语的。

拉吉这才明白,富人们所谓的分享就是关爱,是有条件的,只限于他们所在的阶层,至于像垃圾夫妇这样的暴发户,他们是坚决不会承认和接受他们的到来的。

简述叶圣陶教育故事(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4)

让拉吉夫妇没有想到的是,这份分享就是关爱,他们却在贫民区找到了。

为了争夺贫困生的名校指标,拉吉一家子假扮穷人搬到了贫民区。当他们来到这里时,邻里们热情地抢着帮他们拿行李,还送上糕点请他们吃。

也许是在富人区受尽了冷漠,拉吉夫妇对这样的热情感到害怕,他们拒绝了邻里的好意,耿直的邻里们对此十分生气,纷纷发誓再也不理这对夫妻。

可是第二天,拉吉在上厕所时发现没有水了。米塔拿着桶到处跟邻里借水,还在气头上的邻里都不搭理她,但有一位好心的邻里希亚姆提来了两桶水,并斥责其他邻里的行为。

热情的希亚姆以为拉吉破产了,不但教拉吉一家如何当穷人,还给拉吉介绍了饼干工厂的工作。

希亚姆的儿子也作为贫困生申请了名校指标,在得知拉吉的女儿入围时,希亚姆担心拉吉拿不出兴趣班的钱,将自己被车撞后得到的赔偿金全部给了拉吉。希亚姆的妻子还将政府分给的大米等配给分给米塔,让拉吉夫妇大为触动。

这些贫民区的人并没有因为贫穷而变得小气吝啬,相反的是,他们特别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食物金钱和关爱,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拉吉开始反思,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让他的孩子进入上流社会后,变得冷漠和自私吗?

简述叶圣陶教育故事(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5)

04

拉吉的女儿最终如愿进入了名校,可希亚姆的儿子却没那么幸运,只能进入公立学校就读。

受良心谴责的拉吉夫妇为了补偿希亚姆的儿子,偷偷跑到公立学校考察,发现这里的硬件条件非常差,可是让夫妇两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的孩子们非常有才华,并不比名校的孩子们差。

夫妇两捐了一大笔钱,重新装修了学校,并为孩子们添置了课桌和图书,建起了图书馆。希亚姆看到儿子学会了阅读英文读物,特意赶到学校去感谢校长,得知是一位有钱的好心人捐助的图书。

希亚姆买了一袋香蕉想去感谢好心人,却发现好心人就是拉吉。希亚姆感到了背叛的愤怒,无法忍受拉吉的欺骗,明明是有钱人,却假扮穷人去抢贫困生的指标。

希亚姆决定去学校告发拉吉,可当他来到学校时,拉吉可爱的女儿跟他打招呼,亲切地喊他希亚姆大叔,并给了他一个拥抱。看着孩子,心地善良的希亚姆心软了,他放弃了告发拉吉一家。

简述叶圣陶教育故事(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6)

紧随其后的拉吉看到这一切后恍然醒悟,他不想再承受良心的谴责,自己跑去校长办公室告知了真相。他原以为校长会开除他的女儿,因为校长曾经也是穷人。但校长只是让教务处将拉吉的女儿从贫困生的名单中删除,转移到普通学生名单去。

拉吉为此大为不解,校长却说,她当年作为贫困生受尽了有钱同学们的白眼,现在她最开心的是,看到那些有钱人为了子女入学,在她面前低三下四的哀求。

看清了所谓的上流人士和名校校长的面目,拉吉大闹了学校的文艺汇演,在礼堂的舞台上,拉吉说:

在如今这个时代,家长们只重视孩子的能力,而非人品。我们普遍认为名校能让她博学多识,所以我们假扮穷人,又偷又骗,用尽了不堪的手段……少即是多,分享就是关爱,有钱人总是这样要求孩子们,可我的女儿真正学会这些却是在贫民区里。

在电影《起跑线》的结局,拉吉夫妇让女儿离开了所谓的名校,让她进入了普通的公立学校与穷人的孩子们一起学习。

简述叶圣陶教育故事(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7)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不否认选择一所名校对孩子的教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名校并不是评判一个孩子的将来的唯一标准,比起孩子们的学业,行为品德的教育更为重要。

所以建议家长们在择校时,除了学校的名气和硬件条件,多考察一下老师的行为品德。如果是那种得送礼才会对你的孩子好的学校,和学生之间进行贫富攀比的名校,就慎重考虑吧。

团结友爱、勤俭节约不应该只是口号,别让孩子们赢了起跑线,却输了人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