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家庭互换模式要多久(升级家庭互换模式)
升级家庭互换模式要多久(升级家庭互换模式)二十多期节目下来,《变形计之平行世界》在社交平台收获了越来越好的口碑,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家庭关系和亲子教育的渐次深入探讨。节目更多观照和聚焦在新时代中国式家庭关系的处理和教育难题之上,落点在家庭关系的优化和和解之上,使得观众感受到的更多是由自然真实的生活所引发的共鸣感和治愈力。2018年1月,第15季节目《变形计之平行世界》在芒果TV亮相回归,这一次,从配方到味道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模式的颠覆式创新:打破了过去的农村、城市青少年角色互换体验的套路,脱胎为农村和城市两个家庭的整体互换,在思路上和范畴上都进行升级。令人惊喜的是,这番改变为节目带来了全新的生机。当节目模式不再设定为一个人的变形,而是全家集体打包上阵体验新生活,激烈不再,冲突犹在。
看电视
《变形计之平行世界》进行了15季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模式变革,脱胎为农村和城市两个家庭的整体互换。新一季节目更像是通过真实而不失趣味的真人秀形式呈现着现实家庭样本中的关系难题,完成一次对新时代各阶层中国式家庭关系的全景式再现,进行一场亲子教育问题的深度探讨。
文 | 郝馨晴
作为一档久负盛名的经典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2006年诞生于湖南卫视的《变形计》曾被称为“新生态纪录片”,一路制作完成了14季,广获关注和好评,是国内最长寿的真人秀IP之一。
2018年1月,第15季节目《变形计之平行世界》在芒果TV亮相回归,这一次,从配方到味道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模式的颠覆式创新:打破了过去的农村、城市青少年角色互换体验的套路,脱胎为农村和城市两个家庭的整体互换,在思路上和范畴上都进行升级。令人惊喜的是,这番改变为节目带来了全新的生机。
当节目模式不再设定为一个人的变形,而是全家集体打包上阵体验新生活,激烈不再,冲突犹在。
节目更多观照和聚焦在新时代中国式家庭关系的处理和教育难题之上,落点在家庭关系的优化和和解之上,使得观众感受到的更多是由自然真实的生活所引发的共鸣感和治愈力。
二十多期节目下来,《变形计之平行世界》在社交平台收获了越来越好的口碑,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家庭关系和亲子教育的渐次深入探讨。
模式变化:从少年互换到家庭互换,老IP换新思路温馨升级
过去看过《变形计》的观众都清楚,虽然主人公和故事一直在变化,但是节目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套路:即让成长在城市的“问题”少年去乡村体验艰苦,使扎根于农村的少年进城感受发达忙碌的都市生活,结果往往是叛逆少年幡然醒悟后和家人和解、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后的朴素农娃越发发愤图强。两位少年的生活互换成为故事发展的主线。
这常常是一档直戳泪点的节目,原因就在于单独调换两个少年生活环境的这一模式设定,直接改变了孩子生活里最重要而固定的人物关系构成,从而触及他的行为和情绪。不适与冲突随之而来,成长与和解也在这个过程里相伴而生。
而另一方面,争议的声音也因此出现,是否一定需要孩子单独面对这样大起大落的情绪跌宕,才能获得成长呢?
全新的《变形计之平行世界》从陈旧的套路里走了出来,其模式显得更为新颖、科学和健康。
节目组把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放回在家的环境之中,以家庭为单元去碰撞新的外部环境,实现的是两个平行世界的交换,呈现的是一个家庭在共同面对外部挑战和变化时的状态与问题,这是现实生活更可能遇到的情况。
比起过去人物“单打独斗”的激烈冲突,新的《变形计》气质更显温馨和治愈。即使新一季中依然有“钱多多”这类的阔家少爷参与变形,但少年的人设已不似过去那般满溢冲突感和戏剧感了。
钱多多依然和自己的高管父母及弟弟生活在同一空间,只是整体腾挪了环境,面对旧人新境,他们必需为了应对新挑战而重新磨合,进而重新审视家庭关系。
而这一过程中所产生出的冲突往往涉及到亲子、夫妻、兄弟姊妹等更多家庭关系的层面,不仅自然真实,也更动人温馨。
焦点变化:聚焦家庭关系,深度观照当代家庭关系的沟通难题
由《变形计之平行世界》变革互换模式带来的最大变化,还体现在节目整体视角和焦点的转变:过去,我们更关注两个家庭背景不一样的少年本身性格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和转变,现在,节目更关注在新环境的背景下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的磨合与成长转变。
当张家界农村的吴廷春一家来到苏州,丈夫因对环境的不熟悉、对大儿子态度的不满,短短几天罢录两次,身为村里妇女主任的吴廷春一边耐心地疏导儿子要端正态度,一边悉心劝解丈夫转变性格,同时肩负起调解叛逆大儿子和倔强丈夫的责任。
一来二去后,丈夫情绪稳定了下来,儿子也逐渐态度积极,在城里干起了导游工作,在这样一个新生活环境的新契机下,父子矛盾得到了缓解。
聚焦家庭关系意义重大,更有利于对症下药。关注一个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归根结底必须要将孩子置于其原生家庭关系之中去看。
试想:熊孩子为什么会是熊孩子?好孩子为什么能成为好孩子?也就是说,比起探究熊孩子究竟该如何改造,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熊孩子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因为周围环境存在缺陷,亦或是家长本身也是熊家长呢?
中国人向来重视“家”的概念,但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庭关系的变化也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
例如,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二胎,正如节目中上海的钱多多一家,父母如何平衡地给两个孩子分配爱,大小孩子之间如何相处成了新问题;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独生的八零后一代也成为父母,如来自苏州的顾苏城、徐晓晨一家,当一对父母自己还不够成熟、仿若未长大的孩子,他们又该如何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因此,节目在探讨家庭关系层面,映射出了许许多多的社会大环境的真实变化,其中反映出来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难题,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观照性。
而此次由个体向两个家庭互换的升级,更利于全方位展现家庭关系、探索亲子教育问题产生根源的根本诉求实现,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触及也更为深刻。从这个角度来看,《变形计之平行世界》的节目立意也是更为成熟了。
目标变化: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实现家长和孩子的互助成长
从聚焦个体到聚焦家庭,《变形计》里的家长角色由配角变为共同的主角,这也标志着节目的重点目标发生了变化:家庭元素承担的叙事责任越来越多了,从而强化了父母在节目中的参与感,以前着眼于孩子个人的变化,现在更多关注整个家庭的成长变化。
而这恰恰从根本上说明,成长从来就不只是个人问题,而应当是全家相互促进的责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每一期《变形计》都像是一次社会实验,同时更是一节关乎成长的课程。
在本季第十三期介绍来自苏州的顾苏城和徐晓晨夫妇时,屏幕里首先打出了一行话:“我们的主人公已不是青春年少,他们十年前就需要变形”。
一个是爱打游戏、爱喝酒,动辄“欺负”儿子、却很少和儿子真正交流的年轻爸爸;一个是性格大大咧咧、沉迷追星、做事毛躁的臭美颜控妈妈,一对欢喜冤家加上一个古灵精怪的儿子肉肉,成就了一系列幽默温馨的动人故事。
这一对小夫妻,单就性格而言,在当下中国颇具代表性。他们大多成长于开放、自我的八零年代,身上普遍具有爱玩爱自由的特性。
十年前,他们可能就是那批爱泡吧打游戏的叛逆少年少女,如今虽然为人父为人母,却和我们传统认知里正襟危坐的“父母”形象相去甚远,显得依然不够成熟。
为了突出真人秀的“真”,节目组除了周计划与月计划,不对两组家庭的日常生活做任何干涉,只负责真实记录家庭成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碰撞。而在真实记录的镜头下,这一趟三十天的变形之旅对于顾苏城徐晓晨一家而言,确实成为了一场互助成长的课程。
进入农村环境之后,城市家庭的五岁儿子肉肉的表现令人惊喜、圈粉无数,他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不仅和妈妈一起养鸡喂猪,还督促爸爸一起去山上放牛,难怪有网友说:“这次是儿子带着父母来变形”。
可见,在大自然面前、在全新的环境和挑战面前,有时父母和孩子更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一般,平等的交流和互助成为了更健康而美好的生活状态。
平行世界,洞见人生。
新一季《变形计》更像是以家庭互换为形式,为两组家庭撕开了一个平行空间的口子,给他们提供一个全新的相处空间和契机。
三十天,对于人生来说太短了,远远不够成就一组家庭关系的重建,更谈不上脱胎换骨。然而,却足以在短时间内,于新环境中触发家庭成员对于家庭关系的重新认知和思考,激荡出朴素而深刻的真情真爱。
而对于诸位观众来说,这一次,《变形计之平行世界》没有带来极度反差的冲突感和催人泪下的撕裂感,有的更多的是自然真实的生活所引发的共鸣感。
它更像是通过真实而不失趣味的真人秀模式呈现着现实家庭样本中的关系难题,以小家解构大家,完成了一次对新时代各阶层中国式家庭关系的全景式再现,进行了一场亲子教育问题的深度探讨。
看电视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关注“看电视”!
深度行业透视、独到客观评论、新鲜内幕资讯
广电行业、文娱产业资深媒体人运营打理
看电视,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见识的内容行业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