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拐骗安全常识(安全教育篇第二节)
小学生防拐骗安全常识(安全教育篇第二节)一个偏僻而又遥远的山村里,但这孩子很幸运的从这个坏人手里逃出了。周围都是一些村民,这些人对于孩子来说,肯定都是陌生人。大家先来想象一个不太美好的场景,有一个孩子被坏人拐走了,把他带到了俗话说:花开生两面,人生佛魔间。其实好人和坏人并不像很多的电视剧或者很多文学作品当中清晰。很多时候好人跟坏人是同一个人,实际上,是陌生人还是熟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和关联,我们也看到很多广告和案例当中,这个陌生的犯罪嫌疑人,会花很长的时间去和孩子套近乎。他们通过小礼物,通过肢体接触等等方式,迅速的变成孩子眼里的好人和熟人。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儿童的性侵害案件中,熟人作案率高达89%,其实全世界基本上都是这规律。针对儿童性侵害案件中,熟人占很大的比例。所以,我们与其教孩子,去防这个连概念都不清晰的陌生人和坏人,倒不如着重教一下孩子,怎样去判断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如去教孩子如何去跟陌生人打交道。①“不要跟陌生人说
安全教育篇
第二节 防拐骗
(3)要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让孩子明白陌生人并不等于是坏人,学会识别需要提高警惕的哪几种陌生人。在安全教育当中的,我们家长有意无意之间,把坏人和陌生人直接划上等号,但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又不可避免和陌生人打交道,甚至说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遇到突发性的威胁。往往第一时间出来帮我们的都是陌生人,因此陌生人和坏人之间的关系要仔细区分。
俗话说:花开生两面,人生佛魔间。其实好人和坏人并不像很多的电视剧或者很多文学作品当中清晰。很多时候好人跟坏人是同一个人,实际上,是陌生人还是熟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和关联,我们也看到很多广告和案例当中,这个陌生的犯罪嫌疑人,会花很长的时间去和孩子套近乎。他们通过小礼物,通过肢体接触等等方式,迅速的变成孩子眼里的好人和熟人。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儿童的性侵害案件中,熟人作案率高达89%,其实全世界基本上都是这规律。针对儿童性侵害案件中,熟人占很大的比例。所以,我们与其教孩子,去防这个连概念都不清晰的陌生人和坏人,倒不如着重教一下孩子,怎样去判断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如去教孩子如何去跟陌生人打交道。
①“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是一个伪命题
大家先来想象一个不太美好的场景,有一个孩子被坏人拐走了,把他带到了
一个偏僻而又遥远的山村里,但这孩子很幸运的从这个坏人手里逃出了。周围都是一些村民,这些人对于孩子来说,肯定都是陌生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是孩子的父母,希望他向这些村民求助还是不助?如果要求助,就意味着孩子要跟陌生人说话,如果不求助,那就白白浪费了一次
可能获救的机会。
我们教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打110,那么110接警的人,出警的人,基
本上都是陌生人。
通过以上两个小的例子,不难看出,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种安全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弊端或漏洞,这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个主题来
分享的主要的原因。
许多家长的安全教育方式,或者安全教育的方法,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同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流传度、家长的接受程度,都是比较广比较高的,
同时也是误导性最强的。因为这样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孩子,就算对我们成年人,也是没有人能做到的。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是一个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听的能力都正常的一个人,是不可能不跟陌生人去交流的。即使是聋哑人,也会跟陌生人去交流。所以。“不跟陌生说话”的安全教育这个话题或者这个方法,本身它就是一个伪命题,那为什么这种家庭教育的方法会一直流传到今天呢?
我们中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熟人社交社会,在针对北上广深的调查发现,在一个月以内,去参加完全由陌生人组成的聚会,大概只占14~20%之间,绝大部分的人还是会停留在自己的同学、亲戚、朋友,以熟人为主的这个社交圈里。我们童年,基本上都是在“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这也不难理解,中国为什么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交社会,我们对陌生人存在天然的排斥和拒绝。同时也发现一个人的成就,跟他和陌生人的交往,或者与他的社交能力是成正比例的,所以“不跟陌生人说话”的安全教育方式,其实是“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模式。
因为害怕陌生人可能会伤害孩子,就用一个粗暴的简单的方式、一刀切的模式,把陌生人全部排斥,这就相当于说我们建了一个类似马其顿防线。
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要跟陌生人做任何的接触,看似很完美,很有效的一个堡垒或者一道防线,实际上牺牲的是孩子的探索欲,阻碍他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孩子长大以后,可能表现不善言辞、胆小畏缩、缺乏合作,缺乏沟通,这些情况非常不利于他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不利于他今后的职业和工作。
所以,与其去教孩子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完全做不到的“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如去教孩子如何去跟陌生人打交道。不要回避问题,而是如何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所以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如何去应对或者如何去跟陌生人打交道,哪一类的陌生人需要我们去格外的注意。
②如何跟陌生人说话
那么,在这个陌生人的问题上,我们究竟该如何教孩子?
第一,如果有陌生人跟孩子提要求,比如说帮他去打个电话,给他带路,帮他找东西等等,孩子都应该去拒绝,说“不!”。因为一个成年人,几乎是不太可能向孩子去提要求的,有可能是他看到孩子正在做危险的事情,去阻止孩子。你不要做,这是非常危险的,但不会要孩子帮我做什么。所以当一个陌生人向孩子提可能的要求的时候,要引起我们的警惕的,要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要求。
第二,跟陌生人的交流,应该保持理性的距离,也叫安全距离,就是80厘米左右,一臂之外的安全距离。这样容易给陌生人形成一个印象,这个孩子本身
有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对陌生人也会有自己的评估,他觉得这孩子不太好骗,不太好哄,那他就会放弃。所以请与陌生人保持距离。
第三,孩子和陌生人的交流,应该仅限于礼貌性的问答。不要有过多的关于个人信息与家庭信息的交流。
这样做的好处,有利于孩子社交的发展,最大限度阻止和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同时也会提高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教他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能做什么。用这种主动的教育,替代以前那种被动的教育。
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转变思路,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个问题上,从这个传统的、粗放式的、一刀切式的方式,回归到更用心的方式,教他如何去识别陌生人的一些异常行为,以及和陌生人正常的理性交往,同时还要学习如何得到有效的帮助,当我们真正需要向别人求助的时候,我该向什么样的人求助,怎样去求助才是有效的。
最后给爸爸妈妈们三个提醒:第一个就是“不要和陌生说话”的安全教育,是一刀切式的懒汉思想,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人可以做到的;第二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看似是一种安全教育,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的探索性和他的社会属性;第三个,与其教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如教孩子如何拒绝陌生人的要求,以及如何有礼貌地和陌生人进行交流。
③要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
先看一个小片段:老师从二楼教室里带下一个小姑娘,大概五六岁的样子,带着孩子刚刚到一楼大厅,忽然就装作忘记了什么事情,一拍脑门说,哎呀你等一下,老师要上楼去处理一下事情,你等我一会儿。
老师刚刚走上楼,大厅里就进来了一位中年女士,他手里拿着一袋巧克力,小姑娘一看有陌生人进来,本能的走到大厅,远离陌生阿姨的这一端,并且透过玻璃墙向外张望,不去看这个陌生人。大厅里只有这两个人,很明显这个小姑娘有点担心,他的表现也不像刚刚留下的时候那么自然。
然后,这个陌生的阿姨就开口说话了,她说你好可爱,你是这个幼儿园的学生啊,我是冉冉的妈妈,冉冉也在这个幼儿园,你认识他吗?
小姑娘摇摇头,没有回答,然后这个阿姨,接着发动她的攻势,说我在等她放学,他特别喜欢吃巧克力,你喜欢吗?小姑娘还是摇摇头。
这阿姨又说这真的挺好吃,你要不要尝一下?她一边说一边向这个姑娘走过去,他开始去靠近这个小姑娘。
“啊,这块糖真的好吃,你就来一块吧。”说着,她就开始把糖往小姑娘手里塞。小姑娘说“我不吃!我不吃!”
她很好地拒绝了这个陌生人,但是她一直不停的在原地跳、跳、跳,因为她特别的紧张。他除了知道不吃陌生人东西之外,别的什么也不知道,她只能在原地跳,她很紧张,就连老师在二楼,可以向老师求助,这样的事情她都没有做。
应该说这个孩子,非常牢固的记住了家长的话,就是坚持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但是他却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在案列中,这个阿姨在哄骗行为失效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强行直接把这孩子带走,因为她留给这个阿姨的时间足够多。所以在不吃陌生人东西这些事情上,我们要教会孩子应该怎么做。
第一个,要教他怎样拒绝,拒绝之后自己可以做什么,是迅速离开,还是快速的找到周围人去求助。这远远比单纯告诉他,不能吃陌生人东西更重要。
第二个,要着重去培养孩子的分享模式。因为孩子眼里陌生人和我们成人眼里的陌生人,是不完全一致的。让他区分陌生人,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应对,在五六岁这个年龄段是不太现实的。
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自己而言,会刻意从外面去带些好吃的点心或者糖果,回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并且会告诉他们这是谁、谁、谁——我的一个朋友或者是一个特别的人送给我的,我觉得特别好吃,而且我也特别想吃,但是我始终坚持回来和你们一起分享,你们看我连包装都没有拆开,好吃的东西是需要和家人一起分享的。父母的这种行为,通过不断重复,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培养孩子一个这样的习惯,不管在外面谁给他好吃的,都会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所以与其去教孩子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如去教孩子学会分享。
所以,第一步,拒绝陌生人的馈赠,第二步,如果拒绝不能够凑效,不能够成功,要做到好东西拿回家和家人分享。实际上就是把东西拿回来,让父母判断。如果前两步都没有达到好的效果,那就是第三步,感觉到有压力,或者对方的行为,让孩子觉得不舒适或者紧张,那就要迅速离开或者去就近寻求帮助。
④要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首先要说明一点,作为父母,尽可能不要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
在有些西方国家,对儿童单独留在家里,是有严格的年龄限定的,从最低的八岁到最低的14岁,都有相关的规定。虽然这些法律条文对儿童的年龄规定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一旦孩子发生意外,家长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轻则缴纳罚款,重则刑事责任。
我国的法律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地方性法规的层面,都有相关政策或者相关地方性法规,所以首先强调一点,尽量不要让孩子单独留在家中。
万不得已,出现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情况,我们一定不要给孩子强调,谁敲门都不出声,也别开门。不要去强调这样的一种理念,更不要出现,为了防止孩子乱跑,而将孩子锁在家中的情况。
大概两年前就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入室盗窃的犯罪嫌疑人,他先敲门作试探,结果刚好是孩子一个人在家。这个小孩没有去应门,小偷以为家里没有人,撬门入室之后才发现这个孩子,正因为如此,孩子看到了犯罪份子的长相,结果就导致孩子被杀害。
这个案例,以及之前提到的79%的孩子会给陌生人开门,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们给孩子的安全教育出了问题,要么是内容本身的问题,要么就是方式方法对孩子没有可操作性。
那么,孩子一个人在家时,怎样让正确应对陌生人敲门呢?
第一,听声识人。
首先,通过游戏来调动孩子参与感。这个游戏叫做听声识人,父母和孩子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由父母扮演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敲门,让孩子来判断真假。举个例子,家长轻柔的敲门,小声告诉里边的人,说自己是送快递的。让孩子来猜,这个送快递的人是不是真实的。
这个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听到敲门声,养成了先思考的习惯。这种游戏可以让孩子从敲门声的轻重,去思考敲门者的身份。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十岁以后,孩子思维发展到了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具备了假设和演绎推理,通过提出各种可能性,进行演绎,寻求可能性当中的现实性,以得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通过这种反复训练,他们会根据平时生活的经验,归纳出一些职业特点,推理出敲门人的敲门方式,是否符合其身份。这是一个很小的推理游戏,平时如果孩子在家,每次有人敲门,都可以把它当做是很好的练习机会,让孩子来猜猜是谁在敲门,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应门习惯。
第二,设计家庭内部的敲门暗号,加上暗语。这样的双保险系统,这个大家应该不陌生。前阵子有一个小女孩,接送密码的小文章。就是这小女孩,有陌生人接她的时候,她就让陌生人和自己对一个密码。其实,这种密码模式也可以运用在敲门当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特殊节奏的敲门暗号,来区别于常规的敲门声,比如:常规的咚咚,我们可以把它设计成咚咚咚,咚咚咚,用这样一个独特的敲门声,让孩子来判断敲门的人,是否是属于自己的人,暗号正确,还可以进行暗语核对。暗语可根据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来制定,比如芝麻开门、苹果开门,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正确应对敲门的方法和技能。
如果暗号不正确或者听不清楚,就需要引起警惕。孩子在这个时候,可以这样子去应门,比如说我爸爸让我问你是谁,不管对方怎样去回答,都可以说我爸爸在卫生间,一会他会去找你,这样暗语加暗号的双保险设计,是为了避免孩子年纪小,误听开门的可能性。
第三,在出入口设置安全上锁报警。大家看过小鬼当家的电影,一定会记得把坏人弄得十分难堪的那些场景,将这个孩子喜欢的机关,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是孩子喜欢的英雄玩具,或者守护的动物,比如一只小狗,把它放到窗台,放到门边,晚上,提醒孩子要将这个动物或者这个玩具,送回他的哨所,这既是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也是不断强化安全意识的好方法,当然没有大人的时候,就成了孩子的一道防线。
第四,是做一些安全小贴士。带着孩子一起做一张安全小贴士,贴在门背后,在儿童视线的位置,不需要太多的文字,因为孩子对于文字没有太多的兴趣,但对图画图像的兴趣会更高。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一起参与这个制作过程,用他感兴趣或喜欢的方式,在门口贴上安全小贴士,提醒自己在开门前,去想门外的人。
以上的这四种方式,都是要让孩子在长期的重复中,形成一个习惯,就是听到敲门声不要立刻去开门,而是停下来想一想。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通过敲门声以及敲门人的语言表达,判断这个人的身份。通过一些小贴士的制作和小哨所的制作,让自己在门窗等出入口,格外关注安全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