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因此我们除了要教孩子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的之外,还要教育孩子区分,什么是“安全的陌生人”,什么是“亲近的坏人”。我们都明白,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人贩子,大多数人都是社会上安全的陌生人,如果把陌生人都定义为不能接触的危险人物,会让孩子失去了正面接触社会的机会。 如今孩子基本都能做到不与陌生人打交道,而人贩子也变聪明了,他可以先用各种方式取得家长的信任,然后让孩子认为这个人是安全的,已经不是所谓的陌生人了,然后再对孩子下手。当然,我认为“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句话之所以不正确,或者说有点片面的另一个原因,不是这个方法对付人贩子是否有效,而是这句话会对孩子造成了一个新的困扰。
每次看到孩子被拐卖的新闻,我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心中总是非常的愤怒,这些伤害孩子的人,即使对他们采用任何一种刑罚,我都觉得不过分。
此刻除了表示愤怒之余,我们还能为孩子避免风险,提前做点安全教育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
很多人认为,防止孩子被拐卖的安全教育,就是要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等等就可以了。
现实没有那么简单,看看很多真实的案例,陌生人对孩子下手,其实并不容易,往往能成功从人群中把孩子带走的人,大多是有过交往的熟人或者失去戒备心的半熟人。
如今孩子基本都能做到不与陌生人打交道,而人贩子也变聪明了,他可以先用各种方式取得家长的信任,然后让孩子认为这个人是安全的,已经不是所谓的陌生人了,然后再对孩子下手。
当然,我认为“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句话之所以不正确,或者说有点片面的另一个原因,不是这个方法对付人贩子是否有效,而是这句话会对孩子造成了一个新的困扰。
我们都明白,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人贩子,大多数人都是社会上安全的陌生人,如果把陌生人都定义为不能接触的危险人物,会让孩子失去了正面接触社会的机会。
因此我们除了要教孩子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的之外,还要教育孩子区分,什么是“安全的陌生人”,什么是“亲近的坏人”。
第一:如何帮助孩子识别,什么是“安全的陌生人”。
如今的孩子受到“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句话的影响,纷纷都对陌生人敬而远之,从而让孩子陷入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当孩子真的遇到危险的时候,根本不敢向陌生人求助。
比如在外面逛街的时候,跟妈妈走散了;比如在上学的路上,被同学欺负了;比如在外面游玩的时候,遇到了危险。
这个时候孩子只能自己默默地承受危险和恐惧,完全不知道如何做才能保护自己,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教育孩子,遇到危险要学会向陌生人求助,同时要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是“安全的陌生人”。
社会上最重要的“安全的陌生人”,那就是警察,平时我们父母千万不要总拿警察来吓唬孩子,要知道父母不经意的便利吓唬孩子的手段,可能会让孩子遇到危险时,失去最佳的自救机会。
还有一种情况,在没有警察的时候,孩子如果遇到困难,尽可能找商场或周围的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当然,这里有一个重点我们要提醒孩子,只能是在公共场所找他们帮忙,千万不要跟这些人去一些僻静的场所。
第二:如何帮助孩子识别,什么是“亲近的坏人”。
同样受到“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影响,孩子对于亲近的人,往往失去了戒心,似乎只要是亲近的人就不会伤害自己,事实上很多作案的人,都是孩子熟悉的人,不然在当下的网络监控系统中,人贩子很难带走孩子。
因此要时刻提醒孩子,即使是很亲近的人,也要注意他们的行为,如果发现对方有不对劲的行为,立即离开他。
如果对方采用限制手段,孩子要立即往公共场所跑,并及时向路人呼救。
还有一种情况也值得警惕,那就是媒体或者电视里面,常常把坏人的样子形容得很丑,而好人却往往显得很漂亮,这也给孩子一种错觉,那就是漂亮的都是好人。
所以这里要提醒孩子,不要凭借长相来判断对方是不是好人,而应该只根据对方的行为判断,不要轻易相信长得好看的人。
说这么多,主要是提醒各位父母,不要一个套路用到底,世界在变,对付坏人的手段也要变,父母应该适时调整教育孩子的策略,帮助孩子尽可能避免危险。
点赞 关注,感谢大家对“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国义演上海站的支持。
编辑:思想大喇叭
镜入未来声明:本号发布的所有作品,均由全国义演上海站公益志愿者作者发布,内容仅代表发布作者本人观点,如有歧义,请与作者本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