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原名称(明天的学校会怎样)
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原名称(明天的学校会怎样)朝阳未来学校希望,无论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在哪,是什么形式,都可以用技术连接、匹配和使用,使得每个学生拥有更多可能性。为此,学校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型和自我实现型的教师团队。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100%是硕士,25%是博士,有50%的老师毕业于北大清华。努力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可以是盟友、队友,也可以是朋友和亲人,大家一起生活、学习、成长。这是朝阳未来学校的教育理念。
本刊讯(记者 姜乃强)五彩的教室,开放的课堂,讲台被取消,师生相对而坐,教师的办公区是开放的,教室的墙是透明的,中学的学习生活也可以这样多彩。这样的场景来自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在12月12日下午举行的该校落成典礼上,“未来学校”的创新令来自多地的校长们赞叹不已。
北京市教委委员冯洪荣说,创办朝阳未来学校的初衷,一是建立资源横向统筹机制,共享北京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使其在新时期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形成人才培养纵向一体化,衔接初高中,解决基础教育最后一公里问题。
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表示,对北大附中而言,朝阳未来学校不仅是教委的任务,更是难得的机遇,希望借此探索基础教育新道路,通过“1 3”模式,给老师、学生更多空间发展自己,解放学生、家长,让孩子真正成长为未来的公民,培养能够创造未来的、对知识满怀热情的新一代。
在这里,学校教室与走廊的封闭格局被打破,能透明就透明。以空间最大化,满足师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将灵活性与包容性融于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的空间。据介绍,学校完全建成后,综合多变的开放教学区将遍布校园。其最终的空间理念是,将整体校园看作一个可生长的有机体,从整体到细节成为启发师生创造性的源泉。
朝阳未来学校希望,无论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在哪,是什么形式,都可以用技术连接、匹配和使用,使得每个学生拥有更多可能性。为此,学校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型和自我实现型的教师团队。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100%是硕士,25%是博士,有50%的老师毕业于北大清华。努力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可以是盟友、队友,也可以是朋友和亲人,大家一起生活、学习、成长。这是朝阳未来学校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