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记录(记乡愁讲故事)
乡村教育记录(记乡愁讲故事)活动启动以来,各班以分组形式积极投入调研、访谈活动。4月以来,学校陆续收到学生们制作的ppt、写出的调研报告、绘制的手抄报等等。4月底分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次开展了“记住乡愁讲好朝阳地名故事”演讲比赛,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家长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一起挖掘家乡的历史故事,实现了小手拉大手。此外,在开展“乡愁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学校还依托学校建立的杨柳书院,邀请名家走进书院,给孩子们讲述朝阳区的历史,开阔学生的眼界。例如,邀请朝阳老一辈政工师——马仲清先生给孩子们讲了“朝外南下坡”地区的故事。今后,学校的师生也将登上杨柳书院的讲台,为大家讲述朝阳区地名故事,抒发乡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5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举行了“记住乡愁 讲好朝阳地名故事”教育实践现场会。图为活动现场学生分享地名故事。通讯员 戴立新摄 千龙网发
千龙网北京5月30日讯(记者 欧阳晓娟)当“乡愁”遇上 “教育”,将会是一场怎样的体验?5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举行了“记住乡愁 讲好朝阳地名故事”教育实践现场会。垂杨柳中心小学112个班级、1000多个小队、3600多名学生深入朝阳区24个街道、19个地区,通过项目式学习了解家乡的变迁故事。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朝阳区建区60周年。60年来,朝阳区发生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朝阳区现辖24个街道办事处、19个地区办事处,还有大大小小的社区、村落不下几百个,每个地名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老人旧事。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垂杨柳中心小学将“记住乡愁 讲好朝阳地名故事”定位为全员教育,力求通过“乡愁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同时也透过这些故事,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地区由一个小小的村落,到如今繁华的居住小区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地名,一条线索;一个主题,一个项目,“记住乡愁 讲好朝阳地名故事”,成为学校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新主题。基于项目学习的方式,学校每个班级认领一个地名,在班主任协同其他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设计调研方案,并邀请家长帮助完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开展围绕项目主题的研究。
活动启动以来,各班以分组形式积极投入调研、访谈活动。4月以来,学校陆续收到学生们制作的ppt、写出的调研报告、绘制的手抄报等等。4月底分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次开展了“记住乡愁讲好朝阳地名故事”演讲比赛,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家长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一起挖掘家乡的历史故事,实现了小手拉大手。
此外,在开展“乡愁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学校还依托学校建立的杨柳书院,邀请名家走进书院,给孩子们讲述朝阳区的历史,开阔学生的眼界。例如,邀请朝阳老一辈政工师——马仲清先生给孩子们讲了“朝外南下坡”地区的故事。今后,学校的师生也将登上杨柳书院的讲台,为大家讲述朝阳区地名故事,抒发乡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