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题训练(高考古诗文默写100道经典练习二)

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题训练(高考古诗文默写100道经典练习二)(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1)《赤壁赋>中,苏轼企望同神仙一起自由飞行,情愿长伴明月的诗句是“__,____”。31.(1).征蓬出汉塞(2).归雁入胡天(3).剑阁峥嵘而崔嵬(4).一夫当关(5).万夫莫开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蓬”“雁”“峥嵘”“崔嵬”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3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题训练(高考古诗文默写100道经典练习二)(1)

3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被排挤出朝廷,出使塞外,他在《使至塞上》~诗中,以“____,______”的比喻来表达自己惆怅、抑郁心情。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31.(1).征蓬出汉塞(2).归雁入胡天(3).剑阁峥嵘而崔嵬(4).一夫当关(5).万夫莫开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蓬”“雁”“峥嵘”“崔嵬”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3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企望同神仙一起自由飞行,情愿长伴明月的诗句是“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32.(1).挟飞仙以遨游(2).伴明月而长终(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4).朝廷之臣莫不畏王(5).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又饱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感慨。

(2)李白《蜀道难》中是:“____,__,___”几句描写出了剑阁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

答案及解析:

33.(1).浊酒一杯家万里(2).燕然未勒归无计(3).剑阁峥嵘而崔嵬(4).一夫当关(5).万夫莫开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又饱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感慨”,第二句中“剑阁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依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即可。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浊酒”“燕”“勒”“峥嵘”“崔嵬”等。

3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虽然慨叹“___________”,但仍要故作旷达“__________” 借此举表现对天上明月的祭奠。

(2)《出师表》中,请葛亮认为官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必须咨询后再施行的好处是“________ _________”。

(3)《蜀道难》中,诗人极言西游道路艰险难攀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34.(1).人生如梦(2).一尊还酹江月(3).裨补阙漏(4).有所广益(5).畏途巉岩不可攀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句子中的“慨叹”“对天上明月的祭奠”“无论大小都必须咨询后再施行的好处”“西游道路艰险难攀”的提示,同时注意“尊”“酹”“裨”“巉”的写法。

35.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邵分。

(1)《离骚》一文中 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 指出了楚怀王荒唐 群小嫉恨 时俗取巧的污浊、绝望之境。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落花为喻 表明自己不畏挫折、始终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答案及解析:

35.(1)怨灵修之浩荡兮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固时俗之工巧兮(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浩、嫉、蛾、固、作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3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女梦到“少年事”时的状态的一句是:_________。

(2)《锦瑟》中用比兴手法,引出对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借酒消愁,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戍边将士借酒浇愁,却无可奈何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36.(1).梦啼妆泪红阑干(2).锦瑟无端五十弦(3).一弦一柱思华年(4).浊酒一杯家万里(5).燕然未勒归无计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阑”“浊”“勒”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37.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2)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两句诗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句子:“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答案及解析:

37.(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朱弦已为佳人绝(3).青眼聊因美酒横(4).把酒问青天(5).水调歌头

3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拂晓行船所见,生动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2)荀子在《劝学》一文中,通过先设风雨兴起、蛟龙产生这两个比喻,引出了一个观点:“______,_____,______。”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人只要努力学习,甚至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

答案及解析:

38.(1).海日生残夜(2).江春入旧年(3).积善成德(4).而神明自得(5).圣心备焉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生”“残”“积”“焉”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3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浩然《过故人庄》中“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山村风光,勾勒出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2)李白在《蜀道难》中极言跋涉攀登之难,在听到悲鸟、杜鹃的哀鸣之后,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答案及解析:

39.(1).绿树村边合(2).青山郭外斜(3).蜀道之难(4).难于上青天(5).使人听此凋朱颜

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合”“青”“郭”“蜀”“凋”“朱颜”等字,要理解字意去记忆字形。情景默写要注意审题。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情景默写要注意情景的默写。

40.根据情景,默写句子。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面对同屋学生的衣着光鲜,如同神人,而写自己虽然敝衣遮体,却无羡慕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引用神话传说为其文增添了浪漫色彩,“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3)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_________,

________?”

(4)《赤壁》以历史往事说起,表达了一个人的成功总是离不开非常机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古代诗人常常借用动物的啼叫来渲染某种意境,

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也用此来方法表现迷蒙凄异的意境让人倍增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雨寄北》中,作者以问归期切入,再写秋雨饱涨秋池,亦写出了思念之切和心中饱涨的思绪涌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泊秦淮》作者即景感怀,目睹唐朝国势日衰,无限感伤。借夜泊金陵写景入题,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的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40.(1).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2).略无慕艳意(3).地崩山摧壮士死(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6).岂余心之可惩(7).锦瑟无端五十弦(8).一弦一柱思华年(9).薄暮冥冥(10).虎啸猿啼(11).君问归期未有期(12).巴山夜雨涨秋池(13).烟笼寒水月笼沙(14).夜泊秦淮近酒家

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所以默写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袍”“慕”“栈”“钩”“冥”“涨”“近”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4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写自己早晨进谏晚上就被免职的一句是: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声音激昂、色彩浓艳地铺写出战地的悲壮和战斗的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想象,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感叹时光易逝,相会无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41.(1).(1)忳郁邑余侘傺兮(2).吾独穷困乎此时也(3).謇朝谇而夕替(4).益慕圣贤之道(5).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6).浮光跃金(7).静影沉璧(8).扪参历井仰胁息(9).以手抚膺坐长叹(10).角声满天秋色里(11).塞上燕脂凝夜紫(12).晓镜但愁云鬓改(13).夜吟应觉月光寒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傺”“謇”“璧”“扪”“膺”“凝”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42.补写出下列句了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螃蟹虽“六跪而二螫”,但是用心浮躁导致“__________”的状况。

(3)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答案及解析:

42.(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试题分析: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苔痕”“鳝”“须臾”“羡”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4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早莺和新燕在春日里欢快忙碌的情景,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感受着江上微拂的清风,看着眼前平静的江面,不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43.(1).乱花渐欲迷人眼(2).浅草才能没马蹄(3).举酒属客(4).诵明月之诗(5).歌窈窕之章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浅”“属客”“诵”“窈窕”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4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明逍遥自在、无所待的状态。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友谊不受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是无所不在的。

答案及解析:

44.(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御”“辩”。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45.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列子是“有所待”之后,指出了“无所待”的状态。能够表明这种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觉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

(3)《离骚》屈原控诉当时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一味投机钻营。对此作者忧愁烦闷,不由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悲叹:“___,___。”

(4)《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两句是:“____,___”。

答案及解析:

45.(1).乘天地之正(2).而御六气之辩(3).以游无穷(4).舞幽壑之潜蛟(5).泣孤舟之嫠妇(6).忳郁邑余侘傺兮(7).吾独穷困乎此时也(8).自非亭午夜分(9).不见曦月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辩”“壑”“忳”“见”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4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两句,对秦统治者的巧取豪夺、挥霍无度发出了强烈的诘问和严厉的谴责。

(2)《劝学》中,荀子用蚯蚓说明用心专一的成效后,又指出:“______,______”是心浮气躁的缘故。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概述琅琊山春夏之景特点的诗句是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答案及解析:

46.(1).奈何取之尽锱铢(2).用之如泥沙(3).蟹六跪而二螯(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野芳发而幽香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锱铢、螯、鳝、芳。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4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作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那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池潭上的树木和藤蔓,将宛如图画般的景致展现在读者面前。

答案及解析:

47.(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蚕”“蜡炬”“始”“蔓”“蒙络”“摇缀”“披拂”等字,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4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面对赞誉、责难,宋荣子所采取的人生态度。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现了诗人心系天下、牺牲自我的理想和精神。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形象的语言提醒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否则北伐就会遭到失败的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48.(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4).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赢得仓皇北顾

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沮”会写成“诅”,“见”会写成“现”。此外要注意难写的字,如“誉”“突兀”“庐”“赢得”“仓皇”“顾”要理解字义去记忆。情景默写要注意题干的要求。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49.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有一种品质叫无私 有一种情感叫无悔 把它化作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那便是:__,__。

(2)《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琵琶女一曲终了人们久久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的句子是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____”一句从听觉上营造了蜀道悲凉阴森的环境。

答案及解析:

49.(1).春蚕到死丝方尽(2).蜡炬成灰泪始干(3).东船西舫悄无言(4).唯见江心秋月白(5).但见悲鸟号古木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丝、蜡炬、舫、唯、号。

5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运用比喻手法,从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

(2)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_______,_______”描写了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答案及解析:

50.(1).蟹六跪而二螯(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用心躁也(4).瀚海阑干百丈冰(5).愁云惨淡万里凝

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蟹”“螯”“鳝”“躁”“瀚”“阑”的写法。

5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先汉(西汉)兴盛的原因。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答案及解析:

51.(1)亲贤臣远小人(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解题策略:一、对于名句默写应注意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二、名句默写应注意: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三、名句默写应注意:对比识记,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四、名句默写应的: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五、名句默写的意境识记,六、名句默写的字识记,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

5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三句,用形象化的写法借气流传播声音来阐明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两句,以酒遣怀,抒发思乡爱国之情。

答案及解析:

52.(1).顺风而呼(2).声非加疾也(3).而闻者彰(4).浊酒一杯家万里(5).燕然未勒归无计

5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将徙于南冥”作对比 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中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点明“送”的主题 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答案及解析:

53.(1).野马也(2).尘埃也(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无为在歧路(5).儿女共沾巾

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尘埃”“以息”“歧”“沾”等字,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5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2)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达到了本质的飞跃:“________________”——忘记了还在舟中:“________________”——忘记了时间。主客皆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这种自不变者而得出的豁达超然之“乐境”。

答案及解析:

54.(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相与枕藉乎州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凌”“藉”“既”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5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揭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运用互文手法抒发将士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的苦闷与悲愤的句是: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明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答案及解析:

55.(1).家田输税尽(2).拾此充饥肠(3).人不寐(4).将军白发征夫泪(5).春蚕到死丝方尽(6).蜡炬成灰泪始干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寐”“蜡”。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5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并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明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心理原因,也正是这种心理,使得从事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琵琶声高昂激越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56.(1).人生自古谁无死(2).留取丹心照汗青(3).位卑则足羞(4).官盛则近谀(5).铁骑突出刀枪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并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第二句中“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心理原因,也正是这种心理,使得从事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第三句中“用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琵琶声高昂激越”,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即可。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丹心”“汗青”“卑”“谀”“鸣”等。

5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运行规律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交代自己处于锦绣华服的同舍生之间,却从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劣的环境可以使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在《〈孟子〉二章》中孟子总结说“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57.(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瞬、奉等字很容易写错,都要格外留意。

58.补写出下列句子巾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一诗中用“道阻且长、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追寻伊人道路漫长、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答案及解析:

58.(1).闲来垂钓碧溪上(2).忽复乘舟梦日边(3).大漠孤烟直(4).长河落日圆(5).道阻且跻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第二句中“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第三句中“追寻伊人道路漫长、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即可。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垂钓”“碧”“漠”“跻”等。

5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明君兼听,昏君偏信”,古代帝王如尧舜之圣君者,皆能广开言路。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谏刘禅要广开言路、发扬先帝美德振奋士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既指出了诗人游览的地点,又描绘出一幅云幕低垂、湖水如镜的水墨远景风光。

答案及解析:

59.(1).诚宜开张圣听(2).以光先帝遗德(3).恢弘志士之气(4).孤山寺北贾亭西(5).水面初平云脚低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诚”“弘”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6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在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春夏之景。

答案及解析:

60.(1).蜀道之难(2).难于上青天(3).侧身西望长咨嗟(4).野芳发而幽香(5).佳木秀而繁阴

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幽”会写成“悠”或“优”,“佳”会写成“嘉”。此外还要注意“蜀”“咨嗟”“繁阴”等字易错,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6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卫风·氓》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喜爱到厌弃的经过,用“________,________”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3)《岳阳楼记》中的“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及解析:

6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鉴”“亦”“哀”“矣”“陨”“居”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6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作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那便是: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描写了池潭上的树木和藤蔓,将宛如图画般的景致展现在读者面前。

答案及解析:

62.(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蚕”“蜡炬”“始”“蔓”“蒙络”“摇缀”“披拂”等字,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6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陚》中,作者从侧面描写朋友箫声和歌声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中,作者李白表达自己终将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一联,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推己及人、从自身相思愁苦揣想出对方的凄苦愁怀。

答案及解析:

63.(1).舞幽壑之潜蛟(2).泣孤舟之嫠妇(3).长风破浪会有时(4).直挂云帆济沧海(5).晓镜但愁云鬓改

6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来抒发危亡国势与个人坎坷命运紧密相连的悲叹之情。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的琵琶曲婉转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64.(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间关莺语花底滑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絮、萍、幽、繁阴、莺。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65.名篇名句默写

(1)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的美丽的景象。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自己与友人在清风徐来的江面上饮酒诵诗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65.(1).素湍绿潭(2).回清倒影(3).举酒属客(4).诵明月之诗(5).歌窈窕之章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境默写的题目。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湍”“倒影”“属”“诵”“窈窕”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6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将自己的“陋室”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类比,抒发了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能够体现“江山如画”一句具体内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66.(1).南阳诸葛庐(2).西蜀子云亭(3).乱石穿空(4).惊涛拍岸(5).卷起千堆雪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葛”“蜀”。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6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融入主人的好客和自己的喜悦以及感激、闲适之情,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人以仁为己任,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因此《论语·泰伯》中曾子对士人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答案及解析:

67.(1).从今若许闲乘月(2).拄杖无时夜叩门(3).连峰去天不盈尺(4).枯松倒挂倚绝壁(5).士不可以不弘毅

6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扬州慢》中用投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挨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68.(1).自胡马窥江去后(2).废池乔木(3).犹厌言兵(4).竹喧归浣女(5).莲动下渔舟

6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正因为读书人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所以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_________。”

(2)《诗经·卫风·氓》中,“_______,____”两句写女主人公在婚前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善解人意地安慰对方并私定婚期,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

(3)《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作者随即断言,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

答案及解析:

69.(1).士不可以不弘毅(2).将子无怒(3).秋以为期(4).是故无贵无贱(5).无长无少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弘”“将”“无”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7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三句运用比喻手法,从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

(2)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_____,

_____”描写了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答案及解析:

70.(1).蟹六跪而二螯(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用心躁也(4).瀚海阑干百丈冰(5).愁云惨淡万里凝

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蟹”“螯”“鳝”“躁”“瀚”“阑”的写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