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现你的孩子脾气大难沟通(孩子没时间观念是家长的)
当你发现你的孩子脾气大难沟通(孩子没时间观念是家长的)对“时间观念”的不同理解,经常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定时炸弹”。可是你有没有静下心来想过,孩子做事情真的就是喜欢磨磨蹭蹭,并且愿意和你作对吗? 有没有发现,这些话经常会出现在我们有孩子的家庭中。每当妈妈或者爸爸“怒气冲冲”地说出这些话时,而我们的宝贝,却表现得毫不在乎,甚至心里还有些委屈:我还没有玩够,我还没有困,为什么要去睡觉?我明明才吃了一会儿饭,看了一会儿电视,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生气? 可是孩子的这些小心思,家长们往往察觉不到,在大人眼里,孩子只是“不懂事”,做事慢,没有时间观念!
“吃饭吃了快一个小时,你看看谁家孩子吃饭用这么长时间?”
“说好只看半个小时动画片,让你看了一个小时了,怎么还要看?”
“都已经10点了,还不快去睡觉!”
有没有发现,这些话经常会出现在我们有孩子的家庭中。每当妈妈或者爸爸“怒气冲冲”地说出这些话时,而我们的宝贝,却表现得毫不在乎,甚至心里还有些委屈:我还没有玩够,我还没有困,为什么要去睡觉?我明明才吃了一会儿饭,看了一会儿电视,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生气?
可是孩子的这些小心思,家长们往往察觉不到,在大人眼里,孩子只是“不懂事”,做事慢,没有时间观念!
对“时间观念”的不同理解,经常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定时炸弹”。可是你有没有静下心来想过,孩子做事情真的就是喜欢磨磨蹭蹭,并且愿意和你作对吗?
知名主持人窦文涛曾在一档节目中,提到过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的观点:我们应该体谅孩子,因为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你认为时间很紧了,但是在孩子那个时间里,他觉得好长。
其实孩子并不是没有时间观念,只是他们与成年人记时间的方式不同,是你们生活在不同的“时间维度”里。所以,先去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时间观,或许就能化解你们之间的“时间冲突战”。
10分钟,10点钟什么鬼?
明白“时间”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时间”是很抽象的东西,它无色无味,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对孩子来说,他不会明白你说的10分钟究竟是多少时间,10点钟究竟是几点;甚至在他们看来,只要还没感觉到困意,九点睡觉和十点睡觉,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区别。
记得曾听一位宝妈讲过一件趣事:
她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小家伙进去前,兴冲冲地问可以玩多久,她告诉小家伙可以玩一个小时,没想到小家伙哭着地央求说:“妈妈,我想玩十分钟,你能让我玩十分钟吗?”
原来在孩子的世界里,并没有分钟和小时的概念,他只知道“一”小于“十”,所以他认为十分钟比一小时还要长。
所以你也就可以理解,每当你告诉孩子说:“宝贝,你只可以玩10分的手机噢,就是钟表上最长的那根针从12走到2。” 每当这时,孩子虽然表面答应了,可是在他的心里并不懂得什么长针、短针,更不会懂得从12走到2究竟要多久,他只会猜测,“10”是一个很大的数字,那10分钟应该可以玩很久吧。
作为家长,我们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当然知道多长时间能够完成多少事情,意味着什么,可是这些孩子并不知道。这也就意味着:时间观念是需要训练出来的。
1分钟可以画完一幅画吗?
仔细想一想,我们小时候对哪些时间概念是最清楚的呢?
大概是在上学以后吧,知道40分钟的课程很漫长,足够老师讲一个新的知识,并且回答同学们的许多问题;知道10分钟的课间休息很短,只够我们上一趟厕所,或者和同学说上几句话。
认知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与自身的时间知觉密切相关。
所谓时间知觉,是人对事情发生的顺序性(时间顺序)和持续性(时间距离)的直觉反应。而这样的直觉反应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累积而发展出来的。
所以想让孩子知道时间的长短,不是告诉他时针走了多久,转了几圈,而是要将时间量化,填充进具体的生活事件中。
1分钟有多长?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1分钟就是60秒,当你从1数到60,就是1分钟的时间。在1分钟的时间内,你可以写10个汉字,也足够你喝完一小杯水。
我们也可以让孩子来猜测,1分钟都能做哪些事情呢?他也许会猜测,可以洗手,可以穿衣服,可以画一幅画。然后就让他付诸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发现,洗手、穿衣服可以在1分钟之内完成,而要画好一幅画,需要的可不仅仅是1分钟。
当他对1分钟有了概念后,再引导孩子10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通过实践,孩子慢慢就会懂得1分钟有多久,10分钟有多久,并且也会懂得哪个时间长,哪个时间短了。
电视上播放动画片了,现在是5点钟!
当你某一天突然跟孩子说:“今天下午5点,妈妈的朋友会来家里做客,你要乖乖的噢。”那么他可能并不会理解“下午5点”是什么时候。
其实想让孩子记时间,也可以用到上述相同的办法。台湾奇威专注力教育中心执行长廖胜光也曾表示,孩子记忆时间的方式并非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具体的事情。
比如每天晚上5点的时候电视上会准时播放动画片,每天6点的时候家里会吃晚饭,固定的时间发生的特定事情,其实已经告诉了孩子现在是几点。时钟对孩子来说只是参考,而特定的事情才是“时间”。
所以下一次,你可以和孩子这样沟通:“今天下午5点,就是你每天看动画片的时候,妈妈的朋友会来家里做客,你要好好表现哦。”这样的沟通,是不是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呢?
每天起床的时间是7点,吃早饭的时间是7点半,出门去上幼儿园的时间是8点,当孩子的作息时间越固定,也就越能掌握时间观念。因此,家长也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时间噢。
认识时间,也要管理时间
认识时间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1分钟有多长,现在是几点钟,更重要的是通过时间来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意识。毕竟很多“家庭大战”的源头,都是说好了只玩30分钟,却每次都要“讨价还价”,玩了一个又一个30分钟。
想要管理时间也很容易。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或者漂亮的“小时钟”,把对应时间段需做的事情表示出来,例如几点学习,几点看动画片,几点洗漱,几点睡觉等等。
(演员姚晨在社交平台分享儿子小土豆的作息时间表)
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每个时间段应该做什么,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执行前,首先要帮助孩子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进行分类。
例如,可以把事情分为“必须要做的”和“想要做的”,并将这些事情一一列举出来:吃饭、刷牙、写作业、睡觉是必须要做的;而玩游戏、看电视是孩子想要做的。通过分类,让孩子对每天要做的事情有清晰的概念。
其次,要和孩子一起预估每件事情需要花费的时间,并制作成作息时间表或时钟图。
(一位美国小朋友自制的作息时间表)
最后就要告诉孩子,严格按照自己制作的时间表来执行,并且在家里放一个真正的时钟当参照,帮助孩子有序地活动。
刚开始执行时,家长可以在某个活动快要开始或结束的时候,提前几分钟告知孩子,让孩子有心理准备。时间长了,家长就可以“退居二线”,让孩子自己去看时间,真正地管理时间。
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问题,也要进行适当调整,例如找出浪费时间的事情,进一步优化时间表。并问孩子:“为了不浪费时间,可以怎么办呢?”引发孩子对珍惜时间的思考。
如果你的宝贝很好地完成了规划的“任务”,可别忘了要给予他适当的奖励噢!
每当结束了充满又疲惫的一天,看着在你身边安稳睡着的宝贝,静静感受他甜蜜又均匀的呼吸时,你对他的“怒气”也烟消云散,这时,你或许会想,“我要陪伴孩子慢慢长大”。可是陪孩子慢慢长大,不如陪孩子一起做“时间的主人”。
有人说:“让孩子从小树立时间观念,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可能比教他背100首诗更有用,因为你是在教他掌控自己的人生!”
真心希望我们的宝贝,都能驾驭得了时间,掌控并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