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还是基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还是基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我考上大学时年龄已不小,但因有成熟思想和社会经验助力,我从一名大专生逐渐成长为名牌大学的知名教授。在此,我告诉大家三个逆袭秘籍:身为教师,父亲对我们子女的教育并没有多少说教,更多的是言传身教,是他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影响着我们,用他的积极进取和开朗乐观影响着我的成长,照亮了我们的人生。父亲去世时我写过一篇深情悼念文章:《这个世界最好的老师,我的父亲没有离开……》。那时没有补习班,完全是自学,我也没有请假准备,常在车间轰鸣的机器声中抽空看书。第一年时间太仓促,我只考了个中专,没去。第二年才考了个大专,已经很不容易了,一方面当时的大学招生数量少,另一方面跟文革前的老高中比起来,我的基础实在太差。工作了五年才读上了大学,比起我的许多同学来说我是幸运的。但与我那些高起点的学生比起来,可以说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我很反感“输在起跑线”这句话,人生漫漫长路,输赢岂在起跑。记得小时候我父亲常对我说,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三大教育体系中,哪个更重要?在此,结合我的亲身经历来给大家说说,讲一个输在高考起跑线上如何逆袭的故事,来印证我的看法。还是从当今年轻人十分陌生的文革年代说起吧。

一、没有高考的年代,我只能读高尔基那样的社会大学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小学还没有毕业便遇到了文化大革命,记得我整个中学时期基本上都在劳动,到农村到工厂加上军训,接受工农兵再教育。要砸烂旧的教育体制,数理化课本整合成一本《工农兵知识》。高考制度也废止了。只有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出身不好的人是没希望的。高中毕业后我到了一家工厂当工人,当时我读了大文豪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大学》,我对父亲说我要读那样的大学,就是社会大学。我一边向社会学习,向工人阶级学习,学习劳动人民身上的优良品质;一边坚持自学,找到能找到的书来看,我看书看得很杂,还学画画和写诗,不断充实自己,不虚度年华。

我的青春谁做主?我在青年突击队和民兵指挥部的日子里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还是基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1)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由33位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决定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喜讯传来,10届高中毕业生奔走相告。我赶紧找来文革前的中学课本学习,不是复习,而是从头学起,因为我还没读过真正的中学。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还是基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2)

那时没有补习班,完全是自学,我也没有请假准备,常在车间轰鸣的机器声中抽空看书。第一年时间太仓促,我只考了个中专,没去。第二年才考了个大专,已经很不容易了,一方面当时的大学招生数量少,另一方面跟文革前的老高中比起来,我的基础实在太差。工作了五年才读上了大学,比起我的许多同学来说我是幸运的。但与我那些高起点的学生比起来,可以说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我很反感“输在起跑线”这句话,人生漫漫长路,输赢岂在起跑。

家庭教育是根,我有一个开明的老爸

记得小时候我父亲常对我说,工作上要高标准,生活上要低标准。可能现在有些讲享受的年轻人不太认同这种价值观。我们家虽然是传统的严父慈母,但父亲还是比较尊重我的选择。高考时我没有选择这位文科教授的意愿而是选择了理工科,虽然我后来改行成了一名文科教授,但我具有的逻辑思维和跨学科背景,会走自己的路要归功于我那开明而睿智的父亲。那么,如何能做一个开明的老爸呢?我姐姐有一段回忆:父亲从来不过问我的功课,他只是同我的班主任联络,把知识学习交给学校。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还是基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

父亲还懂得因材施教,老一辈文人都有一手好书法,他也希望练习毛笔字。但我想花那么多时间练习一种技能不如多读书,他也没有强求。当兴起硬笔书法他适时建议我不妨用钢笔练字,我想把字写得好看一些并不坏,于是他那娟秀笔迹的家书就成了我的字帖。我想,高明的家长都善于因势利导吧。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还是基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4)

身为教师,父亲对我们子女的教育并没有多少说教,更多的是言传身教,是他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影响着我们,用他的积极进取和开朗乐观影响着我的成长,照亮了我们的人生。父亲去世时我写过一篇深情悼念文章:《这个世界最好的老师,我的父亲没有离开……》。

三、输在起跑线上也能成功逆袭

我考上大学时年龄已不小,但因有成熟思想和社会经验助力,我从一名大专生逐渐成长为名牌大学的知名教授。在此,我告诉大家三个逆袭秘籍:

1、生活炼出战斗值爆表

文革期间父母都被下放农村,从中学起我就开始独立生活,后来到工厂当了五年工人,社会底层的生活炼就了我独立思考、勇于挑战、不言放弃的意志品质。那时候我最喜欢读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时候有一句话很励志: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如今不少天资聪颖、条件优越的年轻人为什么会高开低走?说白了就是战斗值不如我们高。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还是基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5)

记得在媒体工作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有什么好做?我说我没想过什么好做,只想什么难做,难做就意味竞争小机会大,因此我往往会选择难做的事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见识比知识更重要

我做过工人当过记者,加上喜欢旅行,有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行万里路让我见多识广,阅人无数让我善于沟通,而虚心学习和主动出击让我在成长道路上遇到不少贵人。见识令我有大视野大格局,名师点拨让我懂得“弯道超车”。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还是基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6)

3、知识结构与良好心态

我起步晚但一直没有停步,我先后读过物理学、汉语言文学和经济管理三个专业,最后在没有读过的新闻传播学中产生“化学反应”,取得不错的成绩。相比如今不少急功近利的年轻人,我更看重奋斗的过程,相信天道酬劳,水到渠成。正如暨大校友、诗人汪国真的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还是基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7)

说到这里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社会教育对我的成长来说占比最大,但家庭教育对我的影响是最深的,它让我不走歪道少走弯路,而学校教育相对较弱,但我可以通过自学来弥补。因此,我的排序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你的排序是什么样的?请留言告诉我。

推荐阅读:

谭天教授的视频年度总结,你喜欢吗?

孩子的教育如果观念错误、方法不当,你有可能越努力越失败

育儿比养娃更重要,你知道新西兰三大幼儿教育理念吗?

湛江:我们找到了快乐的童年

猜您喜欢: